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互联网全媒体全通道的传播镜像已经凸显。当前,网络新媒体已成为公众表达舆情和传递声音的重要窗口。在此环境下,系统全面深入探讨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规律已显得弥足重要且必要。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科学引导和构建专业网络舆情应对体系是打造服务型政府、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曹婧 《新闻传播》2022,(3):17-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强势崛起和“互联网+”战略的全面施行,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新时代高校师生获取资讯最重要的方式,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置网络舆情事件成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核心问题。本文选取上海近年发生的舆情热度较高的教育网络舆情事件为样本,研究各类媒体的影响力、可信度和传播路径,以期为我国教育部门高效应对重大网络舆情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环境下,组织形象的传播发生了深刻变革,组织的理念与行为都可能产生与组织形象相关的舆情.对组织舆情的监测、引导、处理是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新媒体多样化舆情,组织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公众进行有效对话,以真诚的态度及时告知公众真相,避免组织在舆论场中丧失话语权,走入传播误区.  相似文献   

4.
荣婷 《传媒》2018,(8):92-9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带来全新的传播生态,塑造和改变着传统的社会舆情生态,给国家和政府的舆情治理带来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新传播生态下社会舆情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机制、法制、技术三个层面对如何开展新传播生态下的舆情治理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中的舆情事件逐渐被转移到网络这个新平台。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事件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平台上人们对所发生的事件或热点问题进行评论,使某些问题变成短时期的焦点问题,从而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事件最重要的就是互动,其互动模式并不是简单地两两互动,而是涉及错综复杂的互动联系。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舆情事件的互动机制,以期为今后的互动机制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宪春 《当代传播》2011,(6):50-51,57
本文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舆情事件发展特点,形成了舆情事件发展中的三个互动图示.舆情事件的发生以个体为激发点,新媒体为中心策源地,因此缩短了形成时间,加快了舆情事件发生的频率,使其影响范围也有扩大趋势等.本文根据新媒体环境的特点,构建了舆情事件发展的三个“互动模式”图示,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图示、“网上网下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不断的增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逐渐成为维持社会正常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近年来,以计算机网络为技术支撑的媒体策划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并且拥有了新的传播特点和更好的传播效果。基于此,本文将对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策划事件的传播特点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具有天然的去中心化和无限扩张的特点,其话语赋权特性使网络成为舆情窗口,其相对的隐蔽性又为舆情表达和传播提供了情绪宣泄的出口.新兴媒体的兴盛,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交流和串联,同时亦为孤立的个人提供了联接的渠道,网络平台的公共性、隐蔽性促使网民更加积极地在社交平台上表达意见;不同传播主体依据主观意识对传播文本进行解码和...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演变带来新的国际媒体环境,取材、主导多元化,传播形式更为互动,此时社会舆情表达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国际新媒体环境在新媒体演变下,既要响应民众的心声传达社会舆情,同时也要坚守新闻人的职责与操守,对社会舆情表达作出有效的引导和修正,使社会舆情做出正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11.
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呈现了新的特征,对高校的舆论引导力提出了新要求,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萌芽期、爆发期和平缓期3个不同的阶段,如何有效引导舆论,构建和谐的校园舆论环境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一定程度上是现实社会矛盾在网络空间的投射和延伸,是社会的晴雨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现实,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愈发强烈,促使网络舆情汹涌澎湃,呈现出突发性、复杂性、群体极化性、传播速度快、潜在危害大、易反转等特征。网络舆情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种种原因的叠加促使网络舆情态势复杂严峻。网络舆情已对国家安全、人民认知、社会稳定、政府公信力构成极大影响,网络舆情治理已然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网络舆情柔性治理、多元治理、法制治理、技术治理等层面展开研究思考,试图提升网络舆情防范化解水平,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网络生态和社会环境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翟欣 《出版广角》2018,(8):60-62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自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微信公众号传播研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重大公共热点事件不断发生,媒体微信公众号在这种情况下也逐渐成为人们播报、评论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为保证自媒体传播背景下重大公共热点事件的传播舆情,我们必须了解媒体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点,并为其在重大公共新闻事件中传播力的提升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4.
靳文涛 《新闻前哨》2022,(12):52-53
目前,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实现高速发展的新媒体已逐渐成为舆论传播的重要平台,而对比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传播模式更为多元化,交互性也更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重叠交融和传播结构的自由嵌套赋予了新媒体传播模式的复杂性特征。而在此类传播模式影响下,针对新媒体传播特征开展的舆情工作,更需不断完善其治理机制,通过系统化信息发布机制和常态化舆情回应机制的建设,进一步优化舆情治理效果,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在总结新媒体传播特征的同时,对新媒体传播模式下舆情治理的新要求进行全方位探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在线社会网络传播运行逻辑以及在线社会网络组织结构出发,分析了在线社会网络舆情传播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并就如何应对提出了对策,包括严格把关标准、加强质量审核、加强网络监管、做好大学生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20,(11)
融合传播与传统媒体主导下的传播环境不同,由于影响力、市场和流量的竞争,传播生态呈现出信息超越新闻、情绪超越事实的特征。受此传播环境的影响,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舆情传播迅速,且很容易混杂大量的不确切信息,大大增加其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更加重视主流舆论的引导,包括主流媒体和政务新媒体等,应及时运用权威声音公开真实信息,尽量减少公共事件对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冰川冻土》曾经刊发“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等相关内容的论文所引发的学术圈舆情为切入点,对社交网络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溯及效应,通过时间层面的沉淀记忆、空间层面的区域波及、类型层面的类型拓展进行分析,梳理了社交网络媒体时代的舆情传播具有穿透时间、联动空间、穿透圈层的传播力。同时,正是这种传播力,推动了信息从失衡趋于平衡,推进了社会治理的线下和线上互动。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改变,加大了高校妥善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难度.科学有效地控制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成为高校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挑战.解决这一难题,不仅关系到高校办学水平和治理能力,对构建和谐校园也具有非凡意义.  相似文献   

19.
舆情是我国映射社会舆论的重要"晴雨表"。论文以近年来国、内外重大舆情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了社会舆情的传播学效应,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对舆情的生成、传播、控制规律进行研究,从而为社会舆情的预警与控制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符号化传播是当前一些热点舆情事件衍生出的新迹象,对社会文化和民众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索绪尔符号学理论对符号化传播现象的研究有着积极意义。同时,舆情事件的符号化传播对媒体传播、受众信息养成以及网络文化有着潜在的负面影响,需要政府、媒体以及公众的共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