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试图以美学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对林黛玉“情情”之美加以阐释,即“情情”的自然之美、极致之美和悲剧之美。“情情”的自然之美,阐释了林黛玉“情情”具有禀赋的特质,是“情中之情”;“情情”的极致之美是“情情”在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表现出至真至诚的深情之美,是“情外之情”}在“情情”的悲剧之美中,借助西方的悲剧理论展现出“情情”的升华和超越现实的崇高生命力,是“情上之情”。  相似文献   

2.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到融和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是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首诗由外象之物和内在之情组成,读诗的关键在于“披文以入情”:受准确地把键一首唐诗所表达出的诗人的真实情感,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一方面是唐诗太成熟。太成熟的东两往往最复杂?人如此,诗亦然。另一方面是唐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常常表里不一,这就是本文所说有“情表”与“情里”。  相似文献   

4.
历代注家对《孟子》“乃若其情”章之释意不尽相同,其关键在于对其中“情”字之解释.文章通过疏证孟学注释史上最有影响力之三家——汉代之赵岐、南宋之朱熹和清代之焦循——对“乃若其情”章之解释,在支持蒙培元将此处之“情”释为“感情”意之基础上,对学界在此章研究中遗留下的“情”与“性”为何可以等意替换之问题,作一发微.孟子思想体系中的“情”不单纯是感性情感,也具有理智的客观.  相似文献   

5.
刘斌  韩琨 《现代语文》2009,(10):54-55
明清传奇之一《桃花扇》是一部不朽的历史剧名著。其主旨,即剧中《开场》中所说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全剧有两大线索:一是明线,即“离合之情”,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线索;一是暗线,即“兴亡之感”,作者在剧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他本人在南明灭亡、江山易主时的感怀之情。  相似文献   

6.
谈谈抒情     
清黄宗羲谈到“文以理为主。然而情不至则亦理之郛廓耳。”(《论文管见》)他又讲;“今古之情无尽,而一人之情有至有不至,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也。”(《明文案序上》)可见情感在文章中的作用,但是在文章中怎样抒情?这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辅导难点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情景相生”属于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关于“意境”创造的理论.王夫之在《诗绎》中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他还在《夕堂永日绪论》中说:”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后人把王夫之对情与景独特、精辟的论述称为“情景相生”说.  相似文献   

8.
文言短文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a)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哀也。何以论之?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b)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c)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一、本段文字,抽出了两句话:“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也,”这两句应插入(a处,b处,c处,(c)。二、“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哀也。”有如下四种译文,选出正确的:a、抛开外貌而谈内心,那么内心一定是不好的;去掉装饰来论内情的,那么  相似文献   

9.
情志之情     
情志之情诗歌的情志关系,一直是中国古代诗论中争论不休的问题。《说文解字》这样解释情:“情:人之阴气,有欲者。”并引用董仲舒的话说:“情者,人之欲也,人欲之谓情。情非制度不节。”《礼记·礼运》中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不学而能。...  相似文献   

10.
携情而行     
如果生命是一部华美的乐章,情就是其中和谐的旋律;如果生活是一段漫长的旅途,情就是旅途中优美的风景。请莫叹人生苦短,跋涉人生途中,我们仅需携情而行。杜甫携忧国忧民之情而行。纵仕途难达,青云不登,但他依旧因此情被世人抬到无可企及的高度,尊为“诗圣”。太白携浪漫无羁之情而行。纵抱负不展,却依旧因此情傲辱权臣,以此情笑傲世间,而放白鹿于青涯,漫行美酒盈樽于月下,成飘飘之仙而云游于天姥、芙蓉。东坡携豪放之情而行。纵历“乌台诗案”而宦海沉浮,他依旧因此情淡而视之,以旷达之胸“回归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人生风雨…  相似文献   

11.
众所 周 知 , 诗 歌 的 创 作 十 分 讲究 含 蓄、凝 练 。诗人 的抒 情 往往 不是情 感 的 直 接流 露 , 也 不 是 思 想 的 直接 灌 输 ,而 是 言 在 此 而 意 在 彼 ,写 景则 借 景抒 情,咏物 则托 物 言志 。这里所 写 之 “景 ”、所 咏 之 “物 ”,即 为 客 观之 “象”;借 景 所 抒 之 “情 ”,咏 物 所 言之 “志 ”,即 为 主 观 之 “意 ”。 “象 ”与“意”的完 美结 合 ,就是 “意 象 ”。它既是 现 实 生 活的 写 照 , 又 是 诗 人 审 美创 造 的 结 晶和 情 感 意 念 的 载 体 。 诗人 的 聪 明 往往 就 在 于 他 能 创 造 一…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和《金瓶梅》皆为中国古典名著中写“情”和“性”的典范之作。但是,这两部著作所写的“情”和“性”是有本质区别的,其区别在于:“纯情”和“滥淫”。  相似文献   

13.
简论崇高     
崇高是个古老的美学范畴。古罗马修辞学家、美学家朗吉弩斯(213—273)在《论崇高》中,对于崇高的对象、特征、类型、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崇高的对象是壮观的宇宙。崇高的特征是“不平凡的”、“伟大的”、“奇特的”:有日月星辰的伟大,有火山海洋的壮观,所以崇高的类型表现为体积之大和力量之大两个方面。就崇高的效果来说,必须令人“肃然起敬畏之情”、“使人惊心动魄”。从作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凡是能激起人观赏、赞叹与惊心动魄之情的不平凡的、伟大的、奇特的事物,叫做  相似文献   

14.
以情悟道守理衷情--《红楼梦》主旨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情悟道,守理衷情”原出自甲戌本《胭脂斋重评石头记》第五回警幻仙姑之口。《红楼梦》的主旨乃“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作者旨在借石头“历经离合悲欢”的情感历程,展示“炎凉世态”,表达自己“无才补天”(即不得其位)却又不甘寂寞的“志于道”者的伟大情怀,这就是“以情悟道”;“守理衷情”则是作家对自己所悟之道的直接阐释。“守理衷情”,以理范情,以情维理;理在情中,情在理中,乃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守理衷情”是对经历了宋明两代重理与重情两种极端的冲击之后的孔子儒学所做的智慧的调和。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一词经纬”,是一种写作、构思的方法,指的是用一个关键的词去谋划写作的方案、营造文章的结构、突出文章的主旨、抒发作者的情感等。例如《口技》中从“口技表演”的角度,一字立骨——“善”;《出师表》从“品读”的角度,一点深入——“情”,即“报先帝”的怀念之情、感恩之情、复汉之情,“忠陛下”的忧患之情、委婉之情、期待之情;《谏太宗十思疏》中紧扣一“思”字做文章;  相似文献   

16.
作为对诗歌创作实践的总结和审美特性的概括,“情景论”一直是中国古代诗学热衷的话题:从《礼记·乐记》“人心之动,物使之然”的物感说,到王国维提出“二原质”;从《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的气动说,到王夫之的情景交融说,其间经历了理论不断地丰富和深化.特别是王夫之,王维国集“情景论”之大成,使之更加精深和系统化,成为古代诗学经典之一.概而言之,“情景论”美学内涵有二:l、情与景是诗歌生成,也是诗歌美质构成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谢榛说:“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我,两不相背”李渔称“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说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词.”倘若缺其一,便不能构成诗境.  相似文献   

17.
辛晓明 《师道》2008,(12):35-36
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不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无奈何”。意思是:真正通达生命真相的人,不去追求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对此,曾听过于丹教授用例子进行了通俗形象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明人谢榛有一句名言:“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就是说外界景物是触发诗情的媒体,内在的情感是诗歌创作的胚胎,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摩荡、生发、渗透、融合,才能产生美妙清新的诗歌情境。可见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乃是诗歌创作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庄子的“情”即指人之情和性命之情。二者委实不能并肩而立。只有凭着“忘”和“游”,从世俗之情中悄然退去,才能极度高扬性命之情。  相似文献   

20.
在关于中国古代诗学的研究中,有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言志”和“缘情”是两种互相对立的诗歌主张,“诗言志”要求为政治教化服务,“诗缘情”则只求自由抒发性灵,不考虑政治教化。文章表示不同意此种观点。作者认为,“言志”和“缘情”的意思没有根本的差别,“诗言志”是说用诗来表述内心所存想,“诗缘情”是说诗依照内心所存想而作。这两种说法本身都不涉及与政治教化的关系问题。作者还认为,志、情两词的含义原可以兼包所谓偏于理性的思想和偏于感性的情感,因此,认为“言志”偏于理性、多指表达思想而“缘情”则偏于感性、多指抒发情感的观点也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