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题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起步晚,进展慢,道路艰难曲折。据此回答1~5题。1.在下列人物中,最早主张开设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是A.洪仁B.郑观应C.严复D.康有为2.“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段引文里的“变官制”的意思是要求A.改变清政府的官僚体制B.变动清朝的政府官员C.实行君主立宪制度D.改变光绪帝的无权地位3.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重要一步是A.光绪帝主持的“百日维新”B.清政府实行的“预备立宪”…  相似文献   

3.
1397年发生的“南北榜”之争。其实并不是一场科举舞弊和反舞弊事件,而是一场统治者利用科举来扩大统治基础、笼络士人的政治事件。洪武三十年三月五日。是会试发榜日。这一日,皇榜刚一悬出,群情立即哗然。榜上共录取五十二名贡士,从第一名的宋珠到最后一名刘子信,无一不是江南的考生,北方举子统统落选。三月殿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之后,古老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又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和发展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极大地摇撼着封建政权岌岌可危的腐朽统治。在文化战线上,“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表现为“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的斗争,西学与中学之争。”①中国的近代教育事业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云南的近代教育事业也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它经历了一个萌发、兴起和发展的过  相似文献   

5.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正式下诏,宣布废止科举,兴办学堂。一纸诏书,宣告了已实行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从此永远退出中国历史舞台。严复曾说:废科举是中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其重要性“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认为:1905年废科举使这一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其划时代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辛亥革命,其意义大致相当于1861沙俄废奴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不久的废藩。确实,废科举是一个极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不仅仅是一场教育革命,而且是一场政治变革,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高潮。这个高潮,有力地冲击着资产阶级和封建残余还保存的一切腐朽的思想阵地和文化阵地。广大工农兵群众、革命干部和革命的知识分子,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向资产阶级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展开了猛烈的反击。这是一场严重的、尖锐的、复杂的政治斗争,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争,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争,革命同反革命之争,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修正主义之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搏斗。这个斗争绝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将来面貌的头等大事,也是关系到世界革命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7.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是白先勇的小说集《台北人》中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用诙谐的口吻讲述了金大班二十年舞女生涯的最后一夜,展示了金大班的喜剧性格以及她内心的沧桑,揭示出文章的主题——今昔之变、灵肉之争。由人物的今昔之变,引发出人物内在人格的灵肉之争。这不仅体现在金大班身上,也体现在《台北人》中大多数主角身上。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举选拔文官的两千年历史,是一个信度、公平性和效度之间互相争斗的历史.在这一斗争中,信度和公平性渐渐占到上风.选拔的方法、过程、结果越来越可靠,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公平,可是选拔结果也越来越与选贤拔能的初衷脱节,最终效度变得非常低.  相似文献   

9.
1943年,蒋介石国民党借共产国际解散之机,在思想政治战线上发动了一场对中国共产党的大规模进攻,挑起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又一场激烈斗争。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这是一场捍卫马克思主义旗帜、争取中国战后光明前途的斗争。在斗争中,我们党针锋相对地驳斥和批判了国民党顽固派散布的种种谬论。这场斗争在国共两党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鸿章本是科举之路的成功者,却在接触西学后批判科举弊窦,主张以经世致用为标准培养和选拔人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具有"抡才大典"之称的科举制度。他还极力奏请清政府设立算学一科,推动了晚清的科举变革,为之后的科举变废奠定基础。可以说,李鸿章不仅是科举时弊的批判者,也是科举制度的冲击者,还是科举之变的推动者,更是清季科举变革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礼仪之争是天主教传教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牵涉到了罗马教皇和中国皇帝,给17和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围绕这场争论,天主教各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遣使会士德理格从反对中国礼仪到赞同中国礼仪的转变表明中国礼仪之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文化冲突,也说明中西文化只有经过碰撞冲突才能达到认同。  相似文献   

12.
唐宋是中国赋学批评史上的中衰期,其理论成就上不及汉魏六朝,下不及元明清,然唐宋两代科举试赋(律体赋)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赋论特色:一是赋的本体论,即赋如何写的问题,亦是璺学古律之辩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赋与科举的牵连,围绕着科举试赋,文学派与经义派展开了不断的论争,并备才学之辩发展到朋党之争,赋与政治的关联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3.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官制。中国古代官吏产生的途径很多,但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世袭、荐举与科举三制。王船山在《读通鉴论》一书中,批判世袭制,有比较、有分析地评论荐举制与科举制的利弊得失。其中一些中肯意见,对我们今天的干部选拨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荐举制优于世袭制荐举自三代育之,夏商周皆有乡举里选之法,但不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世袭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文化急剧变化,表层上形成了两种矛盾,一是"中西之争",二是"古今之争",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这两种关系的视野来讨论中国近代文化问题。不过,最近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在"中西之争"中提出了"文化之别"与"制度之别"的不同选择论点,指认近代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制度之别"的选择问题,这是很有见地的。但是,现实上,"制度之别"的选择并不是撇开了"文化之别"单纯地发生的。实际上,"制度之别"的选择蕴含于"文化之别"的选择之中并形成了"西化"与"近代化"的关系,它是近代中国文化矛盾的核心。但人们因局限于"中西之争",从而辨不出"西化"与"近代化"的关系及其与"中西之争"、"古今之争"的区别,进而也辨不清"西化"与"近代化"的这一关系作为问题的存在,并在实际的论述上往往把"近代化"归结于"西化"去理解,出现理论盲点。诚然,近代文化发展存在着"中西之争"、"古今之争"的不同层面,但二者综合而形成的矛盾是"西化"与"近代化"的关系问题。而基于这一视野对近代文化问题进行科学认识,不是把"现代化"归结于"西化"去理解,只能是相反,这样才能正确辨清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问题和实质。  相似文献   

15.
一自《诗经》以降,有着两千多年传统的中国诗歌,到了20世纪初年,完全变了一个样子。不但外在体形、体态变了,而且内部的质素和整体的格调也发生了变化,变得人们几乎认不出它的面目来了。中国自有诗以来,代有新变,未有如这一次这般剧烈者:这便是本世纪初那一场轰轰烈烈的诗歌革命所引起的诗体的解放的结果。说起这一场诗歌革命,人们自然忘不了在上个世纪末发生的另一场诗歌革命。那一场诗歌革命是由维新党人发动的,结果自然也给中国诗歌带来了许多变  相似文献   

16.
只是到了近代,在“欧负美丽”冲击下,中国文化才透出一丝新气息。而与这种景象格格不入的,是当时教育腐败造成的官僚阶层“无才相”、“无才吏”、“无才将”,学校中“无才上”。“军兴以来,论者多患科举之弊,请筹变通之法”。整治科举教育,已开始汇入社会改革大潮。清流派正是“患科举之弊”、“筹变通宵之法”“论者”群当中的一员,他们的教育思想,显现出抨击科举、萌发改革的特证。  相似文献   

17.
陈兴德 《中国考试》2006,(3):33-37,49
在中国科举史上,围绕是否保留科举制度至少有过六次大规模的理论论争,其间科举制还曾经数次中断,但总是旋罢旋复,无怪清季有人断言,“终古必无废科目之虞”!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内部统治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面临崩溃边缘,科举制度日益成为批评的中心。其结果导致了1905年光绪皇帝作出废止科举这一“可惊可骇”之举。重新检视科举在近代的遭遇,不能不说当年的“改科举”(主要是取消八股)与其后的“废科举”在观点上有重大区别。废科举后,包括严复、梁启超在内不少学者都对废除科举的做法表达过不同的意见,但这些意见往往为人们所忽略,清末以来种种对于科举制的以  相似文献   

18.
书院既是学术组织,更是教学机构.王守仁将书院定位于"匡翼夫学校之不逮",湛若水主张圣学、举业合一,在书院大谈科举之学.影响所及,人谓"书院者,宅名胜,居来学,以广国家兴道育才之意,官政之最善者也"[1];"学校治化之原,而书院学校之辅也蚪"[2];视"书院为谈经课士之地,与庠序相济为功"[3].甚至有人说:"夫学,士之田也,有庠序以职之,有科举以劝之,而又为书院以课督之,与催耕促织何异?"[4]凡此种种,说明将书院视为谈经课士、准备科举的教学机关,已是明代的一种普遍共识.当讲会盛行之世,书院除了"升堂会讲",根据分定课程进行"讲解"、学习之外,还组织诸如文会、诗会、酒会、茶会、面会、舫会、遥会、会课、课艺、考课、作文、经史会、史学会、理学会、古文词会、昭代典故会等等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会事.一般而言,这些教学型讲会皆和科举关系密切,历来为人们所鄙视.但细探究竟,我们发现,即便是科举之会,也有多种文化取向,值得引起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是中国科举史研究的重要一年,因为这一年是科举废止一百周年纪念。据考证,科举制创设于公元605年,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存在了1300年。当下要评论的两本书的问世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们代表了最近人们对科举文化的重新审视,甚至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反思(每一本书都用英汉两种语言出版)。厦门大学的刘海峰被誉为中国科举学的绝对权威,是国内研究科举学的第一人,而且科举学作为一门学科领域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下面就其代表作一科举学导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编辑手记     
从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至今--2005年,中国废止科举制度已有100年。但是,在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具体制度中,科举实行之早、历时之久和影响之大是独一无二的。科举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它打破社会分层,使寒门子弟有了向上流动的可能,这种自致性分层比西方先赋性分层有积极的意义。科举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的影响是广泛深远的,也就产生了研究科举的"科举学"。"科举学"以整体的观点,以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视角、新的高度对科举进行科学的研究,熔古、今、中、外,文、史、政、教等各方面的科举研究于一冶,是一门融会古今、贯通中外的学问。"科举学"必将成为一门专学,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