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主任徐凯所著《燕园明清史论稿》一书,已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满学(清史)专家文库"之一,是徐凯从事明清史研究30余年所撰论文的选集,包括明史考论、满洲族史论、八旗史论、政治与制度史论、人物与文化史论、中外关系史论及附录七大部分,共收入论文46篇。该书关注明朝时期三娘子、赵全、明臣出使朝鲜等学人较少注目的政  相似文献   

2.
尽管现在读李泽厚先生的"三论"特别是《中国近代思想史论》(除此之外还有《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有很多让我们不以为然的地方。特别是用阶级的方法来分析和通过分析后的阶级划分乃至政治立场划分,成了他不少人物史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发稿计划,从4月份起,人民出版社将陆续发稿出版《邓小平文选》、《朱德选集》、《周恩来选集》(下卷)、《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以及《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注释本》(内部发行)等7种重要书稿。《邓小平文选》已定稿发排,预计6月20日开始出书,7月1日先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所在地发行。  相似文献   

4.
《方汉奇文集》和《宁树藩文集》在长江新闻学院和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下 ,近日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长江新闻传播系列丛书 (史论篇 )中最先推出的两本巨著。其中 ,《方汉奇文集》原拟书名为《发现与探索》(以“方汉奇新闻史文集”作为副题。现改称《方汉奇文集》)。和作者前此出版的《中国古代的报纸》、《报刊史话》、《中国近代报刊史》、《报史与报人》《新闻史上的奇情壮采》、《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三卷 )、《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三卷 )、《中国新闻传播史》、《大公报一百年史》等书一样 ,这部文集闪现…  相似文献   

5.
《出版文化史论》(以下简称《史论》)是章宏伟新近结集出版的出版史论文集,分上下两编,上编研究中国古代出版史,下编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出版活动。 本书虽然是单篇论文的结集,却有统一的构思和体例,并不使人感到零散杂乱。例如:上编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两宋出版业的四篇考述,都包括社会概况、图书政策、图书形态或形制、编校活动、出版物、图书贸易等方面的内容(隋唐五代和两宋增加“刻书事业”),已涵盖构成出版活动的编辑、复制、发行三要素,颇符合现代比较公认的出版定义。上编还有《论毛晋》、《中国古代编辑发展历程》和《雕版印刷术起源问题》三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明、清出版业和古代出版技术的发展概况。读者从上编收入的七篇论文中,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出版业的发展全貌,上编也可以说是一部简明扼要的中国古代出版史。  相似文献   

6.
"五经论"——《礼论》、《易论》、《书论》、《诗论》、《春秋论》,分别见于苏辙《栾城应诏集》卷四"进论五首"和今本《苏轼文集》(以明项煜序刻《东坡先生全集》七十五卷本为底本)卷二"论",篇次虽异,篇目则同,文字略有异同。这五首经论当为应制科时所上之进卷,是研究二苏学术思想,尤其是经学思想的重要资料。目前的情况是一文两用,研究苏轼者用之,研究苏辙者亦用之。这实际上是不严谨的,也是不科学的;但在归属不明确的情况下又是无可奈何的。那么,"五经论"究竟是苏氏兄弟何人所作呢?本文试作考辨,就正于海内方家。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1977,(3)
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发行的大喜日子里,我省图书馆(室)广大职工心情无比激动,大家说,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是革命的需要,宣传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光荣的职责。连日来,各图书馆(室)组织了不少宣传、学习活动。省图书馆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发行的日子里,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景象,门前的宣传橱窗用照片、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突出地宣传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的伟大意义及其内容介绍。筹备已久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室,在选集第五卷发  相似文献   

8.
一、《毛泽东选集》第一版出版及其各种本子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央即着手准备出版《毛泽东选集》。1950年5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1951年春,《毛选》出版工作全面上马,4月17日,出版总署发出关于认真做好《毛选》出版印刷发行工作的指示,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委员会,《毛选》出版工作交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决定:《毛选》先出四卷本,四卷本包括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从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全国解放以前,一些解放区曾出版过《…  相似文献   

9.
《出版参考》2005,(3):39-40
吴祖光(1917—2003),江苏常州人,我国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一生著述颇丰,有戏剧、散文、政论和书法集五十余部,主要代表作有《风雪夜归人》、《闯江湖》、《花为媒》、《三打陶三春》和《吴祖光选集》六卷本等.  相似文献   

10.
著名文艺理论家、符号学家、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的代表人物尤里·洛特曼去世整整十三个年头了,圣彼得堡艺术出版社精心策划编撰的九卷本洛特曼著作集向我们全面展示了洛特曼的学术思想及其理论贡献,记录了一位伟大学者所走过的艰辛的求索、征服与超越之路。1994年《俄罗斯文化讲座》为这套巨著拉开了序幕,之后艺术出版社每年推出一卷:《普希金》(1995)、《论诗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最早的一部《毛泽东选集》,是1944年6月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的。这是由邓拓同志根据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指示,并报请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批准而编选的五卷本《毛泽东选集》。这部选集共选了29篇著作。46万字。第一卷5篇,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献;第二卷11篇,主要是论述抗日战争的形势、任务和统一战线问题;第三卷3篇,论述战争与军事问题;第四卷3篇,论述经济与财政问题;第五卷7篇,是关于党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与《红楼梦》的比较阅读,一直是文学鉴赏家们感兴趣的。最近读到两本与此话题有关的书:《秋水堂论金瓶梅》(田晓菲)、《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夏志清)。田著是对《金瓶梅词话》与《绣像金瓶梅》的比较阅读。在“前言”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六日)一文,载于《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本文作者是当时三记者之一的《新民报》记者。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选集》开卷第一篇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毛泽东生前出版的《毛泽选集》(包括分卷本、四卷合订本、横排本、横排普及本)中,都注明这篇稿件的著作年月是1926年3月。近年来经过党史工作者、党的文献研究者的努力,收集到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几种文稿,把它的著作日期提前到了1925年12月。从已发现的版本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最早是在1925年12月1日出版的《革命》半月刊(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主办)第4期上发表的。1926年2月1日又在《中国农民》(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第2期上刊载,并作了个别文字改动。中共汕头地方党和共青团组织主持创办的汕  相似文献   

15.
国家图书奖(以下简称国家奖)是我国图书出版界的最高奖,本文从获奖图书的卷数统计入手,从总体情况、多卷本排名情况、分奖项统计情况及分类统计情况展开分析。在总结评奖结果的同时,兼论多卷本现象,为出版界的出书及评奖作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6.
湖南图书馆收藏了建国前和建国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各种不同的版本近百种。其中1944年5月由晋察冀日报社编印、晋察冀新华书店发行的《毛泽东选集(1—5卷)》,是现存国内最早版本的《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17.
论自费出书与协作出书自费出书与协作出书是怎么回事?与卖书号有何不同? 这类问题我好象过去从未接触过,因而1985年4月在四川省峨眉山第二届全国出版研究年会上听到这一系列问题时,颇为茫然。后经请教行家,再回忆一番,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早年也搞过自费出书。那是1939年春天的事。我利用当时在广西全州(县)的国民党步兵学校迫击炮训练班学习三个月的伙食津贴,由衡阳岳南印刷局代印了一本小诗集《漂泊之歌》,共500册,每册定价0.12元,出书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五月”,曾在街阳、衡山、湘潭一带出售过。当时在桂林的陈原同志还曾在《救亡日报》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中国档案学会编,档案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大32开,平装(压膜),31.6万字,定价8.00元。该书是中国档案学会组织所属档案管理自动化技术、档案保护技术、档案缩微技术、档案馆(室)学术、科技档案学术等委员会,于1991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中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选集,共收入33篇论  相似文献   

19.
一、重要典籍出版建国后首次出版《毛泽东选集》——1951年10月开始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首次出版《列宁全集》——1955年12月,《列宁全集》中译本第一卷出版。1963年2月出齐三十九卷。首次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56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一卷出版。1986年5月出齐五十卷。首次出版《鲁迅全集》注释本——1956年《鲁迅全集》注释本开始出版。回959年出齐十卷。建国后第一本中共中央主办的党刊创刊。——1958年6月《红旗》杂志创刊。首次整理校点《二十四史》——周恩来总理于1971年4月2日指示整理《H十四史》和《…  相似文献   

20.
日本市河世宁(1749—1820),江户时代后期著名汉学家,曾于日本文化元年(1804),搜集《全唐诗》未收作品编成《全唐诗逸》三卷,据《千载佳句》、《文镜秘府论》、《游仙窟》等中日古代文献所录唐诗,补进72首作品及279个句子,作者128人(其中82人不见于《全唐诗》)。其《全唐诗逸》于清代嘉庆间传入我国,鲍廷博将其收入《知不足斋丛书》,现附录于中华书局校点本《全唐诗》卷末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全唐诗》末,这是市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