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如何在新世纪创造更加优质的幼儿教育,成为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近几年来,在幼教这片热土上,人们普遍关注幼儿园课程改革,诸如整合课程、主题活动、领域教学、方案教学、蒙台梭利教学法、多元智能理论实施等等课程的研讨轰轰烈烈,但人们较少关注幼教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幼儿教师的革新。在这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状:中国的幼教改革中,师资培训的步伐远远落后于课程改革前进的脚步。一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意义我们知道: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力量,是幼儿园高品质教育的缔造者,是幼儿园一切先进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者。我国历年的幼教改革成功经验证明:真正的改革首先应是教育实践者本身的革新;而真正的成功的改革也必将促进教育实践者本人素质的提升,必将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开设学前教育的师范学院或幼师学校,面对师资培养落后于课程改革的现状,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才能培养出适应新课改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幼儿教师?这将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机构首要解决的问题。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改革的关键在于把握...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学前师资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本文以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课程设置为案例,参考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以及世界幼教发展趋势,从幼教政策文本、社会发展需求、幼教改革需求等方面分析探讨新时期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初步确定新时期幼儿教师培养规格和标准框架。分析了当前幼儿教师职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师培养规格的一致性程度,提出对我国幼儿教师职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师资储备和管理制度是建国以来逐步形成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日益突出.基层幼教师资储备与管理体制更是因为学前教育一直以来不被重视,而问题更为显著,具体表现为:幼儿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师资总体短缺且分配不均匀,教师流通渠道不畅,农村幼儿教师缺乏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权利.针对其背后存在的制度性原因,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改变传统的幼师培养体制,完善幼儿教师任用制度,利用编制管理、政策倾斜等措施,改善幼儿教师的待遇与专业环境,实现幼教师资的合理配置与流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幼教师资培养、幼儿教师资格鉴定与招考、在职幼儿教师结构与进修等方面介绍和分析了台湾地区幼教师资的特点,据此对我国内地幼教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对幼儿园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已成为培养幼儿教师师资的重要基地。在幼儿教师师资学历提高的同时,出现了幼教教育技能下降、高学历低能力的问题。本文对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的涵义、艺术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艺术教育技能的培养策略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培养和发展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已经成为幼教师资培训的必然要求。什么是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反思型、研究型教师无疑是最好的回答。这些教师必须是“说、学、做、写”的多面手,除了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拥有很高的教学机智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将幼教师资培养逐步纳入到高校层面来开展,部分本科高校承担了幼教师资培养工作。相关高校在幼教师资的本科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定位笼统而缺乏可操作性、学生对培养目标认知不足而难以收到良好成效的问题,故而离一线幼教机构的要求尚存在不小差距。由于幼教师资大规模本科培养历史不长、培养经验缺乏、课程设置比较繁杂,难以确保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素养;评价标准比较单一,难以有效发挥幼教师资培养的导向功能,因此现行培养模式成效不足,应当改革:一是落实《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明确培养目标中的关键问题;二是努力推行幼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改革;三是切实完善幼教师资培养计划,从而确保我国幼教师资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各类幼教机构迫切需要一大批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成熟的年轻幼教人才充实到幼教师资队伍中。幼儿师范高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幼教机构培养一线幼教师资的重要职责。幼师学生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幼儿教师,他们需要在幼师学校学习期间将自身的职业道德培养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本文从剖析当前幼师学生的职业道德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适用于幼师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新型培养模式,目的在于提高幼师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能性。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17,(5):135-138
幼教名师的培养培育对幼教事业的发展、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为培养大批的幼教名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幼儿教育师资的热切期盼,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为幼教名师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努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培养质量;着力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培训实效。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教师教育》2016,(2):55-60
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与保障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在我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时期关注这一问题意义重大。发达国家一直比较重视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他们在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标准、职后培训以及工作待遇保障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在充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幼儿教师职前培养:高中起点本科化,幼儿教师入职标准:严格把关体系化,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政策保障分层化以及幼儿教师工作待遇:政策倾斜吸纳优秀人才等一系列强化我国幼教师资供给与保障的具体做法,期望能对我国的幼教师资供给与保障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wards the current debate over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It begins by outlining the background to the debate, and then focuses upon two of the main issues; that of contestability, which concerns whether or not schools significantly challenge, or threaten, the pivotal role in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which higher education has traditionally held, and that of financial costs, which concerns whether or not student teachers can be trained cheaper outsid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The article presents findings of the authors'research, a study comparing teacher training carried out b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partnership with schools, with a newly established model of training provided by consortia of school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are examined,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policy which would allow schools 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work together to provide improved teacher training.  相似文献   

12.
师范院校应确立教师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是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总称,其实质是实现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我国师范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单一封闭的教师培养模式,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已显露出种种不适应,并面临新的挑战,作为以师范教育为主体的师范院校,必须确立教师教育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内涵,扩展外延,实现教师培养与教师培训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3.
面对教师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发展已成为高师教育与国际教育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时代发展呼唤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通过对中外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与初中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比较分析,无论从培养机构、培养模式,还是从课程设置来看,实行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都是完全可行的。它反映出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基本趋势,适应我国教师培养模式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教师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小学教师教育高等教育化为契机,以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培养机构一体化为平台,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重新厘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培养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合格师资。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开始,教师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目前,我国师范教育的结构调整和逐步开放,使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借鉴国外教师教育的经验,对加强和改进我国的教师教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使之更加理性化。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G省与S省教师教育体系的调研显示,当前我国已经构建起师范院校、综合院校和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仍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主体部分,省属师范大学对教师教育的促进作用表现突出;教师教育院校的分层分类培养格局基本形成,布局结构调整趋于理性;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的教师教育体系尚未建立,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普遍处于边缘地位;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和质量评估标准缺失,教师教育管理机构不统一,职能分散,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相似文献   

17.
农村教师教育培训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保证,面临大力发展的机遇,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也面临严峻挑战。认真分析农村教师教育的外部机会与威胁,根据农村教师教育培训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以求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构建面向教师专业化的高师课程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师教育的新理念,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课程建设是培养专业化师资的保障。教师专业化对现行高师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科学构建高师课程新体系,培养专业化的新型师资,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法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的传统与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是世界上教师教育机构建立最早的国家,教师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世纪60年代法国大学开始真正介入教师教育。1991年后,法国在各大学区创建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将之作为全国统一的大学水平的教师专业培养机构。法国教师教育大学化模式的基本特点在于:教师职前培养达成综合大学水准,教师职前教育与教师职后教育有机整合,从而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面向21世纪,法国针对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改进大学化教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斌贤 《教育研究》2005,26(12):19-24
近10年来,若干所高校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的新的需要,自发地开展了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形成了多种教师培养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沿袭多年的单一的教师培养模式,形成了立体的、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模式的新格局。从对其中“4+2”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它适应了教育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但我国在教师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还刚刚起步,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应当确立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在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对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促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多元化和整体化,将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有机结合,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不断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