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子》的第一段,作者抓住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写了燕子的羽毛、翅膀和尾巴。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去理解的。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段,看看作者是抓住几个方面来描写小燕子外形的? 生:作者是抓住羽毛、翅膀、尾巴来描写小燕子外形的。师:读了这段,你们觉得小燕子怎样? 生:活泼可爱。生:小巧玲珑。接着我一边背诵课文第一段,一边把剪好的涂了色彩的小燕子的羽毛、翅膀、  相似文献   

2.
小说《卖蟹》以其巧妙的构思、多样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小说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方面都很有特色,相当精彩。其中,对人物的笑描写得更是精妙绝伦,极其传神,很值得品味。这篇小说主要塑造了三个人物形象:卖蟹小姑娘、过滤嘴和旱烟袋。为了刻画这些人物形象,作者在调动各种艺术手法的同时,始终抓住“笑”这个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和面部表情的词语,进行描绘。小说前后对各种人物的笑的描写共二十多处,成为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也是作者匠心独运之所在。这些描写自始至终,前…  相似文献   

3.
任艳伟 《黑河教育》2013,(10):14-14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在读文中感知作者对三峡景物的选取意念。 2.学习景物特征的描写。 3.进行随笔化习作。教学重难点:景物特征的描写。  相似文献   

4.
学习目标一、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三、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四、学会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的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学习重点一、理解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①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②众鸟欢腾的热闹场面。二、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学习难点本课的学习难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  相似文献   

5.
【案例呈现】《慈母情深》(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片段:师: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师:作者为什么要写母亲的眼神?作者为什么要写母亲的动作?……师:用这种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的母亲,你们会写吗?你要写些什么?【案例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关于这类指向写作方法的提问比比皆是。上述案例中,教师的提问指向性很明确,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作者在写母亲时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  相似文献   

6.
【问题教案】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1.复习新词。2.回忆课文大意。二、精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彩塑特点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大意。2.默读,用“———”画出这一自然段中描写了哪几尊彩塑,并说说这些彩塑各自的特点。3.学生交流:菩萨(慈眉善目)、天王(威风凛凛)、力士(强壮勇猛)、卧佛(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4.教师引读,学生想象彩塑不同的样子。师:这些彩塑怎么样?(生齐读: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什么样的菩萨?(生齐读:慈眉善目)有什么样的天王?(生齐读:威风凛凛)有什么样的力士?(生齐读:强壮勇猛)卧佛怎么样?(生齐读:侧身卧着、眼…  相似文献   

7.
吴小键 《云南教育》2005,(32):33-33
案例:《只拣儿童多处行》(苏教版第十册)教学片断 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刚才我们是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读书的。现在要跳出来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产生自己的想法。请你们默读课文,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交流。时间6分钟。  相似文献   

8.
记游写景,要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就要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即抓住此地别于他地,此景别于他景的显著征象和标志。阅读游记,就要仔细体味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来写景的。如《满井游记》,抓住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的显著征象来描写。文章以“渡色乍明”“晶晶然”“娟然如拭,鲜妍明媚”描写河流和出峦色调的变化;以“柔梢披  相似文献   

9.
绘景类文章就是描写景物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好这类文章,就要重视景物描写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怎样指导学生写好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一、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我们所重视的景物描写不是作者看到什么风景就  相似文献   

10.
刘艳欢 《广西教育》2014,(17):66-67
一、学情分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在教学文本时,笔者运用多种读书方法指导学生熟悉文本,如快速浏览、默读、朗读、小组读、齐读等,对于长篇课文而言,默读和浏览是快速且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在三位老师的《莫高窟》同课异构中发现,同样的言语实践点,由于对儿童的言语思维规律的认识不同,采用的语用训练方式存在差异,言语实践的目标达成度也大相径庭。一、给思维一个方向,进行积累性表达片段一:第2自然段"彩塑"师:默读第2自然段,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生:总分总结构,作者先总写彩塑的特点是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再分写菩萨、天王、力士、卧佛的个性和神态,最后总写游人的赞叹。  相似文献   

12.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散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外,  相似文献   

13.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 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做巢、树梢、应接不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默读课文 ,理解内容 ,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教学重点 :1.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感受。2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 ,积累、运用语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引题 ,板书…  相似文献   

14.
一、阅读提示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静态动态描写的恰当配合,形象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小艇和这个水上城市的特有风光。处处给人美的享受。二、阅读方法写景状物的文章,词语优美,形象生动,宜采用“默读——朗读——诵读”三段阅读法进行。一、默读课文,认识美的景物。默读时除要求学生注意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层次清楚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朴素清新、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是怎样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的。 2.教学难点:掌握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教学方法:使用导读法、在本教材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章,因而有必要教给学生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第一步,在审题、辨体的基础上了解本文是写景散文,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文写了什么。第二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使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语言运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30.《琥珀》片断实录师:默读课文,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太阳的句子。生:“……太阳暖暖地照着……”生:“……太阳照得火执……”.,,生:“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的照射着整个树林。”师:课文为什么要描写太阳,而且要写出阳光一次比一次强烈?生:如果没有强烈的阳光,松树就不会渗出松脂,也就不会有松脂球。师:对!强烈的阳光是形成松脂球的必要条件,再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形成松脂球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找出来,填在表格中。(教师出示预先制作的表格。)(学生动手练习。)师:松脂球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请用“如果没有……就…  相似文献   

17.
陈中杰 《山东教育》2005,(25):29-30
《翠鸟》是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鸟儿”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根据文章特点和教材的编写思路,建议本课教学时以抓住翠鸟的特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为重点,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8.
《少年读者》2009,(7):86-93
法宝揭秘 人物描写是为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服务的。要深入理解写作意图,就要弄清楚人物描写五种基本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人物的性格通常要通过细节描写采表现,细节最能表现一个人物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就是特点)。所以抓住每种描写中细节方面的信息,综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王秀菊 《四川教育》2013,(10):45-45
【教学片断】 师:我们再次把目光投注到西蒙死去后的场景描写,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默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当中的哪些细节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灵?拿起笔画出来。(生默读、圈画。)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母亲     
编者按: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想写成功,特别是要把通俗的感情写得感人,需要抓住"要害"来写,即要抓住人物特点、典型事例、细节等。《寡言者自重》一文里,作者主要通过典型事例来写父亲"寡言"的特点,其中在叙述事例时有很好的细节描写,呈现出很强的场面感;《爸爸在灶间》中的多处细节描写使"灶间"的"爸爸"的独特形象立了起来,我们可以细细体会;《纸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