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强调了翻译过程中体验与认知的重要性,坚持翻译是认知主体主观能动性和制约性的动态平衡。认知语言学翻译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视角,对翻译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文指出了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弊端,并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翻译能力培养的要素和翻译课堂教学的目标,阐明如何基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视域构建新的翻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黄园 《海外英语》2011,(7):169-170
通过认知科学这一角度进一步探究语言这门学科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进一步探究翻译的本质特性以及翻译教学之间存在的关系构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翻译能力的培养作为翻译教学的中心环节在翻译教学中也显得十分重要。该文主要针对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能力培养所产生的启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翻译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再现翻译过程,培养翻译能力。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相关理论入手,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及理论对高校翻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进一步探讨翻译本质特性以及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译者的认知活动和翻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教学模式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改进翻译教学并解决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认为商务英语翻译教材编者应考虑到学习者的体验与认知规律,需以理论为先导,以不同商务文体为单元,以语篇翻译分析为主,词汇句子翻译分析为辅,以翻译练习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选材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理论应与商务语篇特点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考虑认知语言学语言观、理论假设及其“社会”转向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建立体验认知教学模式的六大互动、融合实践方案:调用学习者原有知识并适时开展具身体验性课堂活动;运用百科知识探究语言理据进行有效词汇-短语教学;基于象征性假设和基础身体经验解释抽象语法现象;利用概念化和识解方式培养学生对意义建构过程和多样化表达的把握;基于具体使用实例和真实情景培养学习者语用能力;统筹语言、文化和认知三大因素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继而从外语课堂教学“实战”角度出发,以实际教学实例为媒介,初步建立一套“去高深化”、“去理想化”和实践性强的体验认知教学模式。希翼以此弥补以往教学过程中忽视语言教学认知基础的不足、填补国内CL指导下系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原意为"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即要对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进行一个揭示。翻译为认知语言学带来新的视野,而认知语言学为翻译学者进行翻译及语言的修饰提供一个方法或依据。在翻译界中对翻译语句的传统观点是"信、达、雅",翻译只要遵循这一原则就是成功的翻译。但是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翻译的语句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机制进行研究,探讨认知语言学对于翻译的意义,指出现代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翻译的指导作用,提出完善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机制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敏 《文教资料》2011,(4):41-44
导游词翻译是一种复杂的双语转换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涉及作者、译者和读者多个主体的复杂的思维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导游词翻译的过程就是研究导游翻译思维的过程。导游词翻译活动除了涉及思维因素外,还受到翻译的主客体、语言、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导游词汉英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某些意义走失和文化缺失的现象。有基于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对导游词汉英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缺失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支撑试图分析翻译的主观性的问题,从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以及认知语义学的维度分析翻译主观性存在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突出主体认知活动在翻译中的表现。这一翻译观对英语专业三年级笔译教学的启示是,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再现翻译过程,培养翻译能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从体验中认知原文本及原文本所展示的世界的能力,以及用自然的目的语重构原文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传统翻译法的基础是两种语言的形式对比,实践证明它并不适合翻译的思维规律。而通过考察诸如表达细度、凸显性、观察维度和视角、概念隐喻和借代等认知概念来探讨认知语言学和翻译的相关性,其重点放在英汉对应译语方面。积极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相关成果,使学生意识到语言结构的非任意性和认知理据将会改进双语翻译技巧,也更加适合翻译学习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翻译教学过于关注翻译结果而忽视了对翻译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使得毕业生懂得翻译技巧却缺乏真正的翻译能力,导致其在就业市场缺乏核心竞争力。认知语言学描述了认知活动在翻译行为中的客观存在,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英语翻译专业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研究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这无疑给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分析隐喻认知的基础上,探讨英、汉隐喻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翻译作为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之一,其标志着不同的语言信息内容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表达信息的过程。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对英语翻译领域带来了许多相对以往更为清晰、更为便捷有益的启示与帮助,并继而融入其中使英语翻译得到了质的提升,这对当今社会国际之间交流愈加频繁的环境带来了更加实用的功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所处的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带来的启示做分析,阐述两者之间实践结合融通发展的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认识语言学的体验认知观,以及在其影响之下所产生的翻译身体学理论,对文学翻译主体性内涵和内在结构进行了解释。在文学翻译主体性当中,包含了对基于体验的翻译认知、翻译者的翻译体验等内容。同时,在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对话。在"翻译本体研究回归"的讨论、"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等方面,体验和认知理论为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提供了认知理据,在强调由客观体验决定文学翻译具有忠实性的同时,也强调由主体认知决定其创造性的一面,但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有着明显的限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概括了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其中重点介绍了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的情况,并且通过分析翻译中形式与意义问题指出了认知语言学在该问题的讨论上所能提供的新的视角。接着,文章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概念结合实例来解释翻译中的问题,通过“意象”概念说明语言形式与语义互相依赖的关系,进而指出在翻译中应该充分考虑决定“意向”的四个参数:选择,视角,突显和详细程度。  相似文献   

18.
王唯怡 《海外英语》2020,(7):234-235
英语翻译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将作为源语言的英语以文字或口头表达等方式,转变为目标语言的一种交际活动.译者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源语言的文化内涵、人文素养、背景知识等.文章重点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内容,总结了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相关特点,指出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做好英语翻译的要求,并分析了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运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隐喻的翻译需考虑两种文化在认知和思维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由于人类在认知、思维方面本身存在诸多共性,隐喻的翻译应尽量采用直译,只有当喻体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存在差异时,方可采用意译。  相似文献   

20.
认知翻译观认为译文来自体验和认知。随着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日益提高,西方音乐剧也开始被引进国内。音乐剧翻译作为外国文化引入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七幕人生文化公司系列作品的中文版本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角度对七幕人生系列作品中音乐剧本土化翻译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更合理的音乐剧本土化翻译方式,为相关文化工作者提供借鉴并助力西方经典音乐剧文化"引进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