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屈原所指的"内美"不仅仅是历来所谓"帝高阳之苗裔",而更多的是诞之"寅"时这样一个与生俱来的良辰吉日,因此,"日占"而知生于吉日,也就必然地树立起屈原一生自重其身和"善"与"美"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2.
蒋方 《职大学报》2009,(3):25-26,34
屈原的"远逝",不是现实空间的出走,而是精神世界的远离,这就是屈原所说的"自疏".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时时滞碍的屈原,通过"自疏"而赢得了心灵的自由.但屈原爱楚国,爱得太激烈,太深切,所以他明白,不要说出走,连"自疏"都做不到,因为楚国就是他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钱征 《池州学院学报》2012,26(5):89-97,108
在屈原的作品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屈原流放陵阳的有《哀郢》、《招魂》、《远游》等;在考古出土文物里,直接或间接涉及屈原流放陵阳的有寿县《鄂君启节》、石台怪潭郢爰、皖南铜矿遗址、青阳先秦文物等;在历史地理文献方面,已经直接或间接地表明,安徽池州在战国时期,是东楚、南楚的"边角料"(结合部),地理位置特殊,亦属《越绝书》所说"屈原隔界放于南楚"的范围,并且是楚王同姓的人聚居地,保留了多处明代以前的屈原"三闾庙"遗址。  相似文献   

4.
在先秦时代,"士之子恒为士冠礼",且"冠礼"十分隆重;如果此年正月名"陬",二月即名"橘"。"士冠礼"上激动人心的氛围,再加二月名"橘"的诱因,当可触发屈原对橘树的"白热化"的"幻想和感情"。据此可推断,《橘颂》当写于屈原二十岁时的二月间。从史料价值说,《橘颂》一诗也许恰好填补了屈原生平资料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5.
《职大学报》2011,(5):124-124,87
(2011年8月4日通过)《职大学报》编委会2011年工作会议由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于2011年8月2日至4日在包头召开。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有(按中央台气象预报的顺序排列):北京市工会干部管理学院范秉珍书记、孙立冬主任、张世岳主任和崔金琳老师;高等教育出版社刘金菊同志;  相似文献   

6.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除了要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有相应的激励制度和高端人才以外,应重点利用好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因地制宜。因此,包头市在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应重点挖掘以下城市资源:一是"远古悠歌",充分展现包头悠远的历史和独特的敕勒川风光;二是"金戈铁马",突出成吉思汗和草原文化;三是"梵塔钟声",充分利用好"五当召、梅力更召、昆都仑召"等文化历史资源;四是"呦呦鹿鸣",突出包头市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恬静的幸福生活;五是"天佑包头",展现的是包头的独特资源和成就,比如稀土之都、人居城市、文明城市、绿化城市等等。"  相似文献   

7.
《职大学报》2012,(5):124-124,F0003,F0004
(2012年7月24日通过)根据包头会议决定,《职大学报》编委会2012年工作会议由潍坊职业学院承办,于2012年7月16日至24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按院校在中央台气象预报的顺序排列):"墨学研究"专栏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杨武金教授;哈尔滨市职工大学金红副书记、朱福荣副校长;齐齐哈尔市职工大学潘晓军校长、郭小微、秦福全;长春  相似文献   

8.
论从屈原到宋玉的四大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是战国晚期楚国著名的辞赋作家,历来与屈原并尊为"中国文学之祖".但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作家,而宋玉则是楚赋的代表作家;屈原所创作的楚辞重抒情,而宋玉所创作的楚赋重体物;屈原喜犯颜直谏,宋玉好微辞讽谏;屈原崇高伟大,宋玉自然亲切.从屈原到宋玉,实现了由楚辞向楚赋的转移、由缘情向体物的嬗变、由直谏向曲谏的发展、由崇高向世俗的回落.这些都标志着中国文学的重大转型,对后代作家及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昆仑是屈原楚辞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体现为神人相连接的"天柱"和群帝所从上下的所在.在屈原<离骚>中两次提到昆仑之行,一是在遭到打击以后,登上昆仑之巅,欲向诸神倾诉.在这点上,具有与"重华陈辞"一样的悲剧意义;二是表达顾恋家国、不忍离去之意.屈原的昆仑之游同时也是其灵魂之旅.  相似文献   

10.
贾谊步屈原后尘而成为屈原在汉初的后继者,首先表现在其对屈原思想的继承、与屈原情志的通合。不过,因世移时异和出身、经历、所受教育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贾谊在继承屈原的基本思想、通合屈原的根本情志的基础上,也有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2007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由韩国东亚细亚比较文化学术会议和中国屈原学会联合主办,于7月6日—10日在韩国东国大学校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韩国的著名楚辞专家或汉学家共34人。开幕式由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韩国东国大学校朴永焕教授主持,韩国东亚细亚比较文化学术会议会长、高丽大学校教授崔溶澈、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铭、韩国东国大学校庆州分校孙东辰总长及东国大学校前总长洪起三等先后致辞。  相似文献   

12.
关于屈原的生年,史书并无确切记载。按照屈原在《离骚》中的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当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由于“寅”年是每十二年出现一次,因此根本无法确认屈原生于何年。屈原生活在战国时的楚国,历经楚怀王和楚顷襄王两个时期,当时正值楚国由强变弱。屈原开始为楚怀王左徒,深受楚怀王信任,“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以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对内主张“举贤授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可是,当他为楚怀王起草宪令时,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出版人以屈原的爱国精神来感发国人,激励民气,掀起了屈原研究出版的热潮。从内容上来看,与屈原有关的出版分为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性著作和对屈原作品的现代注释、翻译。现代学人的屈原研究体现出古为今用,以古为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汨罗确是楚人"先王故居",屈原在此自沉,能够表现"首丘"之情;汨罗又是熊绎后裔被迁之地,到此自沉,正好可以"下著其志";更重要的是,汨罗紧靠大都会长沙,信息流通快捷,自沉之后,有可能达到"上悟其君"的目的。这三条,就是屈原选择到汨罗自沉的原因。屈原自沉汨罗的意义,属于"尸谏"一类,即主要是以死劝谏楚王醒悟,是一位忠臣在毫无其它办法的情况下对祖国对领袖所表达的最后的忠诚,是一个"舍生而取义"的壮举。  相似文献   

15.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一位光耀千古、影响久远的伟人,屈原思想的形成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良好的家世给屈原以巨大的鼓舞和激励,莫敖子华、昭阳、淖滑等人的爱国思想和政治主张也深深影响了屈原的政治革新。屈原是联齐抗秦路线的坚定践行者,他曾三使齐国,到过稷下学宫;稷下学宫作为当时思想文化交流的中心,学术争鸣和思想交流的良机屈原不会与之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6.
研究屈原及其作品,就是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因为"屈原作品篇第"是个千古难题,所以,编辑部为了推进这个难题的解决,专门组织了这次会议,邀请诸位专家来包一起研讨。这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面临着非常重要的转型,顺应时代呼吁我们职业教育为社会孵化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笔者所在的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培育、弘扬工匠精神,增进工匠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向、积极作用的同时,面临着一些机遇与挑战,本文从树"匠人"、留"匠心"、造"匠品"、守"匠魂"四个方面,对新时期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谭家斌 《职大学报》2013,(2):9-14,25
屈原作品中有著名的"香草情结",汉代王逸概括这种比兴手法为"善鸟香草,以配忠贞",实质并非如此。其作品中的不同香草,有不同的意象,即使同一种香草,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喻意。探求其香草的真实意象,对于理解、研究屈原及其作品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谭家斌 《职大学报》2012,(1):28-31,112
屈原作品善用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古今学人多有认知,但对屈原具体的自喻系统及其蕴含的人格心理特征却鲜有论及。屈原自喻的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爱国、立德、修身、讽世。通过自喻系统,能透视出屈原高贵的人格心理和无穷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老子与屈原的宇宙观进行了比较分析,老子认为"道"为宇宙之源,以阴阳二气说明万物之生成,屈原对阴阳二气的存在亦持肯定态度,他们对宇宙生成的认识表现出一种唯物主义倾向。老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虚空之体却有着无穷的作用,屈原则认为天地构成了一个球体,太阳围绕着这个球体运动,且带来了昼夜,在那个时代,这应该可以代表我国学者对宇宙认识的较高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