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艺青年心中的北京已经倒塌,已经随着一段段斑驳的古城墙、一幢幢惹人遐想的名人故居和一段段老人们口中才听得到的古老故事一起倒塌、一起淡出人们的视野。文艺青年对北京的偏爱,不如说成是一种偏执。他们对北京充满了符号式的崇拜和宗教式的幻想。文艺青年们心中的北京,从来未蒙上过灰尘,从来是一个美好的集合体。在那里,有悠然古朴的文化、有平等的精神、有青年人独有的昂扬斗志、有无限接近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一位离家出走的青年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从此找到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拿来主义》一课即将上完之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第6段,"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这句表达是否有误?正常情况下,这里该是"于是连糊涂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只有连糊涂的青年都恐怖了,才能更好地表现出送来的东西危害之大.  相似文献   

4.
《鱼游到了纸上》教材分析及教案设计郭秀琴赵淑然一、教材分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通过写一个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鱼、怎样画鱼以及作者与他之间的“谈话”,把一个热爱生活的残疾青年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来了。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四大段。第一段(1...  相似文献   

5.
青年学 ,是一门新兴的整体研究青年群体的科学 ,它的出现有着一段历史过程 ,在中国也有着一段较为特殊的背景。在时间不长的研究进程中 ,人们对青年学的认识并不相同 ,甚至有不科学之处。本文简要阐述关于青年研究有代表性的有两种模式即文化人类学模式和社会心理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青年,一般指年龄为14—35周岁的人。初中二年级学生刚刚进入青年阶段,此时的他们,懵懂而热情,对"青年"二字的感悟还比较浅薄。正是这样一群青年,恰逢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之际,学习到八年级上册历史"五四运动"一课。因此,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基于史料实证意识用丰富的学生活动为学生呈现了一段有前因后果的完整历史,加深学生对青年责任的领悟.  相似文献   

7.
王萍 《辽宁教育》2000,(8):67-68
[教学说明] 《鱼游到了纸上》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在教学时,教者并没有按常规先分段,然后根据分好的段落一段一段地讲解。而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线索,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文章的段落、语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8.
青年马克思“异化”理论既是马克思哲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异化”理论的重要一环。从“异化”理论发展史来看,青年马克思“异化”理论承前启后,是“异化”理论这条历史长河中最深厚的一段。  相似文献   

9.
赵华 《江苏教育》2023,(38):33-35
<正>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常州二中”)申报立项的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以“大成文化”涵育奋进品格,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品格生长实践,是君子人格的时代表达,是奋进青年文化建设的创新探索。学校深刻理解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坚持培养青年的全面发展观、青年价值观、青年教育观和青年事业观的贯通式实践,赋予“大成”大德、有成的新意,按照“三段·四域·六艺”的品格习养范式培养奋进青年。  相似文献   

10.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段真情故事: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真挚的爱心挽救了大陆青年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相似文献   

11.
情感语文——对比中寻真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段真情故事: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真挚的爱心挽救了大陆青年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师院中文系讲师李燕杰,被青年誉为“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请看他是怎样教育一个带“十字架”的青年的:一天晚上,李燕杰老师在职工业余夜校讲完课,准备回家,一个青年追上来,要陪他走一段。这个小伙子胸前戴菅一个有耶稣像的十字架。小伙子是个工人,每周赶来听文学课和外语课。李老师想,这样的青年,也有学习知识的迫切愿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不久前发布了<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其中一段内容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中国青年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在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中,35岁以下的占7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林其雨 《福建教育》2009,(11):33-36
课改以来,段的教学被淡化了,课堂教学中没有了读段、写段的训练,读写教学的路径从句子直接指向篇章。为了加强篇章教学的整体性,提高语言表达的整体感,以篇章表达为最高表达形式固然是读写教学的可行途径。然而,篇章是由句段构成的,脱离了段的篇章教学,跳跃性加大了,缺少必要的过渡,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难度增加了。这如同人的成长跳过少年期,直接从童年进入青年一样,对个人是无益的。以前的教学大纲极为重视段的教学,重提段的教学,不是复古,而是出于教学需要的考虑。本文拟对第二学段的段落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的第四部分,作者在叙述了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入狱和牺牲的过程之后,又描写了以下几段:1.深夜之中,作者于客栈由感愤而写诗;2.后来将这诗寄给了一个日本歌人;3.《北斗》创刊时,作者又以一幅名曰《牺牲》的木刻纪念柔石;4.寻求并翻阅烈士的遗物。作者设置这几段的中心意图是什么呢?如果只是分别地掌握这几段的各个内容,就显得支离破碎,就是停留在教材的表面而没有抓住它的实质,显然是不符合作者置段谋篇的意图的。如果我们备课时只是停留在表面,当然讲课时也就必然只会讲在表面。经过反复考虑,我认为作者安置这几段的中心意图是,集中表现五位青年作家遇害之后,作者念念不忘、深切悼念的诚挚感情。  相似文献   

16.
有话好好说     
孙梨先生的《荷花淀》中有这样一段: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  相似文献   

17.
一、激活积淀—在“接受”中实现语言的再积累[教学片段一]教学内容:揭题质疑后学生初读课文,教师检查字词,引导对有关课题的理解。师:读了课文以后谁再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生:课题的意思是青年把鱼画得很像,像真的游到了纸上一样。生:课题的意思是青年把鱼画得很生动,像真的鱼游到了纸上。  相似文献   

18.
不朽的昭君     
《中国高校招生》2010,(9):59-59
见证,是一部永不休止的相机;是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 见证,是一首动听的歌;是一段迷人的曲。 童年时,见证是一个漂亮的毽子,是一本爱不释手的小人书,带给我和伙伴无穷的快乐;少年时,见证是一场场难分胜负的球赛,是一次次没完没了的考试。如今,我已经从少年走到了青年,从青年走到了中年。  相似文献   

19.
国外信息     
1991年第二季度,英国政府发表了一份教育白皮书。这份白皮书针对16岁以后的青年教育问题,提出了新的意见,决定全面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以提高青年的教育水平。 英国教育中有所谓高级程度阶段,简称A—Level(即第6级),这一段供16—18岁学生就读,为期约两年,读完之后参加高级程度文凭考试,从而作为能否进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北京中学历史教学年会教学片段比赛,第6号选手、一位小巧的女教师走到前台。她是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的历史教师,叫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