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纠正了<说文解字>对"相"字本义的错误解释,以"相"字为例简略阐述了"引申义"和"本义"之间的发展关系."相"字的本义不是"以目观木",而是"以木代目"."相"字是从"盲人的手杖"这个本义,引申出"帮助"、"辅佐"和"省视"、"察看"两大语义系统,它们的读音都应该统读成xiàng."相"字在作为副词时念xiāng.作为副词的"相"字,大致有四种用法.  相似文献   

2.
<诗经>的比兴手法是我国诗歌及其他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方法之一."比兴”之法被视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五千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影响着后世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比兴”是意境美的载体,没有"比兴”就形成不了诗歌的意境美.意境美的体现,滥觞于<诗经>.<诗经>中"比兴”之法的运用使其以有限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创造了诗歌"意”与"境”的完美统一.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意境美已成为衡量文学作品高下的美学标准之一.学习研究和继承发展<诗经>中那些亘古常新的创作方法,更好地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服务,同时从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诗经>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一生铸成一部小说,几经变改书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最后定名<石头记>.由于历史原因,书稿仅整理出八十回清本,就"问世传奇"了.七年后(1761),曹雪芹应已完成了他的<石头记>全部书稿,由于突如其来的灾祸,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末除夕,这颗文星陨落了.一个完全的<石头记>真本也没流传下来.30多年后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突然冒出了由宫廷武英殿活字印制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此即由程伟元、高鹗搜访多年,获得残稿,编缀成的"全璧",改<石头记>名为<红楼梦>,次年,程、高之流对曹雪芹前八十回原文大肆阉割篡改达2万多字.至<石头记>神韵风貌,文采风流尽失.使这件真假合一,盗名欺世的假<红楼梦>冒充珍品,风靡天下200多年.周汝昌先生与家兄周祜昌二人满怀一腔义愤和热情,发愿终生校辑一部接近曹雪芹原来文字的<石头记>(<红楼梦>),这就是<石头记会真>的契机与发端.二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历尽难言的艰苦,宏愿欲尝,<石头记会真>即将梓印,周祜昌先生不幸抱恨阖然长逝.红学资深大师周汝昌先生在其女儿周伦苓的协助下最后完成了<石头记会真>书稿的核订.本文作者侯廷臻同志应出版社特邀承担了<石头记会真>书稿全部审核校勘工作,经逐字反复审核,耗去了5年的心血,终于使第一部接近曹雪芹真本原貌的本子<石头记>,奉献给世人.全书共10卷,800多万字,8000余页,即将由海燕出版社推出,就教于普天下热爱<石头记>者.  相似文献   

4.
<老子>思想是时代的产物.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使得<老子>思想体系中也充满了矛盾运动.本文论述了<老子>思想中"道"的涵义,分析了"道"的动与静的矛盾和性质.  相似文献   

5.
明代晚期,延续了千年之久的<诗经>经学研究,突然出现危机,而<诗经>之文学研究随之兴起,并出现高潮.这是<诗经>学史上的一次巨变.本文旨在探讨这次巨变出现的历史过程,探寻<诗经>文学研究的轨迹.并对朱熹、谢枋得、徐常吉等人在其中的贡献作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论述了严复"雅"在英译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运用.作者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对严复"雅"的历史局限性及其作为翻译标准的"合理内核"进行了辩证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诗歌艺术特征及诗歌翻译的基本要求,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雅"作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中国梦幻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的梦幻描写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呈现出鲜明的功利性;<诗经>开创了中国梦幻文学的创作传统,奠定了梦幻文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电池>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电池>因特网站的开通是这本杂志30年出版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总结了<电池>因特网站经营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程知节本名程咬金,<程知节墓志铭>和<程知节碑文>的内容,与两<唐书>的<程知节传>有不少出入.隋末,程知节先加入瓦岗军,接着又为洛阳隋军将领王世充麾下,最后降唐,成为秦王集团的骨干成员.为了夺取太子地位,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程知节是参加事变的主要成员之一.但两<唐书·尉迟敬德传>所载参加玄武门之变的人员名单中,却没有他的名字.<程知节墓志铭>和<程知节碑文>,都有力地说明了程知节是积极的参加者,其史料价值颇为珍贵,补充了文献记载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如何达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目的,是<易·师>与孙武著<孙子兵法>所要揭示的问题所在.<易·师>与孙武的军事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易·师>确立了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基本框架,孙武则为这个框架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黄遵宪《冯将军歌》古体长诗,较为全面而真实地描述了清末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冯子材的一生经历,尤其突出了他坚决抗击外国侵略者,取得道咸以来罕见的历史功绩。同时也揭露清政府投降卖国的可耻行径。思想深沉,内涵蕴藉,表现艺术亦有特色。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比较文学的视野 ,论述了曾经在“五四”时期产生影响的我国象征诗派所受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影响的具体情况 ,并对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等与西方象征主义的渊源关系作了考察  相似文献   

13.
"海虞二冯"指的是明末清初常熟的两位重要诗人:冯舒与冯班。"二冯"上承诗坛巨擘钱谦益"通经汲古"的诗坛变革旗帜,下启虞山诗学的新路向,实为虞山诗学的新一代盟主。"二冯"诗学之共同点颇多,如抨击明末"七子"、"竟陵"诗风,重申诗文之辨,推崇晚唐诗风等等,凸显出虞山诗学的显著特色。然两者诗学也存有一定差异,论及者较少,当结合其人格禀性、学术经历作进一步分疏,深化学界对"二冯"诗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清代词论中存在大量"以骚评词"的现象,文章试图从明代学者李陈玉提到的"诠释"二字展开,从读者之悟与作者之意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这一现象。其中涉及清代词人对温庭筠、姜白石等唐宋词人的批评以及清代张惠言、陈廷焯、冯煦等人以骚评词的实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钱谦益转益多师、唐宋兼宗的诗学宗尚建立在反思明代诗学的基础上,扩展了人们的师法对象,对唐宋诗做出了新的评价。入清后,钱谦益的诗学思想与佛学思想融合,并融通诗论中的世运、灵心、性情、学问等概念,从诗学基本理论的层面对师法宗尚做出解释。钱谦益的诗学思想在明清两代唐宋诗之争流变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承接明末诗学思潮,给清代诗学确立了更宽阔、更深入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家礼家范入手,分析发生在明末至清代的“冯小青现象”,并进一步证明,通过文人对其人及其生存环境的解读,冯小青从一个现实中的才女演变成为那一时代的道德偶像。文人对“冯小青事”的道德解读最终实现了阅读视野的突破,冯小青这一人物形象既有着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时代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钦州市在挖掘和利用刘冯文化资源、建设城市文化品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不足.刘冯文化是钦州市最有特质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刘冯精神是钦州城市文化精神的灵魂,深入挖掘、有效开发刘冯文化资源,是钦州市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根本,为此要加强对刘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组织实施刘冯文化工程,大力推进刘冯文化研究的“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开发刘冯文化的经济亮点.  相似文献   

18.
《秦风》以其悲凉、凝重的风格独立于十五国风之中。这种风格的形成首先与它地处中原偏西 ,多战事的地域分野有关 ;其次与《秦风》中的诗歌所采用“赋”的表现手法相关 ;最后则与《秦风》诗歌中选词用语偏重色彩有关。这三方面联合起来影响了秦风的整体风格。  相似文献   

19.
简论中国现代诗的智性化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性诗是知性和抒情的混合产物,是完全不同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诗种。中国现代智性诗经由30年代卞之琳、40年代冯至和九叶诗派、50--70年代的台湾现代诗、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的新诗潮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0.
《豳风·狼跋》一诗,从《毛诗序》到清代学者,大多认定其为“美周公”,当代的研究者则多判为是对贵族“丑态”的“讽刺”。此二种说法似乎有道理。然此二种说法均与古代服制不符。通过对“公孙”的身份进行探讨,并从挖掘“德音不瑕”、“狼跋(定)其胡(尾),载走(跋)其尾(胡)。公孙硕肤”和“赤舄几几”的深层含义入手,证明这首诗是豳公之孙周朝某位王或诸侯的妻子、妾或情人赞美这位王或诸侯既庄重又有福态,品德非常好,且娶的妾光彩照人,很漂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