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李玉杰  邵智 《考试周刊》2013,(27):15-16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在中国文坛有"乡土文学之父"的美誉。他的乡土小说带着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他是湘西地域文化的抒写者。文章论述了湘西地域文化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浅谈沈从文的创作思想李淑兰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作家。他在文坛上一出现,便以他独具一格的风格特色,以及对中国(特别是湘西)风土人情的出色描写,引起了文坛的注意,“给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气息,使那些浑浊、枯涩、毫无生气的都市生活里挣扎的人们耳...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笔下众多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两类;自然女性和都市女性.本文主要从自然女性的自然化特征及其不同创作时期的都市女性形象的特征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无论散文,还是小说),抖开了一幅长大的山川生物的连轴画卷——常德河面上形态各异的大小船只,沅州的美兰、香草,箱子岩高崖木棺,鸭窝围的吊脚奇观,沅陵的轻烟细雨,奇洞、险滩、乱石、吼虎……,作者画出湘西山光水色的神韵,满眼里是诗。地面上,满山的药材,源源不断的桐油、药材、干果;地下的矿藏。在这里,与山川秀丽对应的是湘西人的自然天成的美丽人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的沈从文文学批评研究,在批评风格、批评观、总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在批评文体、尤其是比较研究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本文对此进行了条分缕析的归纳、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的创作动机对他的创作风格起着支配作用。他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表现在展示人性的原初美和理性美两方面。  相似文献   

7.
刘进军 《甘肃教育》2011,(18):71-71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沈从文无疑是一个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作家。他出生行伍家庭,长于湘西边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反映了湘西人民的不幸和阶级压迫的深重,然而这些描写与揭露又大都是熔铸在民俗描写之中的。他的这些小说。没有浓烈的“火药味”,没有刀光剑影,没有使人惊心动魄的情节,  相似文献   

8.
1927年离开北京之前,通过孜孜不倦的文体尝试,沈从文在当时的文坛上,已拥有了一席之地。对于他这一阶段的作品,文学史的评价一直不高,人们通常认为它们只是摸索阶段的习作,成熟稳定的风格尚未形成。虽然也有学者指出沈从文早期的实验性特征,如各种文体的混杂运用,说话人口吻的介入,拟想的戏剧性对话等,但从总体上说,他这一阶段的作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对中国山水画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他的文学对风景的描绘体现了中国古典山水画的构图的影响,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山水画意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意境。  相似文献   

10.
富有湘西生活的韵味、充盈苗族乡土的风情、饱含民族文化的眷恋,构成了沈从文小说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从而使他的小说呈现出浓郁和丰厚的民族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1.
12.
沈从文和路遥同属于乡土文学的作家,他们的创作都带着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但由于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审美追求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创作上的极大差异:沈从文在湘西风情的描绘中寄寓一种文化的理想;路遥在陕北风物的描写中,去深刻地表现当代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生活和社会发展动向。沈从文的创作体现出向传统回归的倾向,路遥的创作则体现出蓬勃发展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3.
14.
沈从文湘西题材作品的内在意蕴 ,在于其以历史演变为视点。用他那支细腻、优美、抒情的生花妙笔 ,塑造那带有几分幻想性的美丽的“边城” ;同时又用那深沉、凝重的笔墨 ,叙述标志优秀文化传统的“城堡”不可避免的毁弃、荒芜的悲痛。这种强烈的情感 ,总是以和谐、淡远、宁静的面貌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王丽丽 《文教资料》2011,(24):22-24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善,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伦理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伦理美现象,它是美与善的关系,也是善与美的统一。从伦理美学的角度研究沈从文,可以更深地进入其精神世界理解其创作内涵。本文通过对他的文学作品进行自然美、人性美、生命美与道德的多角度分析,对他的伦理美学进行较为全面的阐发,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沈从是位多产作家。他的散比起他的小说,更能表现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沈从的散精品当数《湘行散记》、《湘西》两本书:栩栩如生的人物、真实的历史感受、幽妙舒放的意境、深沉隽永的探讨,犹如一幅幅风俗画,展示了湘西独特的风貌。他的作品具有显的化历史指向和深厚的化底蕴,对后来的湘籍和非湘籍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的湘西诸作引人入胜,魅力无穷,之所以如此,除了语言的独异外,其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内涵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异的人性视角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沈从解放后沉默了许多年,在历史博物馆默默无闻地做着登记、保管物的工作。每当有人去看他,沈从往往显得很热情,说起他发现、保管的心爱物,则如数家珍。但问及“可还在写作”时,沈从“三缄其口”。这种微妙的局势,自然被编辑们发现了。他们知道,那阵子要请沈从重新拿起笔来是很难的事。  相似文献   

19.
悲悯情怀是沈从文作品的灵魂,是他散文创作的基本风格,是超越血缘、高于同情的大爱,是对生命的感动,对弱者的尊重与心痛。而在他1956年返乡时写的一组散文里这种美丽的情愫消失了,其创作风格也由悲悯转向歌颂。究其原因一是社会时代的压力对作者的影响;二是写作对象自身的变异;三是个人经历、个人观念的变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美国南方文化和我国湘西文化的探索,福克纳与沈从文形成了对各自地域文化的独特看法。本文以分析心理学原型批判理论为工具,分析了福克纳和沈从文代表作中的典型意象,阐述了福克纳和沈从文二人的地域文化观,进而研究了形成二人地域文化观的时代因素及其必然性。研究结果表明。福克纳和沈从文二人试图从农业文明中寻求对都市的文化救赎,二人的地域文化观则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