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新闻娱乐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的新闻是新闻从业者的新闻价值取向和受众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当代美国新闻界出现了新闻与娱乐融合的趋向,这种新闻娱乐化现象根源有二:快乐主义原则是笃信个人主义的现代美国人追求的目标,受众的新闻消费行为同样如此,这是其社会基础;传媒市场化使公众利益向商业利益倾斜,利润最大化的原始动力使媒介完全受"大数法则"支配,原先新闻选择与制作的新闻理念为强调受众广度、制作成本及与利益集团利益冲突程度的市场理念所取代.由此,美国新闻娱乐化有其必然性.美国新闻娱乐化对我国传媒发展倾向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对媒体泛娱乐倾向及其负面效应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娱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合理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文化中的世俗化、平民化倾向日趋明显,社会对娱乐的需求普遍增加。娱乐化新闻在信息传播中已占据重要位置,媒体的娱乐化倾向日益突显。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媒体在娱乐化的分寸把握上走入误区,导致传媒娱乐化的过度膨胀与泛滥。从长远看,这种倾向对社会、文化及传媒自身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台湾和大陆数家媒体对连战的和平之旅进行了现场直播和追踪报道.通过台湾各大电视台对这事件的报道观察发现,台湾电视新闻有着比较强烈的娱乐化倾向.台湾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是台湾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受到台湾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台湾的电视媒体一味迎合受众的低级的、猎奇的、追求原始趣味的收视心理,容易造成整个台湾媒体环境的普遍低俗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文化消费。追求精神生活的快乐,接受文化娱乐信息,已经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娱乐新闻填补了人们在社会生活空白期的心理空虚,转移了对悲哀事物的注意力,舒缓了由于社会必然的不协调而导致的压力和情绪。受众有四种心理需求原因:受众自我认同的需求原因、受众自我实现明星梦的需求原因、受众娱乐休闲的需求原因以及受众逆反心理的需求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当代媒体竞争格局下,方言媒体手段的运用符合电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以及受众心理的多元文化需求的需要,使其有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大众媒体中的方言手段在凸显地缘文化特质、构建和谐多样的地域文化生态区域等方面作用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6.
近三十年来《南方日报》体育新闻评论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彰显政治化、凸现本体化、渐显娱乐化的演变特征,社会时代特征的变化、舆论环境的改善、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受众信息需求的变化、媒体自身文化变革等,是产生演变的动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视频分享网站的大兴其道,这一新的传媒形式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从2012年伦敦奥运视频的个案入手,在对相关视频分享网站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力求揭示中国内地视频分享网站正在加剧媒介的"娱乐至死"倾向。并通过分析其成因,对其可能产生的消解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影响受众理性思考能力、弱化媒体公信力、并最终使整个社会文化枯萎,造成政治日趋冷漠化,文化日益浅薄化等诸多负面效应进行了理性的审视和深入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9,(3):118-124
papi酱从2015年的微博试水不到半年内爆红,在众多自媒体浪潮般发展的势头下,仍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度和热度有其独特的原因: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其打造热度及关注度的基础,赋予自媒体清晰的个人定位,个人鲜明的标签和专业素养提供保障,避免内容生产的同质化;创作内容满足受众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及娱乐消遣需求,创新短视频内容的制作方向,加强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决定了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的长远。papi酱在短时间内的走红,为其他短视频自媒体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会动因、文化视野、心理维度、传播效果、产业经济等五个方面对电视娱乐化浪潮进行了审视与反思;认为社会发展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失调、文化时势权力与长老权力的竞逐、受众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的变革以及经济利益链条的合力打造与共享是当代中国电视娱乐化浪潮发生的深层原因;而电视娱乐化现象在传播效果上所引发的传统伦理世界的解构与建构,则是其在传播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体育新闻的娱乐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中国体育新闻娱乐化倾向一方面使体育新闻呈现出报道内容趣味性和报道形式多样性的特色,拓宽了体育报道的领域,极大满足了受众的娱乐需求.但另一方面,却形成了色情化、暴力化等畸形态势.如何正确引导中国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电视新闻娱乐化已成为大众传播活动的潮流.同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也出现了电视新闻娱乐过度的现象,给社会、受众以及媒体自身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界定入手,深入分析电视新闻娱乐化应把握好公信力和人文关怀两方面的限度,以期对大众传播活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电视受众心理的基本特征是:一、认知心理,受众需要通过电视媒体感知周围环境、认识生活。二、认同心理,受众认同感的产生,来自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三、参与心理,受众需要通过电视媒体体现主体意识,进行表达与互动。四、娱乐心理,受众需要通过电视媒体丰富生活内容,消遣娱乐。电视栏目应当主动适应变化、适应受众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梁刚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3):114-117
电视作为大众文化能够向数以亿计的受众传递大量的信息,它的社会影响广泛而深刻;电视产品为赢得稳定甚至固定的收视群体,其制作具有明显的类型化或模式化特征;电视不再寻求正襟危坐的观众,而是深深介入到大众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家用媒体”;电视节目力图使观众的休闲冲动获得释放,满足他们的日常娱乐要求;电视产业的发展无疑要受到大众文化背后的商业机制的强力的塑造和制约作用。总之,大量化、类型化、日常化、娱乐化和商业化构成当代电视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媒体传播取代了单一媒体传播,成为媒体传播的基本形态。在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与差异化的信息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受众分化现象应运而生。全媒体时代受众分化的基本类型包括技术性分化、内容性分化和交互性分化,其社会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使社会分层进一步加剧;二是使社会凝聚力面临挑战;三是使个体话语权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上海市民进行抽样调查,并使用结构方法模型对新媒体语境下的受众社会态度倾向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新媒体语境通过社会懈怠对用户风险偏好和群体极化倾向产生正向影响,对责任与公平意识、道德发展以及亲社会倾向产生负向影响;媒体接触频率在新媒体与社会懈怠关系中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而媒体接触的多样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在主效应和调节作用中,均表现出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对女性的影响,其影响大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体育赛事转播平台由广播到电视再到网络的发展变化,受众对体育解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观看比赛,不仅仅是想了解赛事进展情况,更是享受比赛带来的激情与释放、休闲与愉悦。体育解说在向受众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富有感染力和娱乐性。如果解说员过于追求激情与愉悦感,就会使体育解说成为宣泄情感的工具和取悦观众的道具,这种激情化与娱乐化倾向无疑会减损体育解说的效果,从而损害体育文化的传扬。所以,体育解说员掌控情感与把握娱乐尺度尤为重要,规避体育解说的激情化与娱乐化,成为体育解说员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7.
社会新闻对引导社会心理的作用很大,它是在不断满足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从报纸政治新闻的附属品,随改革开放逐渐变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重娱乐逐渐转为重“人文关怀”。其发展趋向应为:取材严肃;注意对新闻进行深加工;注重对情感的适度流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8.
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是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结果,也是受众需求转变以及媒体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然而,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兴盛与发展,其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利益和媒体竞争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倾向以及新闻道德原则和立场被消解的倾向。对于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决:一是树立人文理念,倾注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尊严、理性和价值;二是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新闻把关,同时利用舆论引导技巧引导受众辩证地看待问题;三是实行差异化的市场竞争,突出节目本身的个性特色,强化栏目设置的差异化以及强调解读视角的差异化以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广电总局“限娱乐”的大背景下,长期以来广受关注的电视娱乐化现象得到明显规制,媒体、受众逐步回归理性,娱乐有度、娱乐真善美等成为新时期的新追求。这样一个新时期,我们称之为“后娱乐”时代。“后娱乐”时代为纪录片发展带来契机,一方面拓展了记录片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开发了潜在的受众,原本边缘化的纪录片走向中心。  相似文献   

20.
媒体批评作为当代文学批评的新兴范式,生存在大众媒体市场化运作的兴盛之中,必然要接受来自于大众媒体传播内在的规律的要求:重视受众地位,满足受众需求,研究受众心理,引导受众。媒体批评传播过程内部的受众及其所代表的微观市场,成为影响媒体批评重要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