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具有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色彩的较为激进的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它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并就如何评价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是在探究当代西方社会进程的新特征、新矛盾及其文化走向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的出现和蔓延有其学理上的根据。当代中国受到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诸多影响,在对待后现代主义的态度上,即不能盲目追随,也不能简单否定,而应该正视我国的现实,大力批判和克服后现代主义的片面性、极端性和消极影响,并加以正确认识与引导,使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变形、消化和吸收。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教育的解构和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教育上,后现代主义以其一贯的反传统姿态,对现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师生关系、教育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解构和重构,对我们认识现代教育的弊端,解决伴随现代化带来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当代西方一种新的精神潮流,它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和批判,随着文化全球化以及东西文化交流传入我国,对我国的想象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应吸取的积极意义,同时,它的消极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回避和忽视的。必须正视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影响,采取的相应的对策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发展、沉寂,分析其主要特征以及对教育的影响,从而启示我们用反省的态度开展现代的教育活动,努力提高主体间性,关注边缘,转换教师角色,改革课程知识,培养批判精神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和理性为标示的现代主义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由于其弊病的不断显现,也遭受到脱胎于其自身的后现代主义的无情批判.基于对现代性的态度的异同,后现代主义内部出现了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两种面向.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通过对现代性的解构和超越,完成了从"机器"到"花园",从"他人是地狱"到"关系中的自我",从"同质"到"异质"、"多元"的观念转换,使其自身具有了内在生成力和积极的建设性,彰显出丰厚的现实维度.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在西方学术界的一种主要理论思潮,以反对理性、提倡多元、强调对话、容忍不确定性为特征,这种思维给数学教育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同时我们也要分析其局限性,以利于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组织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既要注意组织管理中机械化、同质化、世俗化等现代性问题,又要警惕反对理性、价值多元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高等学校需要客观评价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探索管理策略,促进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思潮表现出寻求人与世界和谐的理论意向,在教育上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作为对现代主义负面效应的批判,秉持一种多元化的态度,在对如何看待教育的主体、如何看待教育回归生活、如何进行大伦理教育等方面具有指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学有一定启示,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及学校文化建设方面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学有一定启示,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及学校文化建设方面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其总体特征是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解构现代主体性,强调内在关系;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主张多元论等,这些基本观点对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世界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关系上呈现出种种危机的极力批判与反思中兴起的哲学流派,具有批判性、超越性和建设性等基本特征,其持有整体、动态、发展的世界观,开发、多元的价值观,新型的时间观和认识观,以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些基本观点对我国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制定基础教育课程目标、选择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以及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和评价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各种社会责任感;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结果;课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表征,课程发展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教学是师生双方在互相平等、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双向交流和沟通的活动.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借鉴和吸纳后现代主义思潮精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下语文教学有四点启示:1.建立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教育目标;2.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3.从“阅读者文本”走向“书写者文本”;4.倡导写作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源于现代主义。又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和超越,它在批判和解构现代主义以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种种弊端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后现代思维、方法与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与借鉴作用。后现代视域下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应当坚持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建设性批判原则、历史进步的乐观主义原则等。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是兴起于西方的反现代主义思潮;虽然已趋于式微,仍然有很多思路和精神对教育有启示作用。本文主要从批判性、多元化、创造性、和谐性四个方面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侯晓蕾 《培训与研究》2009,26(9):102-103
后现代主义是兴起于西方的反现代主义思潮;虽然已趋于式微,仍然有很多思路和精神对教育有启示作用。本文主要从批判性、多元化、创造性、和谐性四个方面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是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一种西方哲学思潮。它为各领域的研究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开启了新的思考方向。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教育影响,首先体现在德育方面。它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活力,又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观倡导对现代性教育的超越,在否弃现代性教育的弊端的过程中,主张差异化、多样化的教育建构;主张事实本位、问题优先和实践至上等观念对于教育运行所具有的再生功能;主张教育的过程性对于人的成全和完善的意义。这些主张对于促进教育在后现代处境下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薇 《林区教学》2008,(7):53-54
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我们经常听说与谈论的话题,它是一种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盛行于80年代后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后现代文学又是什么呢?在中国有没有后现代文学呢?论述了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以及后现代文学的含义,着重说明了产生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后现代文学在中国的文学理念上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