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峰 《青年记者》2004,(9):67-68
众所周知,每年的人代会、政协会(以下简称两会)报道是中央和地方党报每年的报道重头戏。同时,两会报道也是对新闻记素质的。。种考验和锻炼。但是每逢两会结束大家聚在一起谈论时,总是有记有这样一种体会:两会报道真没意思,全是些枯燥的程序和空泛的发言。读们也反馈,不少两会报道“八股”味太浓,能让人兴奋起来和记住的鲜活的消息.特写和通讯太少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高洋 《记者摇篮》2012,(4):14-15
每年的"两会"报道往往是时政新闻厉兵秣马、决胜千里的重大战役。而很多民生新闻栏目对"两会"宣传退避三舍,认为主题报道影响收视,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实际上,"两会"所确立的发展方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全省经济、民生发展的大方向。作为一档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栏目,这同样是一次融入主流的难得机会。喉舌论决定了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在导向和内容上并不对立,高明的新闻从业者完全可以从政治导向和市场需求中找  相似文献   

3.
每年对“两会”的新闻报道,历来是作为社会公器和“雷达”的新闻媒体年度重大报道的重中之重。每年“两会”,来自海内外各大新闻媒体齐聚北京,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竞争激烈的新闻大战。2008年“两会”期间的网络媒体,圆满地完成报道任务,彰显了互动、及时和信息海量等网络媒体的优势和特色,为网民提供一场丰盛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4.
新闻策划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案,是依据报道者对新闻事件和活动的理解与参与,形成一定的报道思路,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事实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性报道,是主动式的客观报道,能够扩大报道的影响,把社会舆论的注意力聚焦到报道事件上,正确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甩,起到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像每年的“两会”报道,各家媒体都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会议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策划,让受众全面了解“两会”的精神,从而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两会”实质。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不仅是对各媒体新闻业务水平的一次大考,更是对当前传媒发展态势及其变化的一次审视。回望2008年的“两会”报道,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与传统媒体彼此之间的借力、借势和借道清晰地演绎了未来传媒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缺乏贴近性和生动性,可读性、可看性较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融合媒体报道的出现逐步打破时政报道形式上的规范性,增强了其趣味性、可看性、贴近性。两会报道是每年时政新闻的大事。以2014年,以央视报道两会为例,可以为时政新闻的融合媒体报道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全国两会报道都有不少出彩的地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今年的两会新闻大战又有哪些新的特点呢? 一、评说两会历时十余天的两会报道,带给受众的是应接不暇的信息,然而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人们不仅要掌握信息,更需要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全面透彻地理解热难疑点问题,深刻体会两会与自身工作、生活产生的密切联系。因此,评说两会成为这次两会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其规模和重视程度都超过了以往。《人民日报》开辟了"两会  相似文献   

8.
新闻策划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案,是依据报道者对新闻事件和活动的理解与参与,形成一定的报道思路,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事实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性报道,是主动式的客观报道,能够扩大报道的影响,把社会舆论的注意力聚焦到报道事件上,正确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甩,起到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比如每年的“两会”报道,各家媒体都会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综合、财经、国际、和新闻等各个频道,对会议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策划,让受众全面了解“两会”的精神,从而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两会”实质。  相似文献   

9.
每年一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集中民智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和发展走向,以及全国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参政议政的大会,是每年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就去年和今年全国“两会”来说,仅在大会新闻中心登记采访的国内和境外记者就多达近3000名。因此可以说,“两会”报道也是传媒界的大聚会,是各类各大媒体比拼实力、展示水平的大舞台。笔者从1992年开始,以后多次由《陕西日报》派往北京采访报道“两会”,对近几年“两会”报道的悄然变化有着深刻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对读者都是一场新闻的盛宴。在今年的两会新闻大战中,《羊城晚报》秉承关注民生的一贯特色,从民生视角追击、解读这场盛世盛会,为读者“烹调”出了一顿别具一格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11.
郑小华 《东南传播》2014,(12):81-83
"大数据"一词是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界热议的话题,与之相伴而生的数据新闻正逐渐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2014年两会期间,央视首次使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新闻报道,《两会大数据》以及《据说两会》两档数据新闻节目获得了较高的收视与良好的口碑,成为电视时政报道数据化探索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试从新闻生产、新闻传播方式以及新闻价值判定三个维度分析此类型节目的创新模式,总结出电视数据新闻在重构新闻生产流程、回归受众本位以及提升传媒公共性这三个方面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岩 《中国广播》2014,(2):61-64
做新闻好比指挥打仗,有临时发动的突击,有生死攸关的战役,两会报道则是每年一次、可预知、可谋划的大会战。抢资源、比创新、拼影响、树品牌……各媒体的新闻理念、管理水平、战斗能力在历时半个月的新闻大战中全方位接受考验。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每年的“重头戏”,更成为了每年各大媒体新闻争夺战的“重头戏”。过去讲“两会年年开,年年都相同”,不知不觉问,社会的评价已逐渐转变成了“两会年年开。年年有不同。”关注今年的“两会”,发现“两会”已越来越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真正成为了国家政治生括的头等大事,成为了国内外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成为了没有硝烟的新闻战场。在今年同城媒体派出精兵强将血拼北京“两会”报道的时候,重庆晚报两会报道组始终坚持“新闻导向而非竞争对手导向”的策略,坚持走自己的路,做真正的新闻,圆满完成了这场新闻重头戏,  相似文献   

14.
每年两会的召开,各媒体都会花大量精力去组织报道,然而真正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并不多。因此,如何提升报道两会的记者的素养和职业技巧,成为一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分析两个报道案例,希望对记者和编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对新闻媒体来讲,“两会报道”是一场新闻大战,也是各媒体一显身手的时候。现在,笔者对《中国青年报》和《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的“两会报道”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6.
在google引擎中输入“两会”搜索,只需0.09秒,就可以搜索到1470万篇相关报道。一年一度的两会,牵动着民众的心,它当然地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也当然地成为各大媒体新闻竞争的重要“战场”。近几年来,我国各大新闻媒体对于两会的报道,思想越来越解放,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竞争是新闻界的一个永恒主题,而两会报道从某种意义上,已成为每年各大媒体争夺读者眼球的一场重要较量。两会报道之所以越来越出彩,其背后自有其出彩的经验和做法,而这些成功的探索对于如何搞好其他新闻报道,也是一种有益的启示。独家视角:衡量两会出…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家媒体的大考比武之时.但年年开会年年报.往往难以出新.有的记更是发出“两会报道创新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尽管存在困难.但媒体的报道还是每年都有新花样.让受众感觉每年都有新看点.这也是媒体对社会应尽的职责。 “两会”闭幕了.并不意味着“两会”报道就此终结了.记要做有心人.开创“后两会”报道的新天地。[编按]  相似文献   

18.
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新民晚报实现了对两会新闻的全方位报道,给读者、用户以立体、交互式的阅读体验,提升了两会报道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每年3月,大量记者齐聚北京,对于全国两会的报道,已然成了常规动作。但面对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今年的报道如何突破,是晚报同仁在两会之前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解读《南方日报》两会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新闻实践》2005,(4):17-18
《南方日报》对今年全国两会报道高度重视,派出8名记者赴京,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阵容最整齐的一次。8人中有做时政新闻的,有做文化新闻的,有做经济新闻的,还有摄影记者和评论员; 每天都从不同角度大篇幅地报道两会,还配发相关评论。《南方日报》在两会期间共发稿300多条,50多个版,采访代表、委员141人次,使整个两会报道气势恢弘、富有特色。1、注重媒体和受众的互动《南方日报》此次的两会报道注意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在每天的两会特别报道里都刊登本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的话:会议被称为“新闻富矿”,每年的两会报道更是党报、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重头戏”。但是程序化、模式化的倾向,使传播效果不能尽如人意。改进会议报道,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网络、都市报等媒体的加入,两会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而某些探索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比如有观点认为,两会的花絮报道过多,真正有用的报道太少;有人更提出了“政治娱乐化”的倾向是不足取的。究竟该怎样开采会议这个“新闻富矿”?两会报道应着力于哪些方面去创新?请看嘉宾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