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天,长臂猴佳佳和一群猴子摘了许多桃子。猴子们都要吃桃子,长臂猴佳佳说:“慢点儿,解一道有趣的题目再吃桃子。”“什么有趣的题目?”猴子们说。“你们看吧!”  相似文献   

2.
选猴王     
猴王老了,决定在猴群中选—个新猴王。 选猴王那天,老猴王郑重宣布:“大家看到这条河流了吗?今天谁能不用船率先渡过河,我就把王位传给谁。” 老猴王的话音刚落,就有十多只猴子“扑通、扑通”地跳下水。可是水流太急了,还没有到河中心,十几只猴子就被激流卷走了。  相似文献   

3.
猴王的难题     
一天,猴王为了犒赏众猴,决定将1600颗花生分给100只猴子,为了显示等级的不同,猴王要求负责分花生的猴子在分的过程中不能有四只猴子分得一样多.可是,一会儿负责分花生的猴子来说:大王,我无论怎么分都会有四只猴子分得的花生一样多.猴王大笑,说:我就知道你完成不了这个任务.众猴面面相觑,心想他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4.
狐狸与群猴     
猴子捞月,一无所获。这事儿让狐狸知道了,不禁计上心来:“真是一群蠢猴子,凭我聪明的狐狸,为什么不在这些蠢猴子身上赚些钱呢?”于是,狐狸找到这群猴子,故作神秘地对猴子们说:“你们知道为什么没能将水中的月亮捞上来吗?”群猴都茫然地摇摇头。狐狸哈哈一笑:“因为你们还缺少一门创造奇迹的技术。”“是什么技术?”群猴都迫不及待地问道。“游泳!”狐狸装作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们掌握了游泳技术,凭你们这群团结一心的猴子,还愁捞不上来月亮吗?”看着这群猴子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狐狸心中暗喜,抛出了诱饵:“只要你们想…  相似文献   

5.
●猴子进了玉米地,右手掰下一个,夹在左腋下,又发现了个更好的,于是左手再掰一个夹在右腋下,如此往复,猴子忙了半天,仍然没有停下的迹象。这时在一旁放哨的同伴急了:“行了行了,找到好的了吗?”掰玉米的猴子回过头来,认真地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群猴子首尾相连,探着身子在河里捞月亮,一而再,再而三,始终不能成功。一个不懂事的小猴急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捞到月亮啊?”“你没看见吗?”猴王正色道:“我们一直在努力。”●狐狸老远就看到了满架熟透的葡萄,它远远地便开始助跑、起跳。一次,两次,三次……最终只能悻悻地放弃。站在高…  相似文献   

6.
一、乐学点1.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和附近的猴子看到井里的月亮都叫喊:“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2.从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起,到老猴子喘着气说:“……不用捞了,月亮好好地挂在天上呢”止,写猴子们捞月亮的滑稽像的段落及所配的插图!”  相似文献   

7.
每当一轮银盘似的明月挂在天空时,甲猴乙猴不禁浮想联翩,他们都渴望得到像月亮那样的一面圆镜。甲猴想:“月亮虽然不可能得到,但我可以找一块光滑的圆石,经过仔细认真的研磨,也许可以做成一面圆镜。”乙猴想:“虽然月亮离我们很遥远,但水中的那轮圆月我不也可以捞出代替月亮吗?”他们很快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甲猴找到一块圆石,天天研磨;每到晚上,乙猴便去河边捞月。老猴子鼓励甲猴说:“孩子,你真聪明。好好干,你的美好理想也许能实现!”老猴子对乙猴失望地说:“孩子,你太幼稚了。你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是永远实现不了的…  相似文献   

8.
猴子凿井     
猴山干旱,水比油贵。猴王一怒之下,命令全体猴子都去凿井。半个月过去了,猴王接到的都是没有发现泉水的报告。来到凿井工地,猴王看见工地上人山人海,凿的水井无数,几乎每个猴子都凿了一口井,但没有一口井发现泉水。路过猴山的老山羊感到奇怪,走到猴王身边问:“大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明知故问,你不知道我们猴山闹旱荒吗?我们是在凿井啊!”猴王抢白了老山羊一句。“有这样的凿井方法吗?”猴王听出老山羊话中有话,改变了语调问老山羊:“山羊先生,你有何高见,不吝赐教。”“与其花这么多时间、人力和精力去凿这么多的…  相似文献   

9.
从前有一座美丽的芒果园,园中结满成熟的果实。一群猴子从树上经过,看见芒果,就进入果园。它们摘下芒果,咬过几口便不耐烦地丢下,又去摘下一个。突然一只猴子尖叫起来,原来它被一块大石子打中了。猴子们发现园丁们正向它们扔石头。它们慌忙逃进附近的森林中,等园丁们离开,又立刻返回。但是它们刚刚开始吃芒果,石头便再次雨点般向它们打来。猴子们只得逃走。这样的情景一次又一次地再现,最后大多数猴子都受了伤。于是猴王召集众猴开会。“我受够了!”它说,“我们来自神猴哈努曼的高贵血统,竟然为了几个果子被打成这样,实在不成体统。你们有什…  相似文献   

10.
花果山上一群猴子决定推选新猴王。待选的63只猴子排成一列,排在奇数位上的猴子首先落选,余猴不准走动,再从头起剔除奇数位上的猴子。重复上述方法,直至剩下最后一只猴子。一只名叫“精灵脑”的猴子荣膺“猴王”。众猴不服,重新推选,包括“精灵脑”在内的100只猴子排成一列,仍采用原先选法,结果还是该猴当选。大为惊讶的猴群们干脆一起排成一列,第三次仍采用原先选法,若干轮筛选过后,那只聪明的猴子依然当选。  相似文献   

11.
猴子种果树     
森林王国里的小猴子,听别人说吃水果不但补养身体,还可以治病美容,于是,猴子就种起了杏树。猴子刚种了没几天,乌鸦就飞过来问他:“猴兄弟,你种的是什么?“猴子说:“还用问吗,是杏树。”乌鸦连忙说:“猴兄啊猴兄,你难道没有听过‘杏四桃三’这句农谚吗?桃子只用种三年就可以结果,杏可得种四年呢!”猴子心里想着,是啊,四年太长了。于是,他二话没说,就把杏树给拔了,种上了桃树。一天,猴子正在给他刚种的桃树浇水,麻雀突然飞到墙头,对猴子说:“猴兄,你种的可是桃树?”猴子疑惑地问:“对呀,怎么了?”麻雀回答道:“猴兄啊,你难道没有听说过‘桃三…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使他们增长智慧。例如,在进行一年级“加减法口述应用题”的教学时,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出示如下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学生:“图上画的是猴子。”老师:“这些猴子都呆在什么地方?”学生:“有的猴子在树上,有的猴子在地上。”老师:“树上有几只猴子?地上有几只猴子?”学生:“树上有4只猴子。地上有3只猴子。”老师:“你们比较一下,这些猴子都一样吗?”学生:“有大猴  相似文献   

13.
猴王分桃     
一天傍晚,猴王召集五位猴将商讨分“长寿桃”的办法,猴将们希望自己手下的猴子吃上“长寿桃”,都想多分几个。猴王说:“将桃子平均分成5份,你们每人各取一份。”可是怎么也分不成。于是大家只得先去睡觉。夜里一位猴将偷偷起来,把一个桃子吃了,剩下的桃子,正好平均分成5份,他把自已的一份藏起来,又睡觉去了。第二位猴将爬起来也吃了一个桃子,剩下的桃子也正好平均分成5份,他把自己那一份收起来。第三、第四、第五位猴子将都是这样做了。最后剩下1020个桃子。那么原来一共有多少桃子呢?筌《猴王分桃》答案:1020÷(…  相似文献   

14.
谁是新猴王     
老猴王生病去世了,谁来当新猴王呢? 在所有的猴子中,最有希望继承王位的就是“短尾巴”和“亮眼睛”了。“短尾巴”说:“咱们打一架吧,胜者为王。”可“亮眼睛”却认为还是由大家选举最公平。一共有80只猴子,每只猴子都要投一票。于是每只  相似文献   

15.
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 花果山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树下坐着一群小猴子,它们在等猴王来分桃子,猴王准时来到。猴王对小猴子们说:“给你们6  相似文献   

16.
一只小猴晚上到井边玩,发现了井里的月影,就大叫起来:“月亮掉到井里去了!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喊声惊动了众猴,都赶到井边来帮助捞月亮,它们一个接着一个挂下井去,6个猴子相接吧,离水面还差30厘米;7个猴子相接吧,又超过了30厘米,连小猴的头都要闷入水中,哪里还好捞月亮呢?老猴说,“这井从口到水面到底有多深呢?我伸出手高96厘米,其余的猴子依次矮6厘米,谁能算出结果来?”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教师板书“心愿”,引导学生理解“心愿”,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心愿。2.你们想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吗?3.补充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把“亮”字写漂亮的。谁来当小老师,告诉大家要把“亮”字写漂亮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书写练习:在书上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两个。“亮”字原本读四声,但在“月亮”这个词中读轻声。读词:“月亮”。4.齐读课题。读完这个课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月亮的心愿实现了吗?月亮为什么有这种心愿?)(设计意图:从…  相似文献   

18.
太阳公公在天上漫游了一天,要回去睡觉了,他把月亮留下来。当月亮游戏到树林顶上时,听见了林子里猴子们的对话。猴公公对小猴们说:“孩子们,说说看,你看见树林里的朋友们,是怎么走路的。”猴大哥说:“我说天上的鸟,是在天上走的。”猴二哥说:“我说河里的鱼,是在水里走的。”猴三哥说:“我说小鸭子,是  相似文献   

19.
猴子算井深     
一只猴子晚上到井边玩,发现了井里的月亮影子,大叫着:“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喊声惊动了众猴子,都赶来帮助捞月亮。它们头尾相连,一个接一个挂下井去。6只猴子相接,离水面还差30厘米;7只猴子相接,又超过水面30厘米,也没捞起月亮。老猴说:“没捞到月亮,我们算出井深也不枉此行。这井从井口到水面到底有多深呢?我的身长96厘米,其余的猴子依次短6厘米。虽说月亮没捞到,我们也可以算出井深。”赤猴抢着说:“这好算。老猴96厘米,二猴(96-6)厘米,三猴就是(96-6×2)厘米……六猴就是(96-6×5)厘米…  相似文献   

20.
先秦庄子笔下的猴子是愚笨的。《庄子·齐物论》有“朝三暮四”的故事,说的是狙公给众猴芋,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众狙皆怒”;改为早上给四个芋,晚上给三个,“众狙皆悦”。——猴子们的愚,就愚在只孤立地看数字,而不懂作事实的比较。到了明代,猴子也和人一起进步,变得聪明了起来,刘基的《郁离子·瞽聩》说,狙公用暴力迫众猴交物,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向众猴提了三个问题:(1)山上的果树是不是狙公栽的?(2)没有狙公就不能采果子吗?(3)我们为什么要为他服务?得了它的启发,众猴终于起来造反,“狙公卒馁而死”。——这只聪明的小猴之所以聪明,就是困为它懂得用比较法启发众猴:有狙公存在与没有狙公存在,有何两样?受了它的启发,众猴觉悟了,于是就打破牢笼,夺回劳动果实,相携入林去过自由的生活了。人是万物之灵,其智力当然是猴子所不能比及的。人的思维之灵,就在于他们不孤立地看问题,而是在事物的联系中,在事物对立面的比较综合中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内在的规律。比较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科学,是符合唯物辩证的观点的。希望上海市的这一教学改革信息,能廓开全国同仁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