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对 80名受试者进行心肺功能及Vo2 max的测量 ,结果显示 :以Vo2 /HR(ml Kg- 1 beat- 1)这一指标以Vo2 /HR (ml Kg- 1 min- 1)与运动成绩更具相关性。提出采用Vo2 /HP来评定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比Vo2 max更为合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三.功能发育在儿童少年中,常用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及运动能力等项目反映人体生理机能发育状况。 1.心肺功能常用于反映心肺功能的指标有心率、血压、肺活量等,随着测定技术和食品的发展,有更多的研究应用极量运动负荷下的最大吸氧量指标。最大吸氧量(Vo_2max)能较全面地反映心肺及肌肉功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专家走访、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对长期锻炼人群健身效果评价指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建立了力量健身类的评价指标10项,有氧健身类的评价指标3项,塑形健身类的评价指标6项,减脂健身类评价指标5项.心肺功能、身体成分和肌肉力量在四类健身项目的评价指标中权重最大,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相比中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超重/肥胖成人体重与体脂率的干预是否更具优势.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与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搜集HIIT与MICT干预超重/肥胖成人体重与体脂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与临床对照试验(CCT),采用风险偏倚评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STATA 13.1软件进行合并效应量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其中低、中度与高风险文献分别为4篇、4篇与2篇.纳入文献中HIIT与MICT组总样本量分别为119个与114个.Meta分析结果发现,与MICT相比,HIIT对超重/肥胖成人体重(WMD=-0.18,95%CI:-1.03~0.66,P=0.67)与体脂率(WMD=-0.38,95%CI:-1.02~0.27,P=0.25)的影响均不显著.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指标中多训练次数的"≥48次"亚组(WMD=-1.51,95%CI:-2.73~-0.29,P=0.016)具有统计学意义;体脂率指标中长周期的"12周"亚组(WMD=-0.73,95%CI:-1.49~0.03,P=0.061)与多训练次数的"≥48次"亚组(WMD=-1.14,95%CI:-2.43~0.15,P=0.084)均出现边界显著效应.结论:HIIT与MICT相比在降低超重/肥胖成人的体重与体脂率方面的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长期坚持参加篮球运动的中年男性进行体质和运动能力测试,结果显示:篮球运动对中年男性心肺功能的改善,有氧耐力的提高,缩短反应时.延长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和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有重要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柔韧性和手的握力效果不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强度间歇游泳运动对青年肥胖女性减肥的效果。方法:20名自愿参加青年肥胖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名,实验组进行12周4次/周大强度间歇游泳运动,运动方案为以85%VO2max强度完成200m游、再以55%VO2max强度完成100m游、间歇休息3min为一组,重复6组;在运动计划实施前和12周结束时采用ZEUS9.9身体成分分析仪测定受试者身体成分。结果:与对照组或运动前比较,实验组青年肥胖女性的体重、BMI、腰围、臀围、WHR、体脂%、身体脂肪、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均出现极显著性或显著性减少(P0.01,P0.05),而肌肉量和蛋白质量则出现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大强度间歇游泳运动对青年肥胖女性有明显的减肥效果。  相似文献   

7.
核心区力量是决定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力量指标的主要因素,采用功能筛查方法,研究核心区力量训练对运动员专项技能的影响.研究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功能动作测试指标成绩,结果表明,和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相比,核心区力量训练能更有效提高人体的关节稳定性,并优化运动员的肌肉收缩发力、旋转发力的技术动作,对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在技术的稳定性上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探讨12周有氧运动对中老年单纯性肥胖患者有氧能力、体成分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以期为制定特异性运动处方提供依据.研究方法:80名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成4组:安静对照组,有氧运动组1(每周运动时间为120 min),有氧运动组2(每周运动时间为180 min),有氧运动组3(每周运动时间为240 min),后3个运动组均进行强度为50%VO2max、为期12周的有氯运动.结果:共有72名受试者坚持完成实验.运动前VO2max、体脂百分比和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体脂百分比在3个运动组均有所降低,VO2max在有氧运动2组和有氧运动3组高于运动前,有氧运动组3的血清CRP水平较运动前降低了10.2%(P<O.01).对照组所有指标的变化不明显.相关分析显示,CRP的变化与体脂百分比的变化显著正相关.结论:12周中等负荷的有氧运动可降低中老年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成分,从而使患者血清的CRP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采用运动训练(HIIT)、营养配餐、健康教育的联合干预方法,观察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上海市某高校42名肥胖女大学生,在为期8周半封闭式环境下,为她们统一制订实施运动训练、营养配餐、健康教育联合干预方案,实验前后对实验者身体形态、身体成分、心肺功能和血液指标等进行测试。结果:实验后肥胖女大学生身高、腰臀比、BMR无明显变化(P>0.05),而体重、体脂肪重、体脂率、腰围、臀围、BMI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减肥效果明显;HDL-C空腹值未见明显降低(P>0.05),而安静心率、血压和Glu、TC、TG、LDL-C四项空腹值明显下降(P<0.05),心血管系统整体生理机能得到提高。结论:系统采用HIIT、营养配餐和健康教育的联合干预方法,对肥胖女大学生的减肥效果明显,同时可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方法是科学和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α2亚基(PRKAA2)基因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干预后心肺耐力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筛选HIIT干预效果敏感的候选基因标记。方法:对259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为期12周的HIIT干预训练(3次/周),测定干预前后心肺功能以及糖脂代谢指标。提取受试者基因组DNA进行基因分型,Plink软件分析干预前后指标变化值与基因型之间的关联。对多位点相关联的表型,进行多基因遗传易感性评分(GPS),分析GPS与表型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多位点可能形成的单体型与指标变化量的关联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平台检索有关联性多态位点的特征,3D SNP在线软件预测位点可能的生物学功能。结果:1)PRKAA2基因区rs706468与HIIT训练后最大摄氧量(■)、肺通气量(VE)变化之间显著相关(P<0.05),AA纯合子为优势基因型;rs3738565与HIIT训练后低密度脂蛋白(LDL)变化之间显著相关(P<0.05),G等位基因为优势基因型;rs17848596与HIIT训练后肺通气量变化之间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1.
有氧耐力训练运动性心脏肥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小鼠有氧耐力训练前后心脏宏观和微观上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肌节长度增长而致心腔扩大;心肌纤维增殖而致心壁厚度的增加;心肌线粒体数量增多,直径增大,致心肌细胞供能增加以上情况可能是运动性肥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足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是近代足球训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只有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去进行身体训练,才能有利于足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文系统性阐述现代职业足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内容结构以及其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并提出目前在国内职业足球队的身体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供广大足球教练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鼠心肌收缩性能在两种方式训练后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组大鼠分别经 6周高强度无氧间歇性 (AT)及耐力性 (ET)游泳训练后 ,应用颈动脉插管法 ,测试在体心脏左室心肌力学指标。结果显示 :ET组大鼠心肌收缩性能及舒张性能均有提高 ;AT组心肌收缩性能有所减弱 ,舒张性能明显减弱。提示耐力训练促进心肌收缩性能增强 ;长期的高强度无氧训练可能导致心肌功能下降 ,尤以舒张性能降低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有氧工作能力取决于人体心肺功能及代谢水平的特点 ,主要从年龄、性别和运动训练等三方面分析女子有氧工作能力对训练适应的规律 ,目的在于提高对女子体育教练中有氧工作能力变化的认识 ,更好地指导女子的有氧教法。  相似文献   

15.
依据赛艇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水平的测试评定结果,探究赛艇运动员准备期不同供能能力训练比例的量化安排,比较运动员训练前后不同供能能力的变化及对2000 m成绩的影响。方法:以17名陕西省赛艇男子运动员(11名公开级、6名轻量级)为测试对象,在2018赛季准备期(12周)的起、止各1周用赛艇测功仪测试体现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水平的100 m、500 m、2000 m、6000 m,60 min划行的平均功率,依据“黄金标准”和“时间-功率”拟合曲线及相关算法评定运动员供能能力水平,根据第1次测试结果对不同供能能力训练比例进行量化安排。结果:1)2次测试“时间-功率”拟合幂函数曲线分别是y=1146x-0.188,R2=0.9939;y=1052x-0.172,R2=0.9925,根据函数式推算“黄金标准”中的10 s、60 s划行的平均功率。2)最大无氧非乳酸训练占比为0.003%,最大无氧训练占比为0.020%,最大有氧训练占比为0.120%,最大无氧阈训练占比为2.627%,有氧耐力训练占比为80.569%,力量训练占比为16.662%。3)运动员第2次测试10 s,6000 m,60 min划行的平均功率与2000 m划行的平均功率的比值更为接近“黄金标准”,60 s划行的平均功率偏离“黄金标准”。4)运动员测功仪2000 m划行的平均功率提高了1.98%(p<0.01),100 m划行的平均功率下降了5.14%(p<0.01),6000 m划行的平均功率提高了2.54%(p<0.01),60 min划行的平均功率提高了3.52%(p<0.01)。结论:准备期针对性量化安排赛艇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训练比例发展方案,能有效调控样本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水平,促进赛艇2000 m成绩提高。“黄金标准”“时间-功率”函数曲线对赛艇运动员不同供能能力水平的评定和训练调控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25名男子排球运动员进行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和力量训练,分别测定运动后及恢复期血清酶和尿素氮.结果表明:1)力量训练和无氧训练引起CK活性变化明显大于长时间的有氧训练.2)无氧训练和力量训练后LDH呈现显著增高,而且运动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3)三种训练应激后,血清GO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中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较为明显,GOT升高可作为判断心肌疲劳程度的参考指标.4)无氧训练和力量训练后BU明显升高,并有非常显著差异,运动后24 hBU均能恢复正常.表明BU可作为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机体随负荷和恢复状况一项简易可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HEPC基因SNP/A2032G多态性与有氧耐力训练后左心室功能指标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性分析,从HEPC基因中筛选预测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分子标记,为制定个性化有氧耐力训练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02名中国北方平原地区健康男子进行为期18周的有氧耐力训练,使用超声心动仪测定其训练前后安静状态和递增负荷运动下的左心室功能指标,应用PCR-RFLP技术解析受试者SNP/A2032G多态性。采用association studies with training response phenotypes方法分析SNP/A2032G多态性与训练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的关联性。结果:经18周有氧耐力训练后,AG型150W/SV、150W/SVI和150W/EF的训练敏感性最高。其中,AG型群体的150W/SV、150W/SVI增加量显著高于GG型,且存在高于AA型的趋势;AG型群体的150W/EF增加量显著高于GG和AA型。结论:HEPC基因SNP/A2032G的AG型可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练后心室功能指标训练敏感性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8.
弱智学生有氧锻炼运动处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弱智学生的体质与运动能力均较正常学生差,因此,寻求一种适应弱智学生健身训练运动处方实属重要。以心率为指标制定运动处方,并以此处方对实验对象进行有氧锻炼6个月,同时作了生理监护实验,结果满意,该运动处方对弱智学生长期健身训练很适应并有益。  相似文献   

19.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供氧能力实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于探究21天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的供氧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12名专业男篮球运动员,随机被分为低氧(H)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6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低氧组在模拟2500m的海拔低氧环境下进行间歇性的低氧训练,而对照组则在正常氧气含量下进行训练。除此之外,两组的训练方法完全一致,并且两组的测试指标一致。结果:实验统计数据表明低氧训练会显著增加运动员跑台测试的总距离(起始速度为0,每分钟1km线性地增加,直到被测运动员心率达到180下/min以上)10%,并且,低氧组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显著升高了6.5%和7.8%(p<0.001)。结果显示,在模拟低氧条件下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是提高篮球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水平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20.
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秦志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136-137,144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并结合多年的足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总结,对我国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研究表明: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应从有氧耐力训练入手,无氧耐力训练应建立在良好发展的有氧耐力过程的基础上;应根据足球运动能量供给的比例、不同训练周期或训练阶段的任务确定有氧与无氧耐力训练的比重;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的方式应更接近于足球比赛实战的情景;通过对12min 跑的跑距和血乳酸值的分析综合进行评价才能更客观地反映足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