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闽西地区交叉着闽南话次方言的龙岩话与客家话两大方言系统,在全国方言复杂程度仅次于海南岛,推广普通话任务特别艰巨。本从闽西方方的形成、特点及其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探索了闽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2.
客家话主要通行于福建、江西、广东、四川等地。客家祖地在闽西,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地描述了客家话在福建的使用流播地域及方音特点。  相似文献   

3.
客家话主要通行于福建、江西、广东、四川等地。客家祖地在闽西,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地描述了客家话在福建的使用流播地域及方音特点。  相似文献   

4.
闽西地区交叉着闽南话次方言的龙岩话与客家话两大方言系统,在全国方言复杂程度仅次于海南岛,推广普通话任务特别艰巨。本文从闽西方言的形成、特点及其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探索了闽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5.
闽南客家话主要分布在漳州西南部南靖、平和、云霄、诏安四个县的15个乡镇。学界对闽南客家话的归属存有争议。对闽南客家话语言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音特点方面,将闽南客家话和闽西、粤东客家话的语音特点进行比较,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闽南客家话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目前学界对闽南客家话研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方法缺乏创新。要从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闽南客家话的语言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漳属四县闽南话与客家话的双方言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龙岩市的北部和西部以及漳州市所辖的南靖、平和、云霄和诏安四县的西部,是闽南话与闽西客家话、粤东客家话的交接地带。这条狭长的交接地带北起龙岩市的万安乡、南至诏安县的太平镇,全长约250公里。处于这条交接地带上的那些村落,多数居民同时掌握交接双方的两方言,即闽南话和客家话,这些村落就是通常所说的双方言区。有关龙岩市境内闽南话与客家话交接地带的情况,张振兴先生已有专文作介绍,本文只介绍漳州市所辖四县西部地区闽南话与客家话双方言区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客家话和赣语应该划分为两个大方言区。看一种汉语方言是不是客家话,可以有三个标准:一是客家人自我意识的标准;二是词汇上的标准;三是语音的标准。主要是看古次浊声母上声字今是否读阴平,这可以用“野尾有暖软冷”六个字作为典型例字来检验。  相似文献   

8.
<正> 当今海内外客家学研究界,一般都视今广东梅州地区为客家人的聚居区与集散地,并以梅县语音为客家话的代表。这无疑是不无道理的。但笔者以为,这反映的只是近现代客家的实际,或者更确切地说,它代表的是明清以后的情况;设若追根溯源,在客家史上,客家人的最早聚居区与集散地不在粤北,也不在闽西,而是在赣南,是由赣南而闽西,而粤东北,最后稳定于赣、闽、粤边三角地区的。  相似文献   

9.
桂东南是汉壮杂居的地区,除了少数民族语言壮语以外,汉语方言也十分复杂,有粤语、客家话、平话。其中说客家话的客家人散居在桂东南各个县市,以陆川、博白、贵港、北流居多。客家话中较多地保留了中古音,声调的数量也多于普通话。如,客家话中送气音很丰富,古浊塞音和古浊塞擦音不论平仄,一律变送气清音,象“并”(bínɡ)变成[p'in];客家话中没有普通话的舌尖后声母zh\ch\sh\;客家话韵母缺少撮口呼,普通话中的撮口呼韵母在客家话中都变成了齐齿呼;客家话有三套鼻音韵尾,除了普通话的一n\-nɡ以外,还包括-m;客家话还有塞音韵尾-p\-t\-k;客家话…  相似文献   

10.
客家话(本文以梅县话为代表)有很丰富的单音词。同普通话合成词比较,可以发现客家话单音词同普通话合成词有密切关系:客家话的单音节词有不少是普通话联合式合成词、偏正式合成词、补充式合成词和附加式合成词的紧缩形式。客家话的单音节词与普通话的述宾式合成词、主谓式合成词却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普通话的述宾式合成词和主谓式合成词不可能紧缩成客家话的单音词;普通话里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而成的、表示人的称谓的重叠式合成词,在客家话里则不重叠,即用一个词根的单音形式再加一个虚化的前缀,但不能以单音的形式出现。(一)客家话里的许多单音词是普通话里联合式合成词的紧缩形式(括号内的词是普通话词,下同)。如:厌(厌倦、厌烦)、眼(眼睛)、赔(赔偿)、咳(咳嗽)忍(忍耐)、暖(暖  相似文献   

11.
中山客家话代词系统有自己的规律。与其他客家话和粤语比较,中山客家话的代词有突出特点:人称代词“格”的现象十分明显,复数表示法有异于其他各地客家话,其他的代词亦自成一系。  相似文献   

12.
在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前往闽西作旅游资源凋查。工作中,两处奇特的方言岛文化现象引起我们浓厚兴趣,遂留心访谈记录并收集资料。返校后参阅《中山镇民间文学集成》(单行本内刊)和《适中文史通讯》(油印共九期),成文献给读者。 一、武平县中山镇的军家话方言岛 中山镇地处武平西南,现有人口1.8万中约40%(0.7万)讲军家话,其余人口及周围广大地区都讲客家话。镇内双语并行。 汉语方言学家一般认为,客家话是南方六大方言中最接近北方话的一系。但比较起来,军家话比客家话更近北方话。笔者少年时长于安庆,青年时负笈南京,听起军家话来感觉十分亲切。实际上,军家人的祖籍地就在苏、皖、赣一带。  相似文献   

13.
扶绥县属于广西南宁地区的一个县份,地处广西首府南宁市的西部,周边有南宁市西郊、邕宁县、上思县、宁明县、崇左县、隆安县等。全县面积2875平方公里,境内人口36万多人,主要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等,壮族人口占82%,汉族人口占17%。相当多的乡镇杂居着一些客家人。这些客家人一般都是从广西钦州地区迁徙而来的,所操的客家话相当统一。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扶绥县境内的客家话保持统一,而且与周边县份的客家话也能保持一致。据了解,周边县份的客家人也大多从钦州地区迁徙而来的。扶绥县客家话与广东梅县客家话相比,在语音方…  相似文献   

14.
英东客家话的主要语音特点:古全浊声母不论平仄,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多数都读成送气清音;有[v]声母;古鼻音韵尾-m、-n、-η和塞音韵尾-p、-t、-k对应整剂地保留了下来;有[y]韵母等。英东客家话保留了不少古语词,有些词语在读音形式及语义表述上与其他地区的客家话有所不同,有些词语与粤语音近义同。其语法上亦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耒阳市位于湖南省的东南部。耒阳方言属客家话还是赣语,向来存在分歧。文章先选取“脑”、“背”、“脚”、“湄”、“公”、“婆”、“牯”、“牯佬”等有代表性的耒阳方言口语常用字进行分析,再用100个方言特征词与客家话、赣语进行比较,从未阳方言的词汇特点的角度论证耒阳方言属于客家话。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我报告、内隐联想实验和配对变语法测量客家大学生对客家文化和客家话的态度,并利用听觉线索—靶子范式考察普通话和客家话的认知加工特点。结果显示:(1)客家大学生对客家文化存在积极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2)客家与非客家大学生对客家话和普通话具有相似的语言态度;(3)双语环境下客家大学生对客家话未产生注意偏向,说明普通话和客家话认知加工特点相似。  相似文献   

17.
从比较的角度,考察两岸客家话语法特点上的共性。从比较结果看,大陆客家话的语法特点,台湾客家话几乎完全相同(只是落到具体的成员上,个别虚词或虚成分有差异),表明两岸客家话的语法上具有极强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18.
《嘉应学院学报》2016,(1):18-23
台湾客家话源自大陆客家话,两者早期的差别并不大;但由于时事的变迁,异地分布以及不同的语言接触,造成两地客家话既有许多共性的同时又有一些差异。首先是由于台湾在政治、社会、文化、语言接触等方面产生了变化,使得台湾客家话发生了一些变异;其次是大陆客家话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的语言接触也使自身发生了改变。以大陆梅县话和台湾四县话为例,从亲属称谓的比较角度来管窥两岸客家话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客家话及河源“蛇话”的调查与对比研究发现,“蛇话”是客家话的一种变体。是界于客家话与粤语之间的一种方言,其得名缘由与客家地区的生活环境和容家人心理有关。“蛇话”与单纯客家话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发音及用词上却有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一方面,两岸客家话因为有源流关系,所以词汇共性很多,这是主要的方面;另一方面,台湾客家话与大陆原乡客家话分离时间较久,两者词汇出现了差异,这是次要的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举例论述,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