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师生生情,心理相融情感教学心理学专家卢家楣教授指出:"情感是联系老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的动力。师生的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会激发课堂情感。"在互动的课堂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会影响学生情感变化。亲切的语言和鼓励关怀的话语萦绕在学生耳边,学生始终感受到的是教师无私的爱。教师的学识与修养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个  相似文献   

2.
书以热爱世界的胸怀来启迪智慧,书以宁静致远的情感来陶冶心灵。读书,会使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会使缺钙的思想变得坚强。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为人师表的,不光要在学识修养上使人敬佩,在着装上也不能含糊。教师站在讲台上,要面对几十双目光,着装不当会大大影响讲课效果,甚至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引导体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协调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去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去撞击他们的心灵,从而给他们铺垫一个情感基调,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1.语言描述,引导体验。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因此,教师要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去叩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高丽 《教育艺术》2007,(12):5-6
古人云:"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人的起码品德,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他人以帮助,助人为乐."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6.
[活动背景]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而现在的中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有时会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有必要设计一节以《感恩》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让感恩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乔妙川 《陕西教育》2010,(7):121-121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传统的尊师重教。虽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敬畏和服从但征服学生心灵的还是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即道德、情操、修养、学识、才能和与学生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乌中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一个教师,只有有了人格魅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语文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语丈素养、涵育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新时期语文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情感;深厚的文学修养;渊博的学识;悲悯意识;爱生如子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让心灵变得丰富和深刻。在更多的人穷得只剩下贪婪的今天,让心灵变得丰富和深刻是一个近乎奢侈的话题。我始终认为,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文化底蕴。所谓文化底蕴,就是对于人类精神成就的分享的广度和深度,就是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因为,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不  相似文献   

10.
谢继合 《教师》2013,(33):17-17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教师和学生会因年龄、学识、修养而产生对事物认识的程度不同,我们和学生每每会发生情感上的冲突。如何处理这样或那样的冲突,是每个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曾经责难过那些对学生动辄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为,我们也曾经对同行在一个学生脸上刻“偷”字的愚蠢举动愤怒过,  相似文献   

11.
心正则笔正,人正则笔正,书如其人。书法是一个人心灵的自然流露,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通过书法又表现了个人的修养,学识,才情和性格。  相似文献   

12.
口语表达内容及能力可以展示一个人的学识修养、道德情感及人格心理状态。流畅自然、严谨优美的口语表达往往会体现出一个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水平。在中学注重培育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几米的天空     
用目光穿透书籍的厚度,用心灵感触文字的内核,你会发现自己所把握的,正是这本书要传达给你的东西。或许各自的体验不同,但书籍带给人的启迪是无穷的。正如漫画之于林祥能,《边城》之于袁源……  相似文献   

14.
<正>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课堂上学与教的一切活动都是教师运用自己的学识、情感、智慧的心灵火种与学生心灵碰撞,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之火,  相似文献   

15.
老师的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面部会“说话”的器官;目光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无声语言,能传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微妙的情感。教师的眼睛更应具有特殊的功能。恰当地利用目光来帮助教学,常常会收到出神人化的效果。下面,笔者就目光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肖川 《上海教育》2007,(7B):56-56
在更多的人穷得只剩下贪欲的今天,让心灵变得丰富和深刻是一个近乎奢侈的话题。我始终认为,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文化底蕴。所谓文化底蕴,就是对于人类的精神成就分享的广度和深度,就是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学校教育 ,不少教师过分地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常常忽视学生情感的关注和品质的养成。尽管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 ,掌握了较为熟练的技能 ,但是他们的情感世界却是那样的苍白 ,心理素质是那样的脆弱。这是有悖于素质教育旨趣的。成功教育应该使我们的学生秉有渊博的学识、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修养 ;应该使受教育者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全面发展以及和谐生成 ;应该让学生懂得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使他们不仅懂得如何做事 ,更懂得怎样做人。只有当我们高扬人文的旌旗 ,当我们的一切努力…  相似文献   

18.
美是一种心灵的情操,它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更加健康,心地更加纯洁,情感和信念更加端正。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也应注意将美学教育规律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去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教师 ,除了重视语言修养之外 ,还应该重视非语言行为 (表情、目光、仪态等 )对学生的影响 ,而这些又往往是大多数教师容易忽视的。因此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除具有业务精神、学识广、语言美之外 ,也要注重用非语言进行教学 ,它可以补充、加强语言的作用 ,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目光的透视和转换教师在学生面前应经常保持亲切、和蔼、信任和期待的目光。这样的目光 ,能使正在上进的学生看到希望 ,增添力量 ;会使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得到温暖 ,增强改正错误的信心。教师对待后进生、犯错误的学生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 ,批评时目光严…  相似文献   

20.
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能够传达人的喜怒哀乐,表现人的情感倾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眼神,能够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作用。 一、运用眼神再现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在声情并茂的讲读中,双眼充满了悲哀压抑之情,教学《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则目光里喷射着愤怒的火焰。……在这里,目光所表达的感情是对课文中内含情感的生动再现和有效强化,对学生具有极强烈的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