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研析课文 (一)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1.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明确: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塔心坚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请同学们看课本前的插图,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相似文献   

2.
师:读了《道士塔》,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一个贯穿全文感情的词语。生:"恨"。师:哦,"恨"。作者都恨哪些人?生:(七嘴八舌)王道士……外国侵略者……满清官员……还有……  相似文献   

3.
触目文题《道士塔》,请莫认为秋雨先生将领我们去拜祭哪位功德圆满的道士,不,他是借莫高窟所见的圆寂塔为引题,给我们剥离着非人工的破落之“塔”:活“剥”敦煌的直接罪人王圆篆,揭  相似文献   

4.
选人高中语文教材(粤教版)的《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学习这篇散文并没有太多的障碍,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以课堂讨论为主的方式。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我并未急于抛出问题,而是先让学生提出质疑。很快就有学生提出:作者与王道士并非同一时代的人,但文中的叙述却那样具体生动,这是否有些违背历史事实?作者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课题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 生:一分钟等于60秒。生:课堂上一分钟是很短的。师:一分钟有60秒。我们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呢?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它。生:齐读课题:“4.一分钟的价值”。师:先让我们来试一下。看同学们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请第1、2组同学轻声朗读这篇课文。请第3组同学做口算(出示口算题10道)。请第4组同学抄写生字词(课文中的生字词) (老师看马表,生分别读、算、写) 师:一分钟过去了,你们觉得它长不长? 生:不长,一会儿就过去了。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一分钟做了多少  相似文献   

6.
一《道士塔》的开篇并不怎么突兀,只是以通常的游记手法从“面”上介绍了莫高窟大门外的“塔群”。作者用“破落”和“悲凉”点明了景物基调,然后将笔触指向其中一“点”——王圆箓的墓,于是引出了故事的全部和情感的生发。“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一句,对王道士作了是非判定,要言不烦、明确无误,为全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接着对王道士肖像的描写和来历的补说,与“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形成比照,作者的情感取向一目了然。“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中的“不幸”用得非常妥贴,突出了历史的严重错位和民族的无尽悲哀。面对…  相似文献   

7.
孙海珍  李洪军 《山东教育》2012,(Z1):49-51,58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本组课文特点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说说自己都到过哪里?生1:我到过青岛。生2:我到过济南、泰安。……师:同学们去过这么多好地方,一定拍了很多照片吧?(学生高兴地议论)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几幅照片,同学们请看!(出示第三组课文的部分插图)师:有什么发现?生:那是台湾的日月潭。生:那是北京……生:这些照片都是我们书上的。师:对,这些照片就是第三组课文里的插图。这几篇课文的作者不仅喜  相似文献   

8.
众说纷纭赵君:我久久地凝视着《道士塔》。敦煌,你在哭泣吗?书化作一面镜子,镜里是空空的洞穴和满载而归的掠夺者。斯坦因,请你低头看看地上的车辙,那么深,那么扎眼。吉川小一郎,请你用心听那两尊唐塑在大叫“我不走”。王道士,你感受到我这穿越时空的愤怒了吗?  相似文献   

9.
预习要求:1对照注释理解课文,读课文,理解语文的批注。2从语言理解的角度,每人就“……写出了……”、“……表现了……”准备说一句话。教学环节如下:一、教学铺垫。(3分钟左右)1导入。2抢答(检查预习):———作者,体裁,形象,层次……二、读———读准字音。(5分钟左右)1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2请同学们注意如下字词的读音。缀 苫 倚 薪 暇 黠三、读———读懂词意。(6分钟左右)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3教师强调如下字词。(重点在第四段)①指出用法:止(  )…  相似文献   

10.
《道士塔》是一篇内涵丰富、深沉厚重的文化散文。文章以王道士破坏和贱卖敦煌文物的史实为依据,由历史的怪胎说及民族的悲剧,表现了作者痛苦深邃的思考和愤恨交织的感情。我希望能够通过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和学生一起倾听历史沉重的足音,了解酿成莫高窟文化悲剧的根源,完成一次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反思与探讨目标既可以由教师预设,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生成。本文特别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故教师直接预设了教学目标。教学一开始进行得很顺利。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课文中的描写和叙…  相似文献   

11.
余秋雨的<道士塔>写莫高窟敦煌文书所遭受的历史厄运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悟沉思.但文章涉及的一些问题却引起了我的疑问和思考. 作品首先写王道士,说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尽管作者也意识到"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并且也提到了一些官员的无知和腐败,但还是把相当多的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了.什么"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什么"小丑""肮脏"等等,作品详细描述了王道士发现敦煌文书并将其卖给斯坦因等人的过程.文章名为<道士塔>就很说明问题,而且应该说,全文是紧扣"道士塔"这个题目的.这就给人一个印象,似乎真如作者所说:"不幸由王道士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而如果换另一个有文化的人来当家,似乎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听写句子今天 ,我们继续学习 13课《黄河的主人》(齐读 )。请同学们准备纸和笔、听写一个句子。看谁写得工整、正确、规范。请一位同学写在胶片上。小而轻的羊皮筏子在汹涌的黄河激流里破浪前进。反馈 :指名说 ,评价 ,教师小结。这位同学写得很正确 ,也很漂亮 ,请其他同学对照订正。二、读讲课文过渡 :齐读写的句子 ,这羊皮筏子是谁驾驭的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默读课文 5~ 8节 ,思考 (出示幻灯片 ) ,指名读 :(1)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指谁 ?(2 )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请同学们读一读 ,可以互相小声地讨论思考题。(1)“…  相似文献   

13.
一对比观察,感受"地球一小时"师:(出示上海外滩陆家嘴夜景图)擦亮你的眼睛,看这是什么?请用一两句话来描述一下.生:这是上海的标志--东方明珠塔.它高高耸立,四周灯火通明.师:请注意,整幅照片是陆家嘴金融区.请继续观察、描述.  相似文献   

14.
一、读题释题 ,谈话激趣质疑定标1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看到课题 ,你们有些什么疑问呢?2 学生提出各自的问题 ,教师调控引导 ,避轻就重 ,导入学习课文。二、以读为本 ,目的明确层次清楚1 请同学们自由把课文读一次 ,要求读准字音。2 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把课文再读一次 ,注意句子的停顿。(出示课文课件 ,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打上“/” ,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 ,练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后 ,边读课文边看课后的注释 ,把课文读懂 ,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 请位同学把课文读一次 ,学生评议。5 老师把课文范读一次 ,学…  相似文献   

15.
学生写习作最大的问题是泛泛而写,不具体,不生动。如何引导?谈永康老师指导学生写橘子的方法给我们启示很大。请看教学片断——师:现在我们来看这树上橘子的不同姿态。(出示照片)生:树上有三个结在一块儿的,有两个结在一块儿的,还有单独一个的。师:各不相同。我们请六位同学上台来表演。(请四男二女六位同学)你们看看照片,觉得树上的  相似文献   

16.
一、揭示课题师:(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仔细看投影片,说说你看见了什么?(学生很感兴趣,全神贯注地观看着投影片)生:老师,我看到乌云,还落下大雨点。(师板书课题:雨点)师:小朋友们,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是不一样的。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呢?认真读了课文,你们就会明白了。【评析:简短而又亲切的导语,既明确了学习任务,又提示了学习方法】二、初读课文师:请小朋友们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生纷纷朗读起来)师:课文一共有四句话,配有四幅图。请小朋友们按顺序看一幅图读读相应的一句,…  相似文献   

17.
问题教案一、导入:1.哪位同学见过瀑布?你能描述一下瀑布的样子吗?2.今天我们要认识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你们了解黄果树瀑布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黄果树瀑布?3.学生根据课外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黄果树瀑布。二、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齐读。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3.通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黄果树瀑布的?(写了作者听到、看到的和作者的感受)三、学习课文2—4自然段1.请你仔细阅读课文2—4自然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细细读一读,体会一下这部分的描述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什么特点。2.学生读书、讨…  相似文献   

18.
一、复习引人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我们已经把课文分成了三段。请一位同学按“先写……再写……最后写……”的顺序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埋匣——挖匣——启发) 2.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相似文献   

19.
一、温故,明确学习目的.1.齐读课题.2.初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已大致了解了图文内容,知道作者是按照“闻→看→想”的顺序来写这篇课文的.(师板书:闻、看、想)这节课我们将通过进一步学习,去欣赏荷花的美,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事物并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内容: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整体导入,感知<月光曲>的来历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 生:(齐读)<月光曲>. 师:我想先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请10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课文中提到几次弹奏曲子?哪一次弹奏的是<月光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