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大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为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4.
要提高写作水平,加强阅读虽然重要,但还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写作题材都是来自现实生活,没有生活积累是写不出好作品的,那么必须深入到生活当中学会观察生活。新课标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俗语云:“会看的看门道,  相似文献   

5.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提出的新要求。作文有“创意”就是说要有新意,不落俗  相似文献   

6.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贵创新。这是作文的评价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有创意地表达”,意即要独特、有新意的表达,也就是有创新精神。作文的创新,构思创新是作好文的前提、先行。如何使学生在作文中构思创新呢?特冒昧地将我的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作阶段目标中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给我们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作文教学应如何开放课堂,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在与文体对话的同时.走向社会.走向大自  相似文献   

8.
“课标”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本文试就初中作文教学中理性与灵性的培养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这篇作文虽不到500字,但却较好地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的要求:即“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表现自己觉得……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有“个人独特的感受”,做到了“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通过“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进而捕捉“事物的特征”.“观察”“发现”“捕捉特征”的过程,是观察、认识、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主观介入的过程,渗透了自己的感受、认识与思考,联想与想象.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个性化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多角度观察”“发现丰富多彩”“捕捉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创意的表达”,其实具有内在的逻辑.  相似文献   

12.
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试题人文性的基本主题是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关注自然。“新课标”要求“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试题必须把握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一原则。立足于学生熟悉或正经历的学习生活,同时,又注重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思考的焦点转向广泛而火热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4.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写好作,必须会“看”,也就是要善于观察,勤于阅读,认真思考.一,善于观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观察事物时,要从多角度,仔细看,全面看,反复看,把眼,耳、鼻,舌等感官都强调起来。小学生的生活应该说是比较丰富多彩的,可写的东西应有尽有,在家庭,在学校、在公园、在旅途,看到的人、物、事、景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要鼓励学生分散、独立地去观察,教会学生一些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胡德方 《现代语文》2005,(6):106-107
众所周知,作为语文学科的重头戏——作文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四学段写作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在“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部分也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6.
依据课标提出的:要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要求,本预设着重围绕“假如我会变”,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大胆想象,有创意地表达,展示他们的童心、童趣和梦想。  相似文献   

17.
陈钢 《考试周刊》2010,(27):55-5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含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8.
刘丽 《新疆教育》2012,(14):146-146
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觉得不知写什么,更不知怎么写。尽管他们的眼睛扑闪扑闪地向我们诉说着什么,但在他们稚嫩的笔下,往往可以用“涂鸦”来形容。从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充分利用小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探索精神,在培养学生观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倡导开放教学,敢于不走寻常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我们才能开启小学生稚嫩的习作之门。我做了如下尝试:1学会观察。丰富素材《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四学段的写作目标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可以说,观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我们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是随意的,不能做到细致地观察,这需要我们老师积极地引导,并教给他们有关观察的方法。如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学生写作时,他们都有一个常见的心态,就是盼望有“大好人”、“大好事”、“大好景”,等待着“助人为乐”、“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等感人场面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李祖成 《福建教育》2005,(8A):18-19
六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的习作是让学生写自己的新发现,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并把观察到的事物有创意地表达下来,以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新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高年级的小学生有比较强的好奇心,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及生活积累,但不一定会有所发现,正如人们经常看见苹果落下却不能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一样。他们虽然可以写比较完整的记叙文,但自己的独特发现不一定能得心应手地表达出来。所以“发现”与“表达”是本次训练的关键与重点。  相似文献   

20.
程英俊 《学语文》2006,(3):29-29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成绩的好差,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作文水平的高低。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应“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可目前,就农村中学而言,学生作文能力普遍较低,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内容平淡,毫无新意可言。如何使学生写出好文章,尤其是中考考场作文要出彩,有亮点,我以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