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理数的加法与小学的加法大有不同,小学的加法不涉及符号的问题,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总是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确定结果的符号;二是求结果的绝对值.历来是难点课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比较省事的办法是:列举简单事例,尽快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习法则,背法则.教学时应尽量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培养学生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3.情感目标(1)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的观点。(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数学语言叙述,让学生体会分类思想。(3)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二)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的重点是符号的确定。(三)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是教学中的难点。(四)教学关键本节的教…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3.通过阅读、思考、观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体验数学活动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感受交流合作的重要性。4.教学重点、难点: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和熟练进行加法运算。二、教学过程: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楚雄一中@刘勇  相似文献   

4.
在有理数加法教学中,不管是哪一种版本的教材,都在问题情境(通过行程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出数学算式,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关系、和的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关系,进而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其基本的教学过程是:利用数轴给出一个向东走、向西走的模型(创设情境)→列出算式(具体问题数学化)→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给出法则)→解释  相似文献   

5.
法则形成是运算教学的核心环节,运算教学要加强生活现实的联系应用,关注数学模型;设计运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凸显算理算法;重视运算过程的表达书写,培养运算习惯;贯彻运算学习的基本套路,培养规则意识.有理数加法是引进负数后学生面临的第一种运算,是一切运算的基础,以有理数加法为例,阐述如何让学生经历法则形成过程,凸显运算教学核心.  相似文献   

6.
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开始,对整个有理数运算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加法法则中运用绝对值来决定和的符号与和的结果,学生感到困难,难以理解、接受.但当把法则做了小改动,回避了绝对值,学生就容易接受了.有理数加法是继有理数的意义之后又一新的章节,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恐惧心理.引导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方面有着重大意义.有理数的加法是对已学知识的拓展延伸.既有小学学过的  相似文献   

7.
一、利用知识的发生过程训练运算技能人教版“九义”三年制《代数》第一册,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导出过程中,既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又重视了运算技能的训练。教师应结合实例,讲清有理数加法概念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着各种不同运动,为了区别和计算这几种不同运动的结果而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来求和的,使学生对有理数加法有所感知,并借助子数轴逐一对比结果,抽象出6个算式,进而归纳出法则。对于(-4) (-5)和(-2) 6以及每一步后面的文字(见教材P_71),其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分析题目条件,确定符合哪条法则,然后运用这条法则得出结果。同时也为后面例题教学中,训练学生运算技能提供一种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8.
谢玉英 《青海教育》2002,(10):32-33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有理数的运算是代数式的运算、实数的运算,以及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基础,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知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又是本大节内容的重点之一,是有理数减法的基础,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2、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共分两个课时完成,这是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讲授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要求学生会利用法规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相似文献   

9.
有理数加法法则,作为初中数学数与代数领域的最基本运算法则,是其他运算法则的基础.探究其形成过程,各种版本教材设计的教学情境各不相同,教师对各种情境的理解也不尽一样.为此,本文选择该课题,通过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揭示数与代数领域命题、法则探究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有理数这一章是学生在小学掌握正整数、0、正分数等的基础上展开的.引进负数、扩展数集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以及掌握有理数的计算法则是这章的三个重点,而在有理数运算中,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有理数运算法则中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1.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内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和有理数的乘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教材载明本节的教学目标是:“会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能运用性质简化加法运算。”教材还指出:“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引人负有理数之后,怎样进行加法运算呢?看下面的例子①~⑥。”教材把6个算式归在一起说“一般地,我们有”,于是,用方框框出、黑体字印出“有理数加法法则”,最后举例解释法则含义及操作方法。对此,笔者有如下三点看法:1上述教学目标仅限于数学本身的“技术教育功能”,对其“文化性”很少体现。2.教材通过实例分析导入法则是好的,可为什么恰是6种情形?每种情形又仅是一个算式,…  相似文献   

13.
"有理数"这一章作为初中数学的起始章节,它是初中数学后续学习的基础。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又是有理数运算法则中的重点,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不少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常有这样的矛盾:有理数加法法则中有减法,而减法法则中又有加  相似文献   

14.
1.1目标解读 有理数加法是算术数集扩充为有理数集之后学生学习的第一种运算,它是算术数加减法的拓展与延伸.借助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及绝对值概念,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以转化成算术数的加减运算.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不但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正负数、绝对值、算术数的运算、数轴等)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分析有理数这一章是学生在小学掌握正整数、0、正分数等的基础上展开的.引进负数、扩展数集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以及掌握有理数的计算法则是这章的三个重点,而在有理数运算中,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有理数运算法则中的重点与难点.初中数学起始阶段有两个主要教学任务:一是扩展数域,引进负数,建立有理数集;二是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建立代数式,为数的运算过渡到代数式的运算奠定基础.然而,代数式的  相似文献   

16.
"有理数加法"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概念教学,历来是难点课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比较省事的办法是:列举简单事例,尽快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习法则、背法则。本节课在设计时要体现"概念形成的过程",尽量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采用了让学生观察、实践、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两个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七年级《数学》教材中归纳了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其实,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早就有了一些有理数加减运算的知识,只是这种潜意识还没有被唤醒和总结出来.  相似文献   

18.
郑好 《考试周刊》2008,(47):204-204
"有理数加法"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概念教学,历来是难点课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比较省事的办法是:列举简单事例,尽快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习法则、背法则。本节课在设计时要体现"概念形成的过程",尽量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采用让学生观察、实践、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1 解读教材 1.1 目标解读有理数加法是算术数集扩充为有理数集之后学生学习的第一种运算,它是算术数加减法的拓展与延伸.借助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及绝对值概念,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以转化成算术数的加减运算.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不但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正负数、绝对值、算术数的运算、数轴等)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分类、转化、数形结  相似文献   

20.
<正>例1计算(-10)-(-3).引导学生进行推导:因为(-7)+(-3)=-10(加法法则),所以(-10)-(-3)=-7(减法意义).又因为(-10)+3=-7(加法法则),所以(-10)-(-3)=(-10)+3(等量代换).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是在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中学习推理,教学中应严格要求学生按法则和步骤进行运算,这既是强化各项数学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