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坐在“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评委席上,看到台上一个个生龙活虎、英姿勃发的年轻选手,我不由回想起了自己当年参赛的情景。从选手到评委,这变化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又令人浮想联翩。1995年金秋“,首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山西太原举行,我和眼前这些选手一样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带着初出茅庐的稚嫩前来参赛。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大赛竟会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经历。记得那次我执教的篇目是《荷塘月色》,巧的是那天上午四节课中有三位选手讲《荷塘月色》,我是第一个。对于第一次…  相似文献   

2.
本期新星     
小档案姓名:毛明军笔名:四毛出生年月:1986.11.2 职务:小帆文学社副社长特长:写作、足球目标:不断超越自己最感恩的人:父母、薛华老师创作成果:2004年《我的老师》刊登于《三峡青年报》; 2005年《一念间的哭泣》刊登于《新作文》; 2005年获第三届“叶圣陶杯”中学生新作文全国大赛“十佳小作家”  相似文献   

3.
获奖感言: 我大名叫孟昱同,有“书虫”之称,今年11岁了。这一次,我获得了第三届“作文100分杯”全国小学生新思路作文大赛一等奖,感到非常幸运。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班主任叶老师,是她精心指导我写好每一篇习作:也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一直给我订《小星星》和《作文100分》两本刊物,让我的写作水平得以不断提高。谢谢他们!  相似文献   

4.
大赛顾问、武汉作家协会主席李蕤在来信中热情而谦虚地说:“让我担任顾问,我认为这是我的光荣。评选期间,有什么工作要我做,我将全力以赴,尽一份自己的蚁力”。杂文报副总编王长宗因公到武汉,听到本刊主编介绍“华夏杯”作文大赛的盛况,非常乐意支持与合作。他受聘担任大赛顾问后表示,将在《杂文报》上选刊  相似文献   

5.
2004年10月,深圳市举行了一次初中语文新课程优质课大赛,参赛者执教的是同一首诗《你是我的同类》。由于“性之所至”,市教研员程少堂先生也当场给与会者上了一堂示范课,课题仍是《你是我的同类》。这堂课赢得了不少人的喝彩,并被誉为“大开眼界”“大获成功”的一堂课,程先生本人在课后访谈中也把这节课视为自己的“经典课”之一。但看完课堂实录,笔者却实在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备参加“三老杯”第四届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我有幸与参赛者解红梅老师一道重新研读《琵琶行》 ,并由此而检视自己的教学观 ,深有感触。现分述如下 :教学立意要追求一个“高”字  写文章要有立意 ,教学也要有立意。既然如此 ,那么要上好《琵琶行》 ,就得追求比前人更“高”的立意。可是这“意”从哪儿来呢 ?我们知道 ,《琵琶行》的教学 ,说到底 ,是一次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 ,是一次文学接受和文学鉴赏活动。它要求反映和实现文本 ,又要求融会读者的感受、体验、联想、想象 ,以及审美判断等多种心理活动机…  相似文献   

7.
《同学少年》2011,(1):28-28
张嘉琛,现就读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喜欢读书,钟爱写作,相信“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曾在《演讲与口才》、《中学生优秀作文》、《少年作家》、《学生时代》等二十多种报刊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作品《和谐》获第十一届“语文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小小的我》获首届“小作家杯”全国中小学生文学写作大赛二等奖、《我和理发店的故事》获第三届浙江省青少年“文学之星”作文比赛三等奖。  相似文献   

8.
《窦娥冤》一课的教学我是有话要说的。从2007年4月参加成都市七校赛课第一次上《窦娥冤》开始,到2008年11月在重庆市参加全国首届“语文教坛新星杯”课堂教学大赛,先后不少于10次上《窦娥冤》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9.
“诗的散文美”和“诗是生活的牧歌”是艾青诗歌的两大美学支柱。于其说《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下简称《大》)是“诗的散文美”的一次成功实践,不如说正是《大》的成功创作,促成了“诗的散文美”这一命题的提出。《大》是艾青“诗的散文美”的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从艾青对“诗的散文美”的阐释中,可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叙述姿态、结构安排和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0.
一、“赋”名来源于《诗》“六义”之“赋”“赋”,作为文体的一种,其命名的由来,一般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来源《诗》之“六义”;一是按《汉书、艺文志》所说“不歌而诵谓之赋”。这两种说法究竟何是何非,尚需作一番认真而细致的考察。《诗》之“六义”,一见于《周礼》,再见于《毛诗序》,其内容为曰风、曰赋、  相似文献   

11.
《窦娥冤》一课的教学我是有话要说的。从2007年4月参加成都市七校赛课第一次上《窦娥冤》开始,到2008年11月在重庆市参加全国首届“语文教坛新星杯”课堂教学大赛,先后不少于10次上《窦娥冤》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12.
去年10月,深圳市举行了一次初中语新课程优质课大赛,参赛中有四人执教的是同一首诗《你是我的同类》。由于“兴之所至”,市教研员程少堂先生也当场给与会上了一堂示范课,课题仍是《你是我的同类》。这堂课赢得了不少人的喝彩。被誉为“大开眼界”“大获成功”的一堂课,程先生本人也把这节课视为自己的“经典课”之一。但看完课堂实录,笔却实在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13.
第四届“新作文杯”全国初中生放胆作文大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一个13岁的天津女孩凭着那篇令人感动的文章——《我家门前那条路》获得了此次大赛的一等奖,这个女孩就是可爱的张牧笛。小牧笛还给我们寄过来好多自己写的诗,一篇一篇都是自己真实的心路历程。我被她的纯真和善良感动了,也在她的文字所散发出来的幸福味道中陶醉了。在有诗歌的幸福日子里,有张牧笛微笑着与你相伴……  相似文献   

14.
【邹慕晨简介】  邹慕晨 ,女 ,1985年出生 ,祖籍湖北黄石 ,岁余随父母迁居武汉。 1997年 (12岁 )第一次投稿 ,习作《羞涩的男孩》获由《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举办的“跨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 ;1999年至 2 0 0 1年获“楚才杯”国际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三等奖 ,获湖北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习作十余篇发表于省市报刊。现出版作品集《非鱼》。【选文】 空房间听说苏州的老屋要卖掉 ,我趁着“十·一”长假回老家一趟 ,去和那陪伴了我十六年的老屋道个别。现在 ,我已经站在老屋的门口 ,我抬头看了看它 ,感觉自己仿佛变成…  相似文献   

15.
一、鼓励修改的积极性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不是写好的,而是改好的.每逢教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教师总不忘举文中那首七律诗词语改动的例子.诗里有这样两句:“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1932年7月11日鲁迅日记上写的是“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而1933年作者写《为了忘记的记念》一文引用这首诗时,把“眼看”改为“忍看”.“刀边”改为“刀丛”.两字之差,表现出鲁迅先生对革命青年被虐杀的无限痛惜,对嗜血成性的刽子  相似文献   

16.
《诗品平议》是陈衍专论钟嵘《诗品》的作。陈衍对于《诗品》以批驳为主,眼光挑剔。究其原因,陈衍是在以“学人之诗”思想衡评“诗人之诗”之论。《诗品平议》是陈衍“学人之诗”诗学思想的一次评论实践,浸染了清末学术风气,也体现了陈衍自己的诗学追求。  相似文献   

17.
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胜利结束了。全国有20多万学生参加,有近1/20的参赛学生获得了各类奖项。这一数量,已说明了大赛的影响与成绩。如果再看一看那些获奖的作文,那么,大赛的影响与成绩,将在人们的心间留下更加难忘的印象。在这里,我想讲一件我经历的与这次大赛有关的事:一天,我在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喂,你是方老师吗?我是……”从电话里,我知道打电话给我的是一位学生家长,她给自己读初中的孩子订有(语文报》,从《语文报》“方老师信箱”知道了我的地址。她还说,有一次,在南京路,秦文君等作家以及…  相似文献   

18.
<正>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市奉贤区华亭学校的杨东川,很高兴能在这里亮相!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多,如阅读、写作、踢足球、画画、听音乐等。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写作。四年来,我得到了许多杂志的编辑老师的认可,在《小猕猴学习画刊》《中国少年儿童》《小溪流》《少年文艺》等杂志发表作品。我几次获得杂志铺“未来作家杯”优秀作品奖,还获得第八、九届“超新星快乐作文大赛”二等奖,第十二届“韬奋杯”全国作文大赛上海市三等奖等。  相似文献   

19.
肠甲拟小“陌钊片宙N胡“~“心一、~~~~~一神神神神认聋 一、峨空 ·1.《炉中煤》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它的副标题是_. 2.《发现》一诗以痛苦的“发现”起始。以惊讶的“_”作结. 3.《白毛女》由—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 4.《日出》在结构上采用的是_描写手法. 5.《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_. 6.,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徐志卒写《_》一诗中开头两句. 7.《乌笼船》是一篇—形式的散文. 8.《春末闲谈》的作者是 9.《里星》以不可胜数的“星星”来比喻_. 10.(死水》强烈感望.表达了诗人希望丑恶事物的 二、单项选择 1.《…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将自己的诗歌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大类,并且对这四大类诗的内容作了简括地叙述。他自己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两种诗,一种是讽谕诗,一种即是闲适诗。前者是“所适所感,关于美刺比兴者”,表现了他“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之道,所以得到了他的重视;后者是“知足保和,吟翫情性者”,表现了他“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之道,故而他亦很重视。至于感伤诗,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於咏叹者”,作者在《书》中并未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而杂律诗,“或诱於一时一物,发放一笑一吟,率然成章者”,“非平生所尚”,他说,“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者,略之可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