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自然为本”的设计观是当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本文就人与设计、设计与自然的关系,简要论述“以自然为本”设计观的当代意义及其主要的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青年观是指导大学生“三观”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邓小平的青年观可具体分为未来青年观、全面发展青年观、革命和建设生力军青年观,以此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观"——佛教美学札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作为佛教美学的重要范畴,无论是从观照对象还是从观照本心两个层面来看,都是一种佛教智慧的观照作用(一种意蕴深厚的审美观照),乃是一种冥想,亦即一种直观,一种直觉思维方式。它是以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去观照对象,以对事物的真谛实相的直觉为其心理特征;用积淀着深厚理性内容的佛教审美智慧观照世界,使心灵直接契入所观之对象,并与之冥合为一,在刹那间领悟到心理的愉悦。佛教美学把“观道”、“妙观”、“游观”等运用于文艺鉴赏和自然审美领域,表现出浓郁的审美情趣。所有大乘宗派都强调“观心”,在观心上建构学说,完善理论,他们都视“心”为审美之本源,把“观”作为通入涅榘悟境的根本大法,重视通过“观心”以了悟真心,以达于人生的最高境界(佛陀境界——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作为主流的儒学与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的佛教的交涉。这种交涉是既反对、抵抗,又同情、接受,以至交渗互涵、趋于统一的过程。而“孝亲观”便是这一过程的矛盾集中点。以佛教传入中国的进程为背景,以儒家文化为参照,探讨佛教与儒家“孝亲观”问题,分别通过对二者“孝亲观”的纵向和横向的交叉分析,力图解读二者在“孝亲观”问题上求同存异之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体现以人的道德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高度的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条件,符合人类社会向高度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把教育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培养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接班人,当成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和光荣任务去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内外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面对“变局”形势,中国应该大力开展以近代化海军与海防设施为中心的海防建设,其“变局”观的发展与清朝海防建设的实施有重要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现实”是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之逻辑基础。马恩“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一种原则设想的理想公平观;毛泽东脱离现实、对马恩教条化,导致了平均主义,也是“结果公平”的理想公平观。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恩和毛泽东社会公平思想继承基础上的超越,是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公平观。以现实为逻辑基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课程部会临时委员、早稻田大学安彦忠彦(YasuhikoTadahiko)教授多年来专攻课程理论、教育方法、教育评价,著有《新学力观与基础学力》(1996年)、《初中课程的独特性及其编制原理》(1997年)等专著,发表过不少探讨“学力观”的论文。本文以“扎实学力”的论题为中心,阐述了从“被动式学力观”转型为“主动式学力观”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形成了新的课堂教学观一“生命”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把课堂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生命”课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先秦关于“言”、“意”看法有四种,有极端的“情欲信,辞欲巧”的信爷型语言观和“得意忘言”解构型语言观,有孔子的“辞达而已矣”的中庸型语言观和《易传》中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尽意”的重构型语观观,后两者对古典诗歌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立象尽意”的表达策略消解了诗歌艺术中的主客观对立的关系,使中国诗歌美学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1.
经济利益与道德伦理的关系是经济伦理的核心,古代社会如此,现代市场经济下也是同样.要建立一个完善、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伦理建设的关系.而“义利”观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先秦诸子的“义利”内涵,对当今的经济发展仍有资可鉴.  相似文献   

12.
《史记精读》和《史记讲读》这两部教材为高校《史记》教学带来了颇具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它们采用了原典精读的体例,以文化的视角,汇通的眼光对《史记》进行了细致的研读,并将读原典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作者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依据《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方法,以期加强“数据结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大大连"建设中,城市文化建设是重要内容,而发展文化建设的关键,则必须依靠教育支撑。本文在阐述了教育在"大大连"文化建设中意义的同时,对"大大连"文化建设视野中的大连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审视,提出了发挥教育在"大大连"文化建设中支撑作用的几点对策,使教育在"大大连"文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充分展现出来,更好地发挥其在"大大连"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理解视野中科学与教育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解释学来说 ,“理解”意味着意义的自我揭示与价值的生成。科学并非只能“说明”,同样需要“理解”。理解科学已逐渐成为当代科学教育的新取向 ,从意义生成的角度而言 ,科学教育应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6.
要对“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进行理论诠释,应分析各要素在价值或使用价值创造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说明它们参与分配的理由。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剥削在今天不应只被视作贬义词。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批评理论著作都将重点放在时间问题,忽视了文学作品中的空间问题;对文学中空间问题的研究源自约瑟夫.弗兰克的著作《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这篇文章,引起了相关学者对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研究。本文结合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辛格的短篇小说《巴士》为例,分析西方文学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以期给相关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8.
“先进文化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对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先进文化论”继承了文化的人民性理念.更强调文化先进性.强调文化建设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主要任务,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发文化的生产力,不断提高综舍国力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王弼"执一御万"哲学观与《文心雕龙》"乘一总万"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弼“执一御万”哲学观对《文心雕龙》“乘一总万”方法论颇有影响 ,但鲜有人探及。因此本文首先考索王弼哲学观的渊源演变 :《周易》彰显的“以一御多”观是其原始根艹亥 ,王弼开掘、延展了这一观念 ,并参会孔老思想 ,提出自己的“以无为本”、“举本统末”本体论 ;进而分析它在《文心》本体论、文体论、创作论、全书结构等所建筑的金字塔式体系 ,以及创作论建立的博———一———博的模式 ,揭示出刘勰对王弼思想有承继更有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忘”在中国古代既是一个哲学范畴,也是一个美学范畴.由哲学意蕴向美学意蕴的转化,标示着“忘”的美学价值生成.本文从老庄哲学中有关“忘”论述的个案入手,试从“坐忘”的体道方式、“澄怀”的审美观照和“无我”的审美至境三个阶段勾勒出“忘”的美学价值生成过程,并在论述过程中从艺术创作和艺术化人生构建二个方面谈其重要生成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