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领域从事机械制造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自动化研究与应用、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不断地渗入到机械设计和制造中,并且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生的就业需求,需要我们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对机械设计制造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高水平、专业型的机械设计制造人才,这离不开自动化专业教学的辅助和推进。本文以中专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为探究对象,列举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一线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大连科技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构建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大批机械类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应当率先进行创新与优化,通过资源整合以及教学流程变革,努力造就综合素质高的实用型人才。广大教师要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对现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充分优化,使其与行业发展、经济发展吻合,不断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周启冲 《考试周刊》2012,(20):125-126
在职业中专教学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性课程,它主要是对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数控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充分提高学生机械设计、加工制造的能力,为其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未来的机械制造专业技术岗位,开辟有效的途径。作者结合多年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学的经验,就如何有效开展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是新工科建设的任务之一.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了培养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工程人才、促进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以吉林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为例,分析了目前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课程内容涉及面宽,实践性强。传感器测试原理较难,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根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求,课程教学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制定课程导学实施方案,改革教学手段,创建学习资源平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8.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它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合理恰当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才能。  相似文献   

9.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目前建设实训基地的困难与原因,结合山东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建立实践教学视频数据库、建设多样性实践实习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了体系全新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有效教学为依据,结合工科类专业英语的现状,探讨了工科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科类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有效地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从而培养出具备专业英语知识的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人才需要掌握必要的专业英语知识。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模具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但在高职院校模具专业英语教学中,仍以纯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该文结合模具英语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实训教材、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场地建设和师资培养五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模具专业英语实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多样化的机械工程人才需求,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结合地方院校的特色及多样化生源的特点,探讨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给出了按照多规格培养目标,实施分梯度、分类地培养的内容与方法.形成一套较完善的适应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教学文件和措施.加强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快速发展的机械行业提供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3.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对象,构建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面向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着重研究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分析其强化力学、设计和计算机应用三种能力的途径,以及突出施工机械、创新设计、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四项特色的方法.同时提出了实施该方案需要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为建设国家特色专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以工程实践教育为内涵,结合"中国制造2025"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和现代化制造业对于人才的渴求,以培养具备自动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自动化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先进智慧工厂实训平台"创新实验室建设,加强学生对于"中国制造2025"现代化制造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工程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应用能力为方向,增加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特点,对现行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机械制造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出新形势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械制造工程课程体系建设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教学思路。这既符合当今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又坚定了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16.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机械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是实现我国机械工业由大变强的时代主题和重大需求.研究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结合工程教育和专业认证理念,提出项目导师工作室团队制下的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实践方案,并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专业技能、工程创新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该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应用型机械创新人才的培养难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我国自动化专业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自动化专业英语的教学对既具有专业能力又掌握英语语言交际工具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考核方式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旨在为其他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33):188-189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将传统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囊括在内的一门科学,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市场培养出一批集材料、信息、能源、电子以及管理能力为一体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可以说,大多的理科院校都设置了这门学科。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们逐渐发现,从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一般都处在较高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说明了我国市场对于这类人才的需求量之大,同时还说明了机械和自动化已经成为促使社会快速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正面临着挑战,即对这一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所在。在此,本文就将以如何更好的在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9.
以CDIO作为参考模型,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一专业进行举例论证,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此就必须坚持和丰富:理论+实践=技术的内涵。传统的教学方法着眼于理论,那么就借以地方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案例,并借鉴CDIO这一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应用型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该学科教育已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任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培养多元化、综合型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其中科学计算思维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举措之一。文章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C语言程序设计为研究对象,认真全面地剖析了该课程现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原因,基于“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并综合新工科与本专业培养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方法,以期达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科学计算思维与实践创新能力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