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一节课提出的问题是多还是少.而是取决于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效.学会做有效提问对一节课的课堂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次有效的提问,不仅能使课堂达到最佳的效果.而且能节省学生的很多时间.  相似文献   

2.
面对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叫得最响的词是:"创新、自主知识"。培养优秀的尤其是卓越的创新人才是社会的迫切需要。当今人们一致认为,未来社会的人才要有不断地进取和创新精神,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合作精神,有多样化的个性特征与专长,善于学习,执著地追求科学和真理等。在课堂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放心大胆地去做、去尝试?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的天性、野性、灵性和创造力?结合课堂活动就教师有所为有所不为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提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结合一个教学片段谈谈对  相似文献   

4.
幸福课堂充满着智慧,充满着生机。在幸福的课堂中,学生的兴趣会得到激发,探究的欲望会得到激活,知识的社会价值会得以体现。在幸福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体验到求知的愉悦和快乐,学生的智慧之花也会在互动与对话、实践与练习中绽放。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慧,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真实、快乐、充满智慧呢?一、情景创设,讲求真实《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  相似文献   

5.
正【课堂情景1】我和小小班的孩子正在唱歌曲《春天》,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歌词,我在黑板上画了歌词里的内容,孩子很感兴趣。我一边弹着琴,一边让我的配班教师袁老师根据歌词给孩子指引黑板上的画,帮助孩子歌唱。因一时找不到指挥棒,袁老师就用一根孩子的钓鱼竿来代替。唱着唱着,我突然发现孩子一个个盯着黑板不唱了。原来袁老师用钓鱼竿带磁铁的一端来指,结果被吸在黑板上了。我马上对他们说:"怎么了?"孩子纷纷告诉我,袁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85):47-48
语文新课程强调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环境才能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呢?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区组织了一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从中可以看到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但是活动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案例呈现 在一次数学公开课上,老师讲授的是扇形统计图,引入部分都很顺利:老师出示主题图——学生们运动的场景,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足球,还有的跳绳、踢毽子……接着,老师提问。  相似文献   

9.
一、案例呈现在一次数学公开课上,老师讲授的是扇形统计图,引入部分都很顺利:老师出示主题图——学生们运动的场景,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足球,还有的跳绳、踢毽子……接着,老师提问。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常常有2种不同的场面:其一,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其二,则是另一种场面,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呆板的教法、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木然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5min,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却如此不同呢?  相似文献   

11.
尹国东 《中国教师》2014,(24):61-63
<正>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由观众、听众变成了参与者,"一言堂"变成了"多言堂",信息传递由单向传递变成了双向交流。但教学效果有时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问"不得法。例如,一位教师讲授《最后一课》,板书标题后,问:"同学们,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呀?"学生齐答:"都德!"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有问的必要吗?教师随心所欲地问,学生漫不经心地  相似文献   

12.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转变,当代教育革新的推进始终也在不断加速,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教育工作人员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明确了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在不同角度上展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定以学生为本,要注重服务给学生最大程度的教育。翻转课堂有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化诉求,促使学习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文章根据翻转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张邦华 《师道》2015,(2):30-31
课堂提问历来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之一,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笔者但凡走进课堂听课,必先关注教师的提问。在一次外出听课中我带着需要观察的问题,走进了《藤野先生》一文的教学课堂。以下是我所观察到的这节课的课堂提问环节。一、是精彩纷呈,还是鹦鹉学舌上课开始了,随着导入和预习检测的结束,课堂进入了"学习研讨"环节。教师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文章主要记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从这些  相似文献   

14.
裴志刚 《中学生物学》2012,28(10):22-23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新课程改革对"问题教学"提出了要求,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写进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问题意识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课堂提问太过随意,不注重问题设置的科学性、思维性以及艺术性。不是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课堂干扰这一现象。尤其是教师自身对课堂的干扰,严重制约、影响了学生对课堂预设效能的达成。本文试从教学语言、教育媒介、教师素质等方面着手分析、解决如何减少课堂干扰的影响,以期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笔者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节数学课上,授课教师在短短5分钟里,随口问了38个问题,学生们相应地回答了38次。我们简单的计算一下:每个问题从提出到回答完毕,平均耗时不到8秒钟!教师提出问题需要时间,学生回答问题也需要时间。那么,每个学生真正思考的时间又是多少呢?课堂的时间是宝贵的,多而滥的提问,不但浪费时间,降低效率,而且频繁的刺激会让学生感到强度大,课堂气氛紧张。这位教师应该在课堂  相似文献   

17.
彭华清 《教师》2010,(31):73-74
我到一所小学听了几节公开课.为其中两位教师精彩的生成性课堂教学而叫好。 案例一:某教师教学《向往奥运》(人教版)这一课,让学生朗读“我亲身体味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段话时,部分学生将“体味”一词读成了“体会”.  相似文献   

18.
潘智 《生活教育》2014,(1):67-68
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重要还是数学化重要,一直是课改以来的争论焦点之一,还有的研究学者提出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观点。不论哪一种理论,笔者认为都要从课堂、学生的角度加以认识:数学味与生活味都是课堂中需要添加的味道,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的规划与设计及适当的操作,在"生活味"与"数学味"之间架起一台适宜的天平,让教师、学生和课堂都达到一种平衡,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9.
叶柱 《辽宁教育》2005,(10):45-47
近日,随教研员老师去一所农村小学进行数学新课程教学调研.期间,观摩了当地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正比例”课堂教学,感触颇多.由此,也引发了笔者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的一些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李怡 《语文天地》2014,(9):29-30
有效的预设不会成为生成的“桎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怎样的预设才是有效的预设?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