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向菊 《声屏世界》2005,(11):15-15
大力提倡公民精神与公民教育可以削弱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对我国公民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快速、全面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媒体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公民素质、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来自学校的正规教育,大众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提高公民选择、使用、分析和鉴别媒体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一个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了提高这一能力,是一种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传媒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传媒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传媒所提供的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传媒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健康的传媒批评能力,使受教育能够充分利用传媒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李朝峰 《大观周刊》2012,(17):100-101
公民教育维系着国家的命运,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转型,中国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公民教育问题,本论文探寻新时期中国公民现实性问题,及其公民教育实践路径问题,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步入信息时代,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媒介社会中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衡量公民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许多国家把媒介信息教育纳入发展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有关方面的情况如何?还要做哪些努力呢?  相似文献   

6.
论公民图书馆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图书馆意识的培养,是图书馆公民意识的一个具体行为措施。图书馆通过各种努力,发挥和利用各种优势,进行公民图书馆意识的宣传和培养,让更多的公民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热心读者和忠实朋友,就能使图书馆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和发挥,更好的体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樊巍 《青年记者》2004,(5):51-51
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即公众的意见。意见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舆论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体的集中,组织和扩散才能反映公众对事物的评价。形成有效的影响力量。因此,虽然舆论不只存在于大众媒体中,但舆论监督通常意味的是新闻媒体监督,是公众通过新闻传播媒体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公共事务进行评论、批评,表达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桂莲 《大观周刊》2010,(46):26-26
我校大门门口紧临道路主干道,来往车辆多且车速快,这条路又是学生上学放学必经之路,安全隐患很大。实际上在这条路上已经发生过好几起交通事故。交通部门应该在这个位置设立红绿灯或警示牌,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正好学校开展公民教育活动,大家共同提出了这个现实的问题.于是.我指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档案展览要常展常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展览是对广大青少年、社会公民进行爱党、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有效手段。多年来,各级档案馆利用这种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信息需求的提高,档案馆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更有效地开展档案展览,在展览的内容、方式、方法上创新,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内涵、化内涵、精神内涵和思想内涵,做到常展常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对漳州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调查研究,充分挖掘漳州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在新时期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剖析了面临这些挑战的最大原因是公共精神的缺失。最后从三种路径寻找对策培育公共精神,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1.
公民新闻时代新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服务于社会各层面的人才,并使其成为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和舆论领袖。在社区媒体DCTV的启发下,本文建议打造一个"公民新闻"的实践教育平台,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历经了产生、发展与衰弱的演变过程,在这期间,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却日益凸显出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当时的南京民国政府正是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便通过贯彻相关的教育宗旨、开设相关课程来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以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公民参与度。本文则主要就民国时期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兴起的背景和教育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以期从中获得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由于法治宣传的特殊性,它的意义、作用、特点都有与众不同之处。相较于一般的新闻宣传、娱乐资讯等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难度。随着国家法治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的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确立,社会主义法制初步框架的形成,对于我们传媒在法治宣传方面的规范化、准确性、及时性、引导性、覆盖面等都提出了迫切而严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朱中原 《网络传播》2005,(11):18-19
网络的兴盛是技术化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正是这个技术化的革命却带动了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变革。由技术化的革命而带动政治与思想领域的变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历史性飞跃,IT产业、网络论坛,网络博客、网络日志、电子邮件,网络短信等领域的技术构建,都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公共的社会空间,构建了公共的网络话语平台。网络媒体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即表现在言说的公共性、民主性、自由性,这三大特征即是构成公民社会的基本社会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具有公共属性,不仅服务于高校师生和教学科研,还有向公众开放的义务;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是一种趋势、是公民教育的需要。为此,高校图书需转变自己的"特权思维"意识,开放知识宝库为民所用;政府则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和保障高校图书馆开放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王全宝 《中国新闻周刊》2010,(9):39-40,42,43
公民的尊严需要政府护佑,更需要自己去维护。但是受数千年封建遗习影响,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习惯于“依靠”政府,缺乏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懂得依法理性维权的人还是少数。我们欣慰地看到,政府已经高调宣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相信中国人由“臣民”向“公民”转变的速度将加快  相似文献   

17.
提升公民信息素养是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公民信息素养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象。所以,为了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就要明确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肯定公共图书馆的主体作用,积极发挥政府和社区等的补充作用;构建完善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以制定一个实际科学的发展框架和发展路线;运用多种方式与方法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真正提升公民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8.
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公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教育机构,应充分发挥其在公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尤其是边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公民素质教育中作为不大的现状;提出了解决存在问题的有关措施,既可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公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又可使公共图书馆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因为其强大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在公民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独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于于新媒体在构建公民社会中的作用是正面还是负面,没有人能够下一个绝对的结论。笔者认为,决定因素是使用者——人的素养,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媒介素养。由于公民的媒介素养对于媒体及社会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认为,在公民社会建设中,新媒体之所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有时成为了一种阻碍,与公民媒介素养的缺失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20.
曝光交通违章现象,是城市整顿交通秩序,维护车辆和行人交通安全的常用手段,也是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由于其效果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和支持,因而被各地广泛采用,但是,社会各 对这种曝光看法不一,2000年初,《文汇报》在社会生活版上开设的“昨日谁违章”专栏所引起的不同反映就是典型的一例,有的认为,在报纸上曝光交通违章者的姓名,车牌号,住址和单位,侵犯 个人的隐私权,这一看法,无异于对开展交通违章方面的舆论监督提出 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