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与爱同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动山摇,整个中国都在颤抖。  相似文献   

3.
4.
温涛 《老年教育》2008,(6):25-25
5月19日清晨,天安门前的国旗徐徐下半旗;下午2时28分,路上行驶的汽车主动停下,鸣笛三分钟……这一天,举国向地震死难者致以最深切的悼念。  相似文献   

5.
五月的深夜     
江音 《神州学人》2008,(6):35-35
正在为一个会议做义工的时候,传来中国四川汶川地震的消息,一时间所有的美好心情都荡然无存。看看灾区的电视画面,海一样的悲伤奔涌而出,为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  相似文献   

6.
大爱无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顷刻间撕裂了大地,摧毁了房屋,坍塌了学校,无数鲜花般的生命过早凋零。生死之间,有一种大爱感天动地,我们的教师用几乎相同的姿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着轰塌而下的楼板、砖块、庇护着身下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周诗婕 《红领巾》2008,(7):72-7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举世震惊的汶川特大地震向我们袭来…… 经历 “轰——轰——”“呀,我的水果刀怎么掉地上……不好,哈密瓜也掉地上了!”  相似文献   

8.
寂地之殇     
侯婷 《中国教师》2008,(11):15-15
<正>五月,是初夏的日子。崇山峻岭里的那片土地本该是一个拥有秀绿嫩黄、雀啭莺飞、融融生机的天堂。但是,中旬的那场一圈一圈如水波般绽开却无比锋利尖锐的震荡让那片土地失去了声音。抑或者,是那场持续不断的对耳膜的割伤让我失去了听力。  相似文献   

9.
秦晋哲 《红领巾》2008,(7):69-69
灾区的亲人们: 你们受苦了! 我们都深刻地记得那个揪心的时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一刻,我和我的同学仅仅受到了一点儿震动,  相似文献   

10.
5月12日,一个因心痛而让人永远难忘的日子。在汶川特大地震灾难降临后,全国人民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这次灾难,除了捐献外还应该做些什么?我想有很多事情等待我们去做。  相似文献   

11.
最后的奉献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相似文献   

12.
《四川教育》2008,(6):F0003-F0003
震灾带给我们的伤痛还在流血,我们的亲人、朋友还躺在医院里,坍塌的废墟瓦砾尚待清除,唐家山堰塞湖的抢险正在危机关头……但是,“有了孩子们,教育在继续,民族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13.
从来没有哪一次,我会像那天疯了一样用手机拨打同一个号码!当地震波及重庆时,我还在教室里睡觉。我们14:40上课,我很认真地做了一个中午的理综卷,我当时累了,睡得很沉。我想我是被晃醒的吧!五楼,这个高度不仅离天空又近了一步,原来离死亡也近了一步!稀里糊涂间,看到好多人往楼下走,有小情侣手拉着手,有好朋友手握着手,我一个人贴着墙壁,感受着剧烈晃动,慢慢随人海走下。  相似文献   

14.
灾区英雄的老师,您为什么能感动得亿万人民热泪长流?  相似文献   

15.
强震一刻,汶川以外,他们不是落入灾难深渊的同学,但他们在那惊魂一刻,同样有恐慌,有畏惧,有紧张,有哭泣……当平静的生活骤然被打破,你能如何面对?让我们回顾这些片段,给心灵一个预警。  相似文献   

16.
汶川祭     
《学习之友》2008,(7):36-36
岁在戊子,地震汶川;造物不仁。生灵涂炭。惊天地之变色.天府倾颓。神州震动;哀民生之多艰,家园破碎.黎民危难。呜呼!秀美之地.满目疮痍;曾经繁盛,化为废墟!千万苍生。受灾历险;数万同胞。葬身瓦砾!痛哉!断壁无情,压我妻儿;残垣何忍,堙我父母!姣姣儿啼。犹唤亡母;号号血泣。谁人应答?仰泣天公。何忍降浩劫于人间?顿足大地,怎堪噬黎民乎饕餮!挽时危,须托千钧于一发;奋神策。  相似文献   

17.
温情的力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人们记住了位于北纬31度,东经103.4度的“汶川”,这个让一切浮泛远离生命的冰冷之地。但“冰冷”不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拥有温情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奠基人生     
韦屏山 《广西教育》2008,(33):33-33
我们沉痛的记忆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我们的家园顷刻间变成废墟。就在那短暂的瞬间,在生命中一个看似平凡的时刻,来不及落泪,来不及张皇,甚至来不及明白什么,在地动山摇中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普通教师,却在这一瞬间作出了生死抉择。  相似文献   

19.
建国后,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制度。该制度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抗震救灾的救助机制和经验可以归纳为:地震灾情信息的及时发布、抗震救灾人员的有效组织、抗震救灾资金的专项管理、抗震救灾物资的迅速调集等。基于此,政府部门尚可从规制建设、信息发布、资金监管、救助培训、物资储备等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我国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的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20.
《四川教育》2008,(6):F0002-F0002
眼前,这灰色的废墟就是我们的学校吗?记忆中,我们的学校是那样美丽,顷刻间,无情的震灾把这美好全撕碎了……记住这场灾难吧,记住灾难带给我们的伤痛与教训,向着光明的未来,在灾难中重生,在灾难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