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陈同志: 你多次的来信来稿都收到了,因为外出采访一直没有给你回信。记得你在一封信中写道:“我相信我不是失败者。”这话说的对,有志气,我也有同感。 34年前,我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农村青年。天阴下雨,不能下地,就学写稿,想当山西日报通讯员。但不知怎么个学法,就给编辑写信询问。信封上的“编辑同志收”写得歪歪扭扭,把辑字错写为“缉”。我家住在离县城40多里的一个深山沟,信是托人捎进城里的。半个多  相似文献   

2.
笔者是一个业余通讯员,由于常年坚持写稿,在报刊电台上登出来的稿件很多,对此,一些同志说我同报社熟悉,与编辑有“特殊关系”,更有的甚至认为我经常向编辑送礼。为此,有些同志常同我说,要我帮助他们与报社编辑“疏通”一下,当我把真实情况向他们说明,有些人还认为我在“卖关子”。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3.
前几期的《出版工作》上,有同志提出编辑职称可分见习编辑、助理编辑、编辑、主任编辑、总编辑。我觉得把“主任编辑”作为编辑的一个职称不好,不如改为“编审”妥当。因为“主任编辑”,在“编辑”前面加“主任”二字,容易同行政职务的“编辑室主任”混同。事实上,有的出版社就把编辑室的行政领导和  相似文献   

4.
学生时代,我曾梦想当一名科学家,像电视里那戴着厚厚的镜片,到深山寻找金钢钻的地质学家一样。可是,命运的安排,却让我学了文科,当上了编辑。从事编辑工作四年有余,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别人用潦草文字所表达的思想,规范集结成叫“书”的东西。书是一本一本地出了,镜片也越来越厚,但心里却空落落的,少小的“雄心壮志”时常扯动着我的神经:你是一个没有创造的编书匠,你是用生命在为他人做嫁衣裳……  相似文献   

5.
我采写了一篇题为《市文化局干部何芒捐献万元巨款,资助兴建聋哑学校》的新闻稿件,经某电台播出后,我心里却象吃了酸果不是滋味。播出稿把“干部何芒”改为“离休干部何芒”,这是编辑失误。事实上,何芒虽然退居二线,但并没有离休.原稿有这样一句话:“1984年秋,她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编辑同志很可能是根据这句话,没有作认真分析,把“退居二线”与“离休”划成了等号。鲁迅在谈到修改自己的文章时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自己的文章经过反复斟酌才写出的,尚且要“至少看两遍”;编  相似文献   

6.
一九五八年下半年,我开始在工人日报做校对工作。不久,我们校对组先后出了两起重大的政治性差错,一是把一则国际消息中的“南越……”错成“越南……”;另一是把一个大字标题中的“叛国”错成“判国”。这两起重大差错使十多万份报纸不能发行,损失资金好几千元。差错出了以后,同志们非常紧张。我因初做校对工作,没有经验,心里更是紧张。由于紧张,脑子“运转”不灵,有时连很熟悉的字都怀疑它是否正确。紧张并不能防止差错,有时越紧张越出错,越害怕错误越多。这两次政治性差错发生后,我脑子里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校对工作能不能不出错?怎  相似文献   

7.
拙著《孙中山经济思想》于前年9月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年时间里,据我所见到的,已有两刊一报作了评论。评论的同志对拙著不乏过誉之辞,这使我深感惭愧。惭愧之余,更感到有必要把出版的经过、编辑同志的功劳公之于世。 1983年,我着手撰写一本全面介绍与评论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专著。书成之后,送到当地一家出版社。十天以后,原稿退回来了。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稿,十天时间便“审”完了,真是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那是一个悲痛的日子,当我向翁少峰同志的遗体鞠躬告别时,我在心中默念:“一位看着我长大的老首长走了……”翁少峰同志是原《河南大众》报的社长兼总编辑.从1951年到1956年,我作为一个参加工作不久的“记者娃”和“编辑娃”,曾受到这位老首长的亲切关怀和培育.  相似文献   

9.
耕耘之余,隔三岔五有点“豆腐块”被报刊编辑拾遗补缺,偶尔还承蒙老师错爱,有那么几篇作品获奖。在收获之后。我非常感谢本地一家报社的编辑们。是他们送给了我写稿的“真经”——好稿便是“敲门砖”。1995年6月,识字不多的我竟大模大样地干起了“职业写手”这一行当。由于对新闻懵懵懂懂,连投几十篇稿件,却“屡战屡败”,篇篇似泥牛入海。此时,有人指点迷津——稿件只写不送,编辑扔掉不用。几天后,如获至宝的我怀揣一篇稿件初次来到了本地一家报社,一位编辑阅后,将稿件还给了我:“没有可取之处……”不待他说完,我心里便想是不是编辑在“卖关子”。于是,我  相似文献   

10.
1991年 3月 6日,许川同志因肠癌不治,与世长辞,至今十年有整。但岁月并未冲淡人们对这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党的优秀宣传舆论领导干部的怀念之情。当本刊决定出专栏悼念许川逝世十周年,立即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赞许。曾经与许川共事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接到本刊组稿邀请,激动地拿起搁下多年的笔,送来情深意长的华章。有位资深编辑患眼疾,字写得左边挨不着右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稿子写完,他对本刊执行主编说:“我虽然看不清写字了,谈到许川同志,我却心里有许多话要说,不说我受不了。请你费心,帮我把稿子整理清楚。”许川同志感人之深于此可见一斑。   我们纪念许川,是要继承他未竟的事业,学习他坚定的党性原则,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把党的新闻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德国诗人哥德有句名言,“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怀着深情的时候,你才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也说,一篇好的文章能使人“为数日喜,寝食有味”。味从何来?有情才有味。写诗写词是这样,写新闻也是同理。穆青说过,写新闻“倘若缺乏这种激情,没有爱,没有恨,那写出来的作品只能是泛泛而谈,或者现象罗列,读起来味同嚼蜡”。范敬宜同志甚至把激情视为记者的生命。其实,激情并不是记者的专利,当编辑也需要激情,我甚至认为激情也是编辑的生命,缺乏激情的编辑绝对当不好一个好编辑。  相似文献   

12.
编之初     
我是1984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到出版社工作的。第一年没有发稿权,由老编辑带着“学徒”,跟着老编辑看稿,但没有署名权。我做编辑从事的第一项工作是给我的“师傅”编辑的一本名为《通俗(资本论)》的书稿核对原文。这是一本字数约30多万字的学术专著,既然是解读无产阶级“圣经”《资本论》的图书,引文和注释自然是少不了的,几乎每一页都有引文和注  相似文献   

13.
我在大学是学物理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时人们都说学理科的人是交了好运。加之是上师范院校,觉得学好物理能上好课就行了,对写文章没多大兴趣,压根就没想到以后去当个记者、编辑。1965年,我大学毕业后分在随州搞“四清”运动。记得我写的第一篇新闻稿,是“四清”工作队员到一个大队支援麦收,第一次领略到当“记者”采访、写稿的艰辛。如果说王维的作品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话,那么,我在写第一篇稿件时则是划了又撕,撕了又划,多亏当时襄阳地委统战部的罗卜瑞同志帮助修改,才得以出笼。后来,我被分配到原地委宣传部工作。到1968年初,地委机关工作瘫痪了。说的是搞“斗、批、改”,实际上人心散了,干部职工干不成事,呆在家里“斗炉子,劈(批)柴火,改善生活”。我当时是光身汉,没有“斗、劈、改”可干,心里总不自在:“党培养了我十多年,教育我入了党,成天吃了玩,玩了吃,不是滋味。”我看到地区报社的同志成天有事干,便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在采访专业户、重点户和个体户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当涉及到个人收入时,他们由于受几千年封建的“财不外露”思想的影响,多数人都不肯把家庭的收入如实说出,总是以多报少。编辑同志,究竟怎样才能使他们讲出其实际情况呢?江西兴国县曾庆祥曾庆祥同志:恕我直言,你提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正确的。严格地讲,我国公民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属于正常的“个人隐私”范围。所谓“隐私”就是没有必要或不宜向他人公开的个人  相似文献   

15.
书信往来     
《视听界》1986,(5)
编辑同志:您好! 5月6日县广播站播出我采写的小故事《“圆镜”没有破》以后,想不到故事的主人公小×立刻找上门来,气咻咻地责问我:“你写这篇稿子为什么不告诉我本  相似文献   

16.
谢顾问:过去上学时因为没有练好字,现在学写稿子时常听人说:“看你写的字这么差劲,给编辑的第一印象就不好,这怎么能采用你的稿子呢?”是呀,字是文人出马第一枪,字都写不好,还怎么能向报社投稿呢?我很烦恼,请谢顾问指点迷津。39312部队王问王峰同志:的确,字是文人出马第一枪,文章写得如何,字写得好不好往往也是个重要因素。但要知道,我什1平时所说的“某人很会写”,决不是指他很会写字,书法功底好,而是指他的文章写得好。一个人字写得好,只能当书法家,可只凭这一条,绝对当不了记者或作家。编辑看稿件,主要是看他的文…  相似文献   

17.
《田汉戏曲选》于三月下旬已经由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它为我国戏曲艺术宝库又增添了新的财富。《田汉戏曲选》是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湘籍老作家选集”中的一个集子。它是从田汉所写的三十二个戏曲剧本中挑选出来的,里边收集了田汉同志各个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十四个,分上、下两集,共七十多万字。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张庚为这部戏曲选写了序言。田汉字寿昌,长沙东乡人,一八九八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他从小喜爱戏剧,皮  相似文献   

18.
写下这个题目,又觉得有点刺眼,尤其是“树碑立传”四个字,“文革”十年中搞得很“臭”,全成了贬义词。想改,一时又想不出适当字眼,因此姑且留着;反正,我的意思是明确的,就是要敢于表彰编辑同志中的好人好事,要敢于为他们说话。——这个思想是最近读了陈祖芬同志的报告文学《当我们赞美玫瑰的时候……》(见《文汇》月刊1981年第6期)以后突现出来的。这篇报告文学,以极大的热忱,火般的感情记述和歌颂了一  相似文献   

19.
钟蕴华 《中国出版》2023,(S1):12-14
<正>大学本科是法律专业的我,从事少儿图书编辑工作7年多以来,所涉选题几乎与法律没有关系,所以一直被大学同学戏言“你已经把所学知识还给老师了”。直至2020年6月,当我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颁布时,心里升起了一个念头:我能不能为青少年策划一本他们看得懂的《民法典》知识读本?在《民法典》从颁布到正式施行的半年时间里,许多出版社出版了《民法典》相关的普法书籍。  相似文献   

20.
报纸总编该怎么当翟翠明总编辑,总导演,总经理,总指挥,总……,“总”字的官衔很多,工作事无巨细,千头万绪,从何做起?《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同志说过:“总编总编,去掉一个总字就是普通编辑”,在这里,关键的关键,是要抓住一个“总”字做文章。这里不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