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一、前言为了不与外语教学中的“干扰”混淆,在讨论翻译中的“干扰”之前,有必要先区别一下这一对概念。外语教学中的“干扰”(interference),或称“负迁移”是罗伯特·拉德(Robert Lado)在《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提出的,它指的是在外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的各种因素对外语学习的负面影响。纽马克(Newm ark)提出“翻译中的干扰指一个语言系统的某些成分进入另一语言系统,也可以说是原文对翻译的影响”,这种干扰来自源语的语言与文化。这一对概念中的“干扰”来源恰好相反。笔者认为,纽马克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因为造成翻译中的干扰既可能来自…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有效的语言学习活动,也是学习外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是,它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国的外语(如英语)教学不同于英语国家的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学(ESL),外语基础教学阶段除了关注“听说读写”外,还应重视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外语教学往往更多地关注语言现象,而忽略了外语和母语之间的对比。随着学习的深入,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方法,势必会形成外语学习的“瓶颈”。有效的对策是强化语言的对比意识,把握语言之间的异同。本从翻译技巧中的词类转译角度切入,细致论述了这种对策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多采用的是“语法——翻译法”,重视语言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活动上则采用的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以语法作为教授外语的基础,认为语法既有助于理解、翻译外语,又有助于“磨炼智慧”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这种教学法脱离实际语言环境,忽视了语言交流技能,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向具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要建设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编写设计出…  相似文献   

5.
所谓翻译教学法,就是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本族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有效地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或者运用体态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身体姿势、穿着装束)、图解等非语言形式对语言信息进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场合需要运用翻译教学法。一、用于英语组织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学生听不懂教学术语,教师可适当运用翻译教学法,对教学术语进行“翻译”,使学生逐步懂得英语教学术语,进入英语教学的情境。学生对教师用于组织教学的英语术语能否理解,…  相似文献   

6.
对于“翻译文体”流行各式各样的名称,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判断,反映出论者的语言观。该文拟用“翻译体”这一“骑墙”的说法;对照“翻译腔”展开论述,指出两者混用的事实,分析“翻译体”存在的必然性、必要性,阐述了“翻译体”的限度。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经济的核心词为“复苏”,各国都在集思广益如何加快经济复苏的脚步。中国经济的持续迅速、稳定发展离不开经济界与外语界对涉外经贸活动中商业文化与语言翻译的关注和研究。这篇文章从什么是涉外商业文化、语言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论证了涉外商业文化与语言翻译的密切关系。目的是让人们了解涉外商业文化与语言翻译的相互作用,及两者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体现出及其重要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外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学生的翻译能力是反映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是外语专业高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我院教学实践显示,缺乏必要的知识认知图式是阻碍学生理解和翻译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有效解决此问题,我们依据认知图式理论和翻译研究的新理论成果,经过不断探索和试验,逐步形成了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图式建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学会外语首先要把外语当作一种技能来掌握,要掌握一种外语必须反复大量地实践,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更是如此。如何教学生使用好翻译这一“媒介“,笔认为要掌握一个技巧:在理解原的基础上,根据英,汉双方的化习俗和语言习惯,把一种语言字的意思恰到好处的用另一种语言字表达出来,千万不可按照字面去“直译“,“硬译“,即切莫望生义。  相似文献   

10.
韩明 《山东教育》2002,(29):25-26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围绕着这一中心目标,课程标准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内容要素,它们是“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其实,该五要素可以概括为:中学英语教学是包含语言目的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本文无意涉及综合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而仅就“语言目的”做些简明的论述。一、确定语言目的依据确定语言目的,应当依据外语教学的总目标。为此,有必要弄清国外和国内关于外语学习认知对象认识的发展情况。20世纪以前的古典翻译法认为,语法是外语教…  相似文献   

11.
关于翻译体     
翻译体是我们自身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潜文本,它不代表译文不通,也不完全等同于异化.它的存在有它自身的合理性.通过翻译体可以了解他民族的语言表现形式及其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丰富本国的语言表达及拓展本国的思维方式.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待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再议翻译腔     
翻译腔现象客观存在。翻译腔不尽带有贬义。翻译腔可能是积极的,是译者故意在译文中引进异质而为之,这与一种主张有关。中国翻译思想史和西方译论中皆存在故意使用翻译腔的做法。翻译腔也是一种认识。人们对某种形态的翻译腔的认识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3.
翻译症是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过分受制于原语表达方式而使其译语表达不自然、不顺畅,甚至怪异可笑。注意制约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在哲学背景(即汉英语言心理)上的差异,有助于人们在英汉翻译实践中避开翻译症,写出地道的汉语句子。  相似文献   

14.
英汉翻译中的翻译症,是指那种语言生硬牵强,行文不自然、不流畅,佶屈聱牙,甚至不知所以的英式汉语,此现象在初学翻译的学生中很普遍。这种译文不仅违背了汉语语言规范,有损汉语的纯粹,也不利于学生英汉翻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翻译教学实践经验,从词语、句法和语篇等层面分析了翻译症的表现及根源,并探讨了如何在英汉翻译教学中预防翻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教学反馈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与实践者所关注的焦点。调控的功能是如一根线一样,是课堂教学的潜在贯通。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控,要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下对学生进行调控。语文老师是调控的主体,要纵览全局,既要照顾到"学生的反馈"又要照顾到"自我的反馈",在感知学生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中国典籍著作之一,其特殊语言和名言警句对后世文学创作以及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分析译者主体性在韦利英译本《论语》中误译上的体现,得出翻译成败的关键就是看译者主体性能否正确发挥。译者不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了解文化、把握原作者意图,还要考虑到限制译者主体性发挥的主客观因素,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尽可能避免误译,充分再现原文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中国典籍著作之一,其特殊语言和名言警句对后世文学创作以及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译者主体性在韦利英译本鼢》中误译上的体现,得出翻译成败的关键就是看译者主体性能否正确发挥。译者不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了解文化、把握原作者意图,还要考虑到限制译者主体性发挥的主客观因素,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尽可能避免误译,充分再现原文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语言经验是个人从学习到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的体验和积累。语文教育过程是语言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而不仅是知识的记忆,语文教育的目标在于以较高的效率促进这一过程。然而现代语文教育在材料上脱离学生的语言经验和社会生活,教学不以学生为中心,脱离了以语言能力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的本意。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Selinker所提出中介语运作的5个程序,描写越南人学习汉语的中介语表现。具体分析了越南学习者由于母语负迁移、对汉语规则的过度概括化、语言训练的转移等因素所生成的语法偏误。通过分析学习者的汉语学习策略和汉语交际策略发现汉越词能帮助越南学习者产生正迁移的同时也会造成负迁移。文章还通过个案分析证明了Selinker所提出的二语学习策略和二语交际策略的不同类型确实一直被学习者所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双元结构”这一理论假设的指导下,探索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在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体现,并通过实验,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母语和外语的相互参与强度。结果表明:汉语在大学生英语阅读过程中不但有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影响英语语言水平对其施加间接影响;学生利用母语的语言和思维更好地通达外语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