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人类的交际体系在结构上可分为言语和非言语两大交际体系。非言语交际行为的特征是具有社会性或文化性。而语用学关于语境和言语行为的理论指出语言交际中的话语含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一定遵守语言的用法规则。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活动中,更要根据交际时的具体文化语境,充分理解话语的语力,得体地使用非语言交际行为。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交际有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的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从时空利用和声音行为两个视角来探讨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曹曼 《培训与研究》2005,22(1):16-19
本试图分析言语交际行为中的化干扰现象,研究语言规约和化规约在中西化中的差异。从言语交际的层面,探讨问候、称谓、称赞、禁忌和委婉等社交礼节用语的语言、化差异和交际障碍,并分析造成交际障碍的化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4.
非言语交际中身势语部分的目光语、手势语以及副语言范畴中的体距行为和空间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同有声语言相比较,人体语言具有独特的可靠性、隐喻性、言简意赅性以及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人们对非语言行为的忽视或非语言行为的使用失误,常常会导致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失败。因此,掌握中西在非语言体系方面的区别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本文从分析麦当劳某则广告入手,深入至中西方在非语言交际体系方面的差异,得出几条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化影响着交际,交际受制于文化。交际行为既是文化行为,又是社会行为,它必然发生在社会之中,并受社会中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交际也影响着文化,离开交际,文化的传播将会成为一纸空文;同时,交际还丰富着文化,给文化添加新的成份,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认知语言学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者的语言文化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文化决定着语言,语言又隐含着文化。跨文化交际意识阻碍着英语文化习得的发展。学生应该在英语学习得中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该文从分析英语文化习得学习现状入手,谈谈英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意识关系,发现问题,提出应该坚持的几点原则。  相似文献   

9.
10.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每个人的语言和交际方式都能反映出他所属言语社区的文化和话语规范,体现他的文化身份,即特定文化的成员所说的和所做的是该言语社区的文化实践多样性和交际可能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Because of differences in habits and customs, logical thinking, as well as cultural valu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there are pragmatics differences in social greetings, thanks, banquets, invitations, and apologies language communication occasions.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language habits with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s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s and language features and study the pragmatic failure led by people using a foreign languag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传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玮 《黄山学院学报》2011,13(2):126-128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对目的语所在国的文化进行感知和理解的过程.脱离开文化,不可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忽视对英语国家各方面文化因素的介绍、比较和探讨,导致大学生英语学习低效、不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指出在大学英语课堂进行西方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日趋紧密。人们之间的接触、交流也日渐频繁。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小。作为“地球村”的成员们,不仅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相互影响,而企在文化领域又是率先有所反映,呈现出隔阂减小、双向影响渐大的趋势。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在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环境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新问题。这是因为语言与文化的双向关系制约着文化空缺,因此,中国式英语亦就应运而生。正确认识中国式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比喻用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不同的民族文化各不 相同,其文化上的差异也必然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反映出来。英汉语言中,比喻的民 族色彩与汉英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跨文化 交际中,以本国文化的接受心理去调整或修饰异国文辞,难免会削足适履,导致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5.
语言和文化相互渗透。本文从日常交际中浅谈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从而使英语学习者意识到在学习英语时不能忽略文化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还应让其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并能够用英语对外传播本土文化。因此,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几乎被忽略的状态,英语教师应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促进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教学的兼容并蓄,从而最终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王凤琴 《海外英语》2012,(5):55-56,65
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了改革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教改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在众多的改革尝试中,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国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向。作者本人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为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文化交流英语》选修课,旨在弥补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介绍的缺失,强调双向的比较与交流,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与交流能力。该文通过分析并反思这门课的教学,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输入中国文化,并就教学中遇到的关于教材、教学以及教师方面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中华饮食文化的宽视野、多角度、深层次,是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以及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和积累并影响世界的宝贵财富,但其至今还没有确立在学科体系中的正式地位。要建立独立的饮食文化学科,深入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实为极其重要的步骤。唯此,才能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使世人充分了解中华饮食文化,克服饮食文化在西方主导的学科体系中缺乏地位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四级翻译题型的改革给大学英语教学发出了一个信号,即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不仅承担着教授西方文化的责任,也肩负着传递中国文化的使命。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基于教学实践就如何将中国文化导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的语言和化国度中,人们有自己的礼貌形式,但各民族各自表达方式并不相同。就英汉化中的礼貌用语作比较的目的,在于促进跨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