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末,笔者赴上海诊病。热情的申城邮友廉新义送赠几本台湾邮友出版的《邮史研究》,暇中捧读,获益匪浅。 在第12期廖惠民先生《民二征蒙军邮史料汇补》(简称《汇补》)大作中一段有关“尚未发现”的话,引起笔者注意。廖先生文称“依据史料,征蒙战事于民国3年2月结束,整理相关之实寄封资料,发现销民国3年2月之军事邮递所日戳,大都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邮乘》是中国早期邮刊中的著名珍本,它是“邮王”周今觉的心血与邮识的结晶。陈志川曾高度评价说:“如果没有《邮乘》一书,也许现在中国的集邮家仍会迷恋于美观大形的杂俎西邮。而今日国邮之能被国人所注意者,《邮乘》一书可居相当之功绩矣。”《邮乘》以其开创性的华邮  相似文献   

3.
《中国集邮史》在介绍东北、华东及其他沦陷区的集邮活动时,说“1944年,日本人四川高岭等在大连发起成立日华邮票研究会,出版发行会刊《邮趣》,双月刊,只印3期即停刊。”(文中“四川高岭”应为“西川高岭”《邮趣》应为《邮海》)此外,《中国  相似文献   

4.
张瑞 《上海集邮》2007,(9):38-41
法、意、德“客邮”邮票有多少?国内文献说法不一。人民邮电出版社的《中国清代邮票目录》(修订版)(下称《目录》)所载附录二“外国在华邮局邮票”为较权威的统计:法国“客邮”51套685种,意大利“客邮”16套74种,德国“客邮”10套96种。但据笔者对信销“客邮”邮票研究后发现,有17套61种为《目录》漏载,[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1967年发行的文7-1画面是“毛主席在著作”,这张照片摄于何处?据笔者查阅的资料,有以下两种说法。 ①《中国集邮百科知识》(耿守忠、杨治梅编著)这样介绍:“图案采用了毛泽东同志1958年7月1日凌晨创作《七律二首·送瘟神》时的照片。”《邮海航标》、《新中国邮票分  相似文献   

6.
景德镇市邮电局于5月8日至16日举办“电信业务有奖调查问卷”活动。问卷及活动标志刊印在《邮送  相似文献   

7.
伪造齿孔票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版《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第113页苏皖边区第一版毛主席像有齿孔票的5枚彩图,其中“便”邮是真的,但是9.5°,“机”邮应为10×10.5°;“印”邮、“平”邮可以确定是伪造齿孔,“快”邮存疑。  相似文献   

8.
《中国集邮》2000,(7):7-7
《中国集邮》的“集邮茶座”栏目很受邮人欢迎,但是总是在一个地方办有缺陷,似乎也应当有各地的邮友们加盟,才能体现邮友俱乐部的广泛性、参与性。由江西邮协的王洪新建议,并经《中国集邮》特邀,请了几位江西邮人也来品品“茶”。  相似文献   

9.
黄明心 《上海集邮》2002,(12):16-16
由一个国家集邮对外国邮票的佳邮评选早已有之。如在上世纪60年代,英国一家邮刊曾评选我国《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的“望江亭”(纪50-3)、(UL童》的“放船”(特18—4)和《林业建设》的“森林资源”(特27-J)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邮票”;日本《邮趣》杂志也曾有分别评选我国和美国上一年度佳邮的活动。但在规模上这种外票“选美“活动都很小,  相似文献   

10.
集邮文献名称编著者送展人送展单位送展省市获奖奖级《红印花加盖票古封录》留伯仙留伯仙浙江省集邮协会镀金奖《潮帮批信局》邹金盛邹金盛广东省集邮协会镀金奖《常增书集邮文集》常增书黄剑波陕西省集邮协会镀金奖《延陵集邮文存》吴廷琦昊廷琦青海省集邮协会镀金奖《中国印花税与印花税票》饶立新、曾耀辉饶立新江西省集邮协会镀金奖《邮人说信》仇润喜仇润喜天津市集邮协会镀金奖《沙鱼涌邮史研究》晏星晏星天津市集邮协会镀金奖《邮苑情缘》刘佳维刘佳维北京市集邮协会大银奖《麦克珍藏清民国邮品集粹》雷杰鸣雷杰鸣河北省集邮协会大银奖《河北集邮文选》河北省集邮协会李建伟河北省集邮协会大银奖《世界文化遗产邮票鉴赏大图典》薛大德薛大德上海市集邮协会大银奖《胶东邮史邮品研究》王景文王景文山东省集邮协会大银奖《邮释续笔》张立张立陕西省集邮协会大银奖《重庆集邮史话》蔡绍忠重庆市集邮协会重庆市集邮协会大银奖《中国司法印纸目录》李宝山李宝山山东省集邮协会大银奖《天津邮政老照片》仇润喜仇润喜天津市集邮协会大银奖荣获大银奖以上的集邮文献@陈京  相似文献   

11.
6月30日酷暑,蜗居在家,忽接邵林电话,说台湾集邮家袁静渊先生去世了。海峡两岸信息阻滞,还不知袁公仙逝的确切日子,只是从某集邮刊物的目录上,得知有悼念他的文章。 前不久,刚刚收到唐存政先生从台北寄来的《北县邮讯》,其中报道海峡两岸邮史研究会开会,人员重新分工,袁静渊先生负责“邮局联系”。更前不久,收到袁公亲自寄赠的近一期《邮史研究》,内有他关于邮简收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集邮协会”成立日期:1953年8月9日会刊:“中国邮刊·会务简讯”。(二)高雄市邮学会成立日期:1956年8月26日会刊:《宝岛邮讯》。(三)台南市邮学会成立日期:1959年8月23日会刊:《成功邮刊》。(四)台中市中兴邮学会成立日期:1968年9月8日  相似文献   

13.
壬辰伊始读刊忙。赏华章,品诗行。邮外邮中,无处不邮香。“人物”芳容虽不识,如面对,遇师良。《集邮博览》醉心肠。“乐园”徜,“百科”相。即使无缘,“戳趣”诱“收藏”。读到津津邮味处,虽夜半,不着床。  相似文献   

14.
《集邮博览》(总第237期)刊登了笔者撰写的《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一文,该文介绍了上海公安与上海邮政联合推出的一套8种9枚上海“110信箱”专用免资邮简。近日又陆续推出了两种6枚“110信箱”免资邮简。  相似文献   

15.
我和《集邮博览》相识已有30个年头了。伴随她同行,见证了她从单色到套色,从铅印到胶印,一直到全彩,从“丑鸭”到“凤凰”的变迁。第一次见到《北京集邮》是1982年10月,是北京一位邮友寄给我的。这本由北京市集邮协会主办的《北京集邮》创刊号,虽然只有32页,但设置了“邮票百科”、“邮风与邮德”、“邮学研究”、“世界邮坛”等栏目,文章精彩且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于一体,让我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6.
创刊于民国8年(1919年)3月3日的上海《神州日报》副刊——晶报),曾以连载周今觉的《邮话》和袁寒云的《说邮》而备受邮人的重视。笔者在一件当年的“加字广告明信片”上看到《晶报》创刊的背景,谅亦为邮友所乐闻。 这是1张“名姓版”帆船1分邮资片,加贴老版帆船半分邮票1枚,由上海(神州日报社)寄往徽州(今黄  相似文献   

17.
《邮友信 箱》是无锡崇安 区工人俱乐部 集邮小组的一 份邮刊。1959年 8月创刊。 《邮友信箱》起初是《集邮通讯》的副刊,每月随《集 邮通讯》订户附赠。此刊实际上是集邮小组组员的交流 平台,主要刊登组员的征让信息,在联络邮人、促进邮 友交流、邮品流通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尤其是自1960 年3月后,《集邮通讯》停刊,《邮友信箱》逐渐由副刊  相似文献   

18.
经唐无忌先生的引见和介绍,笔有幸拜识了大名鼎鼎的张盛裕先生。张先生的令尊是三、四十年代上海滩集邮界名震遐尔的张赓伯先生。张赓伯先生当年任职于交通银行,邮藏邮识俱佳,尤以邮史研究见长,人称“邮史矿”,主编过《邮典》、《新光会刊》,所《邮海沧桑录》等为时人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9.
我是50年代学习机械制造的大学生,喜欢集邮,因而与圆规、三角板和集邮相伴了几十年。因邮识浅薄。以致写的邮也很“机械”,有如机械运动轨迹那样——“简单而重复”,让人读起来干瘪而乏味。然而,退休儿年来却喜欢上了“爬格子”,原先是想以此打发日子,使生活不致太单调,后来写邮时,通过查资料、读邮书邮刊等,学到了不少东西,增长了邮识,使得“爬格子”比买邮品更有兴趣,也就很自然地和(《上海集邮》结了缘,并且圆了邮上(《上海集邮》之梦,去年还“儿度夕阳红”。  相似文献   

20.
多年前,在《国粹邮刊》上读到张赓伯写的《施家铎》,印象非常深刻,施家铎的影子时时在脑海萦绕浮现,挥之不去。这倒不是心疼他把早期珍邮包起藏于枕底,致使珍邮粘结一片。我痛惜这位“未来的邮坛大将”青年夭折,壮志未酬。我很想知道,这位寂寞无闻的集邮青年,生前除了买邮藏邮之外,是否也曾研邮和写邮?当时,我除了张赓伯写的“小传”,施家铎的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