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健全人格的教育。在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试图以小学德育中礼仪教育为载体,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创设全新的教育情景,优化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创造互动的道德生活和道德主体,努力消除现行德育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实现突破,走出自己的礼仪教育新路。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重要宗旨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的重要宗旨就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应该是完整的、和谐的人格,它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条件。健全人格的养成有待于一种和谐的教育来实现。这种教育应该把培养健全的人格作为最高目的之一,强调人的尊严、自由与责任;又强调每个人都要关心他人、集体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而且要把伦理道德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人在尊重自然的同时要把自己树为自然的一部分,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强调教育应挖掘人潜在的智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健全人格的教育。在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试图以小学德育中礼仪教育为载体,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创设全新的教育情景,优化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创造互动的道德生活和道德主体,努力消除现行德育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实现突破,走出自己的礼仪教育新路。  相似文献   

4.
健全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未来社会需要一大批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健全人格的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人格的正常和谐的发展。开展健全人格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健全人格者作为教育培养的终极产品,是对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人才一般讲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即:知识性要素、实践性要素、创新能力要素、品德要素。最终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是创新人才,评价不是学校,也不是教师,而应该是社会。要看我们的毕业生对科学、对社会所做出的创造性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前提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自我发展能力,本源是健全人格,保证是创新人格,基础是创造个性,关键是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品行端正、心智健全、人格健康的人,思想政治课蕴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内容,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挖掘课程资源渗透人格教育,把培养健全人格和完善道德的社会成员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目标,以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学校教育 ,其终极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也就是说要从理想信念、道德素养的根本入手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 ,成为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的人 ,这早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因此要把理想教育与健全人格品质的塑造紧密结合起来。对此 ,我们在实践中主要是通过开展“三名教育”来实施的。  相似文献   

8.
谈职业教育现代化走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一、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   有的发展理论专家提出:发展最重要的不是经济,而是美德。因为“美德就是能力,而且是特有的能力。”因而,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是中国职业教育在 21世纪的必然选择。   所谓人格本位,它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立足于人是社会的人,人有文化的人、人是道德的人,主张以德性统驭能力。这种教育在注重受教育者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他们的道德修炼,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一定时期的培养学会做人,即做一个会创业、会学习、会生活、会处世的有独立人格的人。因而,从…  相似文献   

9.
微话教育     
《江苏教育》2014,(5):M0004-M0005
@邓晓芒教育应该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标,道德虽然是健全人格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作核心内容,但并不是全部.也不是能够孤立地建立起来的。道德教育本身就需要有其他方面的丰富资源,例如科学知识,社会和人文知识,包括对人生和宇宙的哲学思考,思维方法的训练(逻辑、语法、修辞等),还有审美和艺术,再就是技术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格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本质是人格的塑造,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教育当然要为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服务,但这种服务不是通过直接参加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实践去实现的,而是通过实现自身的本质(人格塑造)去实现的,是通过完成自身的根本职能(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去实现的。这是对教育本质理念的终极关怀,是教育本质理念的回归。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格教育是以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即以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陶冶其道德情操,优化其气质性格,培养…  相似文献   

11.
健全的人格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具有健全人格的教师,能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为培养大批未来社会需要的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体育运动学校教师健全人格的塑造对于整个体育教育过程以至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培养健全人格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健全人格是健康和完善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格。审美能力是人格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审美教育为健全人格的生成提供动力,在人格的发展中培养个体顺应环境的能力。审美教育不仅自身参与健全人格的建构,还有助于人格结构中的认识能力和道德意志能力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们尝试《初中道德教育的实验与研究》,通过实验逐步体会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必须从道德教育抓起,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呢?我们的做法是把道德内容细化,选择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内容——个人品德  相似文献   

14.
汤蓉 《考试周刊》2011,(59):151-152
在中学历史道德和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健康人格培养方法和存在问题来论述现代教育中中学生道德和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得出如下结论:重视道德和人格教育,是青少年健全发展的客观需要;重视学生人格建塑,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应当把发展独立人格、和谐人格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将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对学生而言,习惯、道德发展与人格养成才是永恒的。这亦是我们小学品德课程所追求的核心教育价值。笔者与学生一同在教学实践中体悟“学习做人”,在探索“有效德育”的征途中破译了有效品德课堂密码——“生动”,即品德课堂教学应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主要借助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学校要从加强健全人格心理和人格品质的调研,增强健全人格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入手,帮助大学生学会思考、走向独立,激发大学生的成就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造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坚毅品质和进取精神,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人格是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在人的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实践也证明,一个人的素质与其人格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学校优化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一、了解学生是培养学生人格的前提条件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如同样是关心别人,有人将热情显露于外,有人则将真情深藏于心,而付之于行动。因此,了解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前提和条件。教师在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同时,还要善于赏识学生。如有的学生自信大方,独立性强…  相似文献   

18.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和谐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我们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自我意识结构不合理,主体人格不健全,缺乏正确的自我定向、规划的意识及能力。总之,我们的一些学生缺乏个性。究其原因,我认为与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弘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代教育的宗旨。培养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人的一生即学习、发展的一生。要学习和发展,就必备两个因素:健全人格和过硬能力。  相似文献   

20.
《湖北教育》2004,(10):1-1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是发展个性、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创新的教育。心理健康、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自立自强、合群合作、勇于超越是新时期人才的人格特征。人格不仅控制着人的行为方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