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教育》2008,(3):8-8
美国为何推崇中国教育?《时代中国》2008年第1期刊载的文章提到:美国推崇中国当今的教育,准确地说是美国统治者特推崇中国当今的教育,而美国人,特别是美国的孩了还是喜欢美国自己的自由、开放而愉快的教育。其实美国的教育特别注重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借款协定》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借款协定》是“珍珠港事变”后两国政府所签订的政治性贷款协定。美国出自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不得不给中国5亿美元贷款。在商谈借贷期间,中国敢于对美国企图控制中国军队的“建议”说“不”,敢于对美方的协定草案中某些有损中国主权的措词说“不”。美国高层人士在言谈中钦佩和尊重中国,美国需要中国继续战斗,美国又害怕“失去”中国。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和物力,赢得了美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尊敬,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3.
薛涌 《阳光搜索》2006,(4):57-57
大多数中国人去美国,即使不是为了致富,也是为了学美国的致富之道的。但是,人们常常忽视的,是如何学学美国人的“穷”。 刚到美国的中国人总会发现,美国人的手头之紧,往往超过中国人,要看花钱的做派,似乎美国人比中国人还穷不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教育艺术》2001年第10期有文章介绍,哈佛女孩刘亦婷在其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期间,归纳出了中美学生存在的八个方面的区别。1.身体素质方面,美国学生强于中国学生,美国学生更加注重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2.适应能力方面,美国多数学生的适应能力比中国学生强,他们会参加更多的社会交往活动。3.基础知识方面,中国学生超过美国学生。4.协作精神方面,中国学生不如美国学生,美国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经常讲团结精神,协作精神。5.积极性与创造性方面,美国学生大多比中国学生强,中国学生考虑的是做事有章可循,而美国学生显…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阅读》2007,(12):40-43
众所周知,中国的餐馆遍布全世界,移民美国的林明炽先生竟然把他的“唐明皇”中国餐馆令人难以置信地开到了美国的核潜艇上!这位中国人通过传播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赢得过美国佛罗里达州克尔特市纯金城门钥匙,在美国核潜艇上不仅用高超的中国厨艺征服了美国大兵,同时也为中国赢得了崇高的荣誉!  相似文献   

6.
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京剧的发展离不开众多艺术家的改良和推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将京剧带到海外的并掀起一场“京剧热”的梅兰芳。梅兰芳的美国之行不仅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还旨在展示中国国民的形象。本文根据1930年美国报刊对梅兰芳访美演出的评论,考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观众对中国的看法,解构其中隐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话语。本文认为美国观众眼中的梅兰芳是台上传统的女性化形象与台下现代男性公民形象的辩证统一,既满足了美国人对中国的东方主义凝视,促进了京剧在美国的广泛传播,又冲击了美国人的西方中心主义思想,改善了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正确有效地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去年,美国曾播放了一部《红色角落》的影片,讲一个外国人在中国之行过程中,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无非是反映中国人的野蛮,不讲法律,丑化中国人的形象,不能不说这是美国人对中国的歪曲,误导美国观众。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自身有着很多优势。我国的媒体对美国的报道,历来是客观的,该褒则褒,该贬则贬,我们中国人对美国有着正确的认识。反过来,美国对中国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据报道,不少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知之甚少,甚至还有一些人以为中国人都是清朝梳着大辫子的人。这固然和一些西方媒体别有用心的宣传有关,西方媒体自诩“新…  相似文献   

8.
李家杰 《山东教育》2004,(28):60-60
中美教育传统区别很大杨振宁说:从中国到美国读书的孩子,一般部比美国的同班、同岁的同学根基扎实。可是美国学校的老师、学生,都有同一个印象,就是中国学生不会做研究。原因在于中国训练学生的办法与美国不同,中国学校  相似文献   

9.
微言博义     
针对中国的首份SAT(俗称美国高考)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学生成绩平均低于美国学生近300分,离美国官方基准线差300多分。SAT的阅读和写作部分重点考察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是中国高中生最缺乏的训练。中国学生数学平均分较高,因为SAT数学考试难度相当于中国高一。(人民网)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天地》2011,(10):4-7
今年夏天,我去了美国。一路上,好几个美国人听说我是从中国大陆来的,都夸赞中国“发展得真快”。确实,相形之下,我见到的美国的机场大多陈旧,城市道路大多狭窄,旧金山新的海湾大桥造了好几年还没完工,联邦政府雄心勃勃的高铁计划在推进过程中阻力重重、前途未卜……怪不得美国人要说中国“快”。  相似文献   

11.
朝鲜战争     
图1从左至右分别是三个人物,代表三个国家,即美国、朝鲜、中国。漫画鲜明表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美国侵略朝鲜,朝鲜人民奋起抵抗;美国把战争烧到中国边境,中国人民组织志愿军抗美援朝。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的骄傲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最优秀的民族是中国人。据统计资料表明:在美国的各民族中,华人的平均文化程度最高。美国学者出身的参议员莫尼汉说:"美国最优秀的民族,个是过去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而是中国人、日本人及犹太人。"而中国人的智慧高超,"优于日本人...  相似文献   

13.
费正清与《中国新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1907-1991年)是美国当代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毕生致力于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研究,开创了美国中国学研究的新局面,被称为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创建之父”。费正清一生笔耕不辍,编的作品有六十余部,像《美国与中国》、《伟大的中国革命》、《剑桥中国史》等已广为人知。《中国新史》是费正清的最后一部作,在完成这部作的两天之后,费正清便与世长辞了。  相似文献   

14.
从遏制中国、实现其亚太及全球战略和维护其在台的经济利益等方面看,美国都将 台湾作为其“不沉的航空母舰”。而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考虑,美国又不能与中国全面 对抗。这样,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就陷入了两难困境:如不干预,让中国统一台湾,则其“航 母”沉没;如干预,则可能与中国全面对抗。美国左右权衡,应付这种两难困境的办法就是 避重就轻,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曾试图在建国后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发展贸易往来,但却被美国人拒之门外。三十年后,美国却主动与中国修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苏联的日益强大,扩张,使美国不得不利用中国灰牵制苏联。  相似文献   

16.
李毅 《教育文汇》2007,(7):48-51
近年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世界对发展中的中国越发感兴趣,甚至一些国外学者开始预言一个“中国世纪”的到来。那么,在当今世界强国美国眼中,中国是什么样子?也许,从美国的教科书入手,可以获得更为直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纪平 《中国德育》2007,2(2):86-87
美国兰德公司是一家非盈利性的研究机构。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府委托该公司就“如果美国出兵朝鲜,中国会怎么办”展开研究。三个月后,兰德公司提供的报告表明:假如美国进攻朝鲜,中国一定会出兵。但兰德公司在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中却提出,如果美国再次出兵朝鲜,中国不会与美国作战。报告中列举了许多理由,其中有一项指出,中国的年轻一代无论在体质还是精神方面早已不复他们父辈们刚勇、坚韧。据调查,中国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有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由于缺乏基本的体能锻炼,中国学生的冒险精神和勇敢品质不够,这从一个侧面对中国教育提出了警告。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新闻报道,多年来,美国确实给无数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一个画饼充饥的机会。不知有多少人坚信,中国孩子到美国读书很轻松。在这样的意识支配下,就有了下面这样的说法:如果在中国玩儿不转啦,孩子们,咱就投奔美国去!如今的各类媒体把这种说法演绎得几乎全民皆知。  相似文献   

19.
交流     
国际教育协会的年度报告显示,美国出国留学人数创新高,与中国的教育交流上的增长势头尤其强劲。去年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人数增加了25%,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则增加了20%。  相似文献   

20.
根据IDC的最新数据,中国将在2012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第一大市场。3月15日,IDC发布预测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将占据世界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20.7%,而美国以20.6%的份额紧随其后。在2011年下半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两个月超过美国,IDC认为该趋势将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