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导引】 马,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十八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布封说:“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一马。”多少年来.马在人类的驯养下,从田间地头、山野古道到血与火的疆场,与人类一起共劳苦、同拼杀,历经艰险,受尽磨难,勤恳忠诚。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马的世界,去了解这位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吧!  相似文献   

2.
以“马,人类无言的朋友”或“马,我为你哭泣”为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在这次活动中的感想,恰当引用一些自己收集的资料,文章应不少于500字。(新人教版)提示:写马的文章可以说数不胜数,同学们详细地了解马后再来“画马”,就不能人云亦云了。同学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深入思考,写出自己对马的感受,倾吐自己独特的思想。这样的文章,才能一鸣惊人。倘若写《马,人类无言的朋友》,你就要思考如下问题:马为何是人类无言的朋友?人类的生活中缺少了马又会怎样?你是怎样看待马的?……只有在逐层深入地思考后,你才会拥有个性鲜明的思想。倘若写《马,我为你哭泣》,你同样要思索:马遭遇过哪些不公正的待遇?为何“骈死于槽枥之间”?现在马为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有了思考,你才会有所发现,你才会有深刻的感想,才会为你心中的马安上一双“慧眼”,让它神采飞扬!由此可见“画马”也要点睛,因为思想比资料更重要!(黄松海)  相似文献   

3.
宋人黄彻曾说过:“杜集及马与鹰者甚多,亦屡用属对”(《恐溪诗话》卷二)。杜甫在他的一生中的确写过许多专咏马和鹰,或题画马和画鹰的诗。在现存的杜诗中,写马的有《房兵曹胡马》、《画鹰》等共计二十余首。至于在其他诗歌的句子中写到骏马、苍鹰的就更多了。并且,杜甫还常将马和鹰相提并论,结构极其巧妙,对仗撅为工整,如:“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赠韦左丞大济》)“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杜甫为什么对马和鹰这样感兴趣?为什么在自己的诗歌中这样反复多次地写到马和鹰呢?这确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界有过一种现象,就是把一些著名人物拿来作地域性的对举,如“南陈北蔡”、“北蔡南马”等等。这里的两个“蔡”指的都是蔡元培,他因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推动新文化运动而誉满全国名垂青史;“陈”指的是陈独秀,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毛泽东语)、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袖。至于那个“马”指的是担任过上海大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公学、广西大学校长的马君武。相对而言,“马”的历史地位似乎比“蔡”“陈”两位稍低。但是,他的特殊经历与不凡业绩自有其代代流传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马年,是个吉祥如意年。马在人类文明的进化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人类文化生活增添了不少绚丽多彩的篇章。马不但是人们生活的好帮手、好伙伴,而且蕴含“马”的词汇使我们人类的语言得以发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6.
“年光似鸟翩翩过”,转眼间,离开北京大学已经四十五个年头。不知为什么,每每去北京出差,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要到北大一趟,或会会还健在的老同学、老同事,或一个人悄悄走进燕园,想起那些往事……那种复杂与微妙的心情实在难以言说。从我进校的第一天起,便听到了“清华有个马约翰,北大有个马寅初”的说法以及马校长的许多掌故。“二马”都是年过古稀但敢于与青年学子比肩竞赛的典型。据传,  相似文献   

7.
杂感二则     
一、“1”和“0”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马和驴都在一个磨坊里推磨。后来,马觉得成天绕着磨盘转,没什么意思,便离开了磨坊。一天又一天,驴仍然在磨坊里一圈又一圈地转,马却径直向西走去。不知过了多久,马回来了,告诉驴,它  相似文献   

8.
王利娟 《中学文科》2006,(11):62-62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马喝水”,其实这已道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我们每位教师所要深思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我对如何通过“导”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马,作为一种家畜早已为人类所驯养,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了“马”字。北方民族对马的认识更是细致入微。以雌雄分,雄马称“骝”,雌马称“骒”;以优劣分,良马称“骏”或“骥”,驽马称“骀”;以毛色分,黑白相间的马称“骓”,楚霸王项羽骑的就是“乌骓马”,黄白相间的马叫“骠”,秦琼骑的就是黄骠马。  相似文献   

10.
《蓝色的马》是一部反映现代人特有的精神危机的力作。作者运用荒诞的手法,通过主人公“森”的精神与肉体的分裂和游历,不仅再现了现代人的生存现状;并通过“森”最终对二者的取舍表达了人类抵制荒诞主义、重寻精神价值的决心。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基础训练”教学之浅见马化用“基础训练”是为提高和巩固学生所学过的基础知识而设置的一种综合性读写练习。但“基础训练”中的一些题,学生大多能不讲自通,自能解答,因而对老师的讲解不太重视。如何激发学生对“基础训练”教学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使教与...  相似文献   

12.
冲浪大看台伯乐相马新解在蒸汽机发明之前,马是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古希腊人用木马为武器攻克了特洛伊城,三国时期诸葛1亮发明“木牛流马”(三国时期一种交通运输工具),为部队运送粮草。现在,马的原始功用几乎消失,除了少部分城市的巡警配有马队外,马基本上是在游乐场所博得游客一骑或为人类提供马肉进补之用。但马的精神仍然得以在人类中发扬光大,“龙马精神”“一马平川”仍是人们所向往的。现在的“千里马”指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发现和培养“千里马”的各级领导自然而然地也就有了“伯乐”的美誉。现代“伯乐”选拔人才比原来的“伯乐…  相似文献   

13.
奇特的马     
最小的马世界上最小的马要数阿根廷的“法拉贝拉”马,这种马体长只有30厘米左右,其高度与一只公鸡相差无几,重量不到10公斤。它的体态俊美,是名贵的玩赏动物,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目前,这种小型马的培育还在不断出现奇迹。阿根廷的“圣·科诺”庄园宣称,他们还准备“研制”出一种只有茶杯般大小的“超微型”马。最矮的马我国广西现有1000多匹矮马,其中最高的为106厘米,最低的为86厘米。矮马肌体结实,蹄圆坚韧,躯线明显,性情善良,行动敏捷,体小力大,善走小路、夜路。最怪的马前苏联一家赛马俱乐部的马厩里出生了一…  相似文献   

14.
马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家畜,因此,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马文化都极为繁荣.与日常生活和军政事务有关的风俗礼仪之中有马的因素;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作品也对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由此催生了关于马文化的作品研究和民俗研究,以及“马”词群的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目前,国内关于马文化的作品研究和民俗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对于“马“词群的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的力度尚有缺欠.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人笔下的“马蹄”,很值得品味。先看孟郊笔下的“马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个“马蹄疾”,把登科进士那种洋洋得意、到处卖弄炫耀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再看王维笔下的“马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痰,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相似文献   

16.
慧马与野猢     
今天在校园里看见两个男同学扭打在一起,大概只是因为一件小事。看着他们,我突然想起了《格列佛游记》中的“慧马”与“野猢”。“慧马”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智慧的马匹。高贵的慧马天生具有美德,是一种理性的动物,它们毫无罪恶的概念。慧马的主要品德是友谊和仁爱。而“野猢”恰恰相反,它们更多的则是贪得无厌,是一种占有欲很强的性情刁顽的动物,只会互相争夺。他们被慧马认为是大自然产生的最有害、最丑恶、最难驾驭、最难调教、最凶恶歹毒的动物,如果不好好看管,它们会干出千百种罪恶勾当来。游记中写到,野猢的外表与人类的外貌较相似,因此…  相似文献   

17.
品茗斋主说:马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正因如此,古人才给我们留下许多写马、嵌马的名句,如“浅草才能没马蹄”“踏花归来马蹄香”“雪尽马蹄轻”等。功夫在课外,坐下来品一品这几道“马”茶,并小试牛刀,做几道关于“马”的练习题,你会很长见识的。不过,本斋主有言在先:千万不可“走马观花”哟。一、关于马的诗句1.萧萧马鸣,悠悠旆旌(pèijīng:旗帜)。———《诗经·小雅·车攻》2.骏马思长坂,柴车畏危辙。———南朝梁·陆厥《奉答内兄希叔》3.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唐·刘长卿《恩敕…  相似文献   

18.
《少年科学》2014,(1):51-53
马年来了,让我们骑“马”走世界,看看地球上与“马”有关的风景吧。 “一马平川”的平原有个成语叫“一马平川”,所谓的平川,就是指地势平坦的地方。人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没有高山的阻挡,没有河流的隔断,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这就是美丽的平原。  相似文献   

19.
随着飞雪迎春、梅雪争妍,农历壬午年春节降临人间。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东方诸国以及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共同迎来了新世界的第一个“马”年。作为“六畜”之首的马,经过长期的驯化,在古老的欧亚大陆从东到西,人类先后培育出了三个重要的优良品系:①蒙古马。分布于蒙古草原、中国北方(中国南方的“川马”“滇马”是其地方种)。这种马体形紧凑、易饲养,耐力好。汉武帝依靠骑乘蒙古马的骑兵,将匈奴赶出了亚洲。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则曾横扫欧亚大陆。②阿拉伯马。主要分布在中亚细亚。这种马线条流畅、速度快。张骞出使西域后开始…  相似文献   

20.
我的语文老师马Sir为人幽默,但为了以正师威却又总以洗衣板面孔示人,为了证明其搞笑品质,我近日搜罗证据如下:自习的时候。“滴滴滴……”“谁!”马Sir愤怒地挥动着拳头“已经第四次了!早就说过了,上课的时候不要发出这种声音!”同学们面面相觑,目光齐齐落在马Sir腰间。马Sir先是一愣,然后尴尬地笑了笑。“对不起,是我的。”语文课上马Sir曰:“‘吕’者,二口相对,古意是为‘吻’也。”举手。同学不解:“老师,请问如果照这么说,‘品’是什么意思啊?”马Sir木讷,沉默,思考。同学继续发难:“老师老师老师,还有‘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