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悠久邈远的古国文明,中华民族的精神历程中始终流淌着一条诗歌的河。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到宋词、元曲,乃至新诗,伟大的诗人灿若群生,优秀的诗作层出不穷,熠熠生华,辉映天地!  相似文献   

2.
唐诗是中国文学中的精华部分,在唐诗中常常体现出中国文学的文学美和音乐性的融合。本文将从两者的融合来分析唐诗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以“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主要是元代以来边缘文人的观点,而正统文人多以“唐诗宋文”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只有限定于韵文系统内,文体自身历代纵向比较特别是与后代比较,才最具合理性。王国雏、胡适以从西方引进的纯文学观念改造“唐诗宋词”说,使此说上升为现代主流学术观念,胡适更“误读”为“唐诗宋词”胜过同时代其他文体。事实上,“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是元代以后“追认”的,远离文学史原生态。“唐诗宋词”并提,但不“等值”,唐诗比宋词更有资格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对唐宋文学研究格局和撰写模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特定的角度看,此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不应当作“定论”接受。  相似文献   

4.
文化和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 ,但两者又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学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文学的创新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文化的发展、壮大也需要文学新变的支持。文章试从这一角度 ,对文化和文学这种包蕴关系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平仄和押韵”作为唐诗、宋词、元曲共同的声律符号意象,离不开以“四声和八病”为主要内容的永明声律论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唐诗表现为“平仄黏对、押平声韵”;在宋词表现为“合律的平仄长短句、押平声韵、仄声韵、平仄换韵”;在元曲则表现为“入派三声、平仄通押、一韵到底”。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声律”犹如一条不可或缺的主线,将三种不同的文学样式珠联玉贯起来,成就了诗、词、曲的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6.
以"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主要是元代以来边缘文人的观点,而正统文人多以"唐诗宋文"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只有限定于韵文系统内,文体自身历代纵向比较特别是与后代比较,才最具合理性.王国维、胡适以从西方引进的纯文学观念改造"唐诗宋词"说,使此说上升为现代主流学术观念,胡适更"误读"为"唐诗宋词"胜过同时代其他文体.事实上,"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是元代以后"追认"的,远离文学史原生态."唐诗宋词"并提,但不"等值",唐诗比宋词更有资格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对唐宋文学研究格局和撰写模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特定的角度看,此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不应当作"定论"接受.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文学宝库中,有数量可观的古诗词,后人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来概括其历史成就。如果把文学宝库比作一只玉盘,那古诗词就是装在玉盘中的多味瓜子。正由于是多味瓜子,才经得起人们反复咀嚼,越咀嚼越觉得有味。  相似文献   

8.
古镜 《华章》2011,(9):51-51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宴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而配合宴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节拍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  相似文献   

9.
音乐与文学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艺类型,音乐通过音响的组合达到表现的目的,而文学则通过语言的手段达到表现的目的。但是,语言与音响在表现形态上又有某种一致性,它们都是通过声音展示出来的。尽管音乐的声音与文学的声音有如此的不同,人们还是试图把音乐当作一种语言的艺术来看待。  相似文献   

10.
音乐与文学这两种古老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首先在文学领域内兴起,浪漫主义文学家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对内心世界的刻画,对个人感情的抒发,对个性自由的渴望,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民谣与民间传说的兴趣等特点,无一不影响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并且在浪漫主义音乐家的音乐创作和音乐风格中获得体现。  相似文献   

11.
音乐与文学是两门独立的艺术,它们各自保持着独特的品质和性格。音乐是永恒流动、更迭不息、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文学则是严谨排列、层出不穷、注目静思的视觉艺术。它们各自保持着独特的品质和性格。对于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人来说,深刻地认识音乐与文学的区别,了解它们各自的特性,对这两门艺术的创作、评论和欣赏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黄济 《中国教师》2008,(5):29-30
<正>一、曲与杂剧的产生和发展十二三世纪,宋王朝南迁,在宋与辽、金对峙的形式下,北方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即散曲。到元代即定型,并发展成为杂剧。元曲,在文坛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唐诗、宋词并称,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曲是由词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文学和音乐同处艺术领域,有史以来密不可分,客观亦有相通之处.音乐研究生需提高文学素养:首先,建议学校开设有关文学欣赏类的课程;其次,学生自身也要重视文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王渊 《文学教育(上)》2011,(24):142-142
文学和音乐同属于缪斯神殿中最动人心弦的艺术,它们一直伴随着人类从远古进入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它们在互相促进中不断繁荣,在相互渗透中蓬勃发展。那么,二者具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相似文献   

15.
音乐与文学有着古老的渊源关系。其情感的互通性,使得二者往往相互依存,但过分注重学科之间的分工,又人为割断了它们之间天然的联系。通过诗与乐的对话,可在艺术的比较与借鉴、内涵的阐释与解读、音乐作品的创作等方面实现音乐与文学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王珏 《宜宾学院学报》2007,7(9):108-109
各种艺术载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关系,音乐与文学也不例外.文学作品追求音乐美,音乐作品追求文学性,两者相得益彰.文学可以为音乐提供创作素材,而音乐可以利用比语言的表现力更丰富的声音的多种结合方式来表达其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文学和音乐原本就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对于如何巧用音乐的感染力来点缀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素养,提升品位,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巧用音乐伴奏朗读,巧用音乐丰富想象,巧用音乐演绎情思,巧用音乐创设意境。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歌和音乐水乳交融;诗歌本身具有格律化、音乐性、具有韵律的美;入诗的乐器多种多样;诗歌和音乐也相互促进和结合;诗人描绘音乐的手段和效果非常独特。  相似文献   

19.
20.
学与音乐本是同根生成,正如书画同源,古今中外的艺术史实表明,音乐离不开学,学也离不开音乐,学应该是具有音乐性的学,音乐也应该是具有学性的音乐,二分离便都不是艺术,因此,我们要求诗人作家们应该通晓音律,音乐工作也应该具备扎实的学功底,做到以养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