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到了贵刊网址,翻阅了一个上午贵刊的电子版,感觉贵刊是一份办得很优秀的IT行业杂志,内容广而不乏精髓,我想从下月开始连同明年的《信息系统工程)一起订阅。”尽管不是第一次收到类似邮件,但还是会为它所感动。每次收到这样的邮件,我都会把它转发给我所有的同事,一起分享被承认的喜悦,也就是这一次次的感动和惊喜,见证了杂志的进步和成长。  相似文献   

2.
话说孙犁     
我过去的一位同事,每年春节都要回天津老家去。到天津时,也都顺路去见孙犁先生。那时我所在的鲁迅研究室,每月要出版—本《鲁迅研究动态》,孙犁是期期都看的。孙犁见了我的同事,总要聊起那本杂志,说他对有关鲁迅史料的文章,很感兴趣。鲁迅研究室的同仁,对先生热衷于鲁迅的态度,颇为感动。直到现在,杂志还期期赠送与他。孙犁对鲁迅的敬仰,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据说1949年“进城”后,他有个时期的购书,是参照鲁迅的书帐单来选择书籍的。对鲁迅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研究,这其实是可以看出他的人  相似文献   

3.
【咸聊淡扯】小二躲非典去了 ,在老家呆了俩月。回来头一天就找我 :“哈 ,三大爷 ,您老能耐啊 ,当起人体炸弹了 ?滋味不错吧 ?”我愣了 ,不知他说啥。“您老的邮箱……”我立刻明白了。可他怎么就知道了这事儿呢 ?一定是窃取我的邮箱密码了。“想起诉 ?免了吧。要不是我 ,您老那俩邮箱还在太平间歇凉凉呢 !”事情是这样的。不少作者反映 ,我们的投稿信箱收不到自动回复。我一试 ,果然有问题。原来是设在邮件服务器上的回复功能工作不稳定。于是我就想在我机子上的邮件程序上再设了一个 ,这样 ,只要我接收邮件时 ,作者就肯定可以收到回复了。…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岁末的傍晚,我正准备晚餐时,突然楼下响起一阵门铃声。我拿起对讲电话,下面传来一个声音:"我是邮递员!你有《档案春秋》的邮件,今天已是第二个了。"这话不假,下午邮递员送来的是个面积不小,薄而轻的邮件。打开一看,里面是个大红封面的荣誉证书,内文写到:"您在《档案春秋》杂志2013年第6期上发表的《亲历桑塔纳轿车国产化》—文荣获‘我与改革开放——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征文佳作奖,特颁此证。"晚上送来的第二个邮件,是《档案春秋》征文奖金的汇款单。  相似文献   

5.
1868年1月,约翰·威廉·德弗雷斯特(很不幸,今天他已基本被人遗忘)在《国民》杂志上撰文,呼唤"伟大的美国小说"早日出现。他对此定义如下:展现"寻常的喜怒哀乐和美国的世情风俗……在一部小说的架构中描绘美国的灵魂。"这里的关键词首先是  相似文献   

6.
六年前,我们一家还在贫困线上挣扎,老婆所在的工厂倒闭了,而我在一个小城文化馆工作,工资仅三百来元。穷则思变,我带着老婆一起到广州打工。广州是那么充满活力,他很快就接纳了我这个没有文凭但却发表过近百万字文学作品的半老头。我被一家文学杂志社聘为执行主编,由此焕发了第二个青春,在策划和编辑杂志中充满激情,使一个濒临倒闭的杂志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7.
受草原文化的影响,白岩松对儿子的教育也是阳光式的。这是他给孩子寄出的一封“人生邮件”:我的儿子饱餐一顿后,安静地  相似文献   

8.
《省长和他的残疾人朋友》,在2010年获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三等奖。这对我这个年轻记者是莫大的鼓励。许多人向我打听细节,其实,这篇报道是意外的作品。寻常中捕捉人物亮点2009年的一天,我去参加长春市有关部  相似文献   

9.
海南出版社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有一点神秘的,我对海南出版社的注意,缘于毕淑敏的《素面朝天》。1997年,从某一期的《读者》杂志上我看到了女作家毕淑敏的这篇文章,杂志注明了文章的出处,对于我这个平时不爱妆扮的人来说,那篇文章简直是太对胃口了,我也很想在我当时所在的《中外少年》杂志上开设一个她的专栏,于是,我通过海口的114台辗转找到责任编辑洪声先生,他很热心地把联系方式告诉从未谋面的我,我很感激。之后,我听说海南出版社的大部分编辑每年大约有四次聚会,也就是季度或者年终计划、总结,其他时间都在外地做项目,说白了就是在为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10.
这是我记者生涯中一次不寻常的交往。他的名字叫黄继伟,而我与他的交往,却是因为我是一名记者,他则是一名持枪抢劫在逃犯。记者节中一封同龄人的来信在2000年11月8日的“记者节”活动中,报社将我与29位同事的照片及联系方法分3批在报上亮相。当时我在报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叫程沽,今年23岁,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如果你有什么高兴的事、烦恼的事,不用考虑,给我打电话吧。”我的承  相似文献   

11.
《电子出版》1997,(7):18-19
和必须实时进行的视频会议不同,视频邮件不要求通信的双方在同一时间到场。这是一个在不同时区间进行通信的好办法,例如:一个在美国的ProShare用户可以制作一个视频邮件发给亚太地区的某一个人,让他在门小时后上班时查阅。通过视频,你可以现身说法地向别人展示一个部件以说明问题的所在。尽管还属于新技术范畴,视频邮件在经济上已经是可以承受的了。价格可以低至SmithMicroSoftxvare公司VideoLindMail软件包的29.95美元,也可以高至Intel公司ProShare视频会议系统的1999美元。美国加州的AppliedMaterials公司使用ProShare产品…  相似文献   

12.
在老山前线阵地上,我们在整理一位战士的遗物时,发现他装订了厚厚的一大本各种杂志和日记本。他在日记中写到:“我在这阴暗潮湿的猫耳洞里,杂志是我真正的朋友,可以从它那丰胸腴的胸膛中吸吮营养,使我不至于枯瘦苍白。是杂志给寂寞的老山带来了欢乐,充实了战士们的生活……。”前不久,我们收到了后方青年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2007,(6):36-36
今天刚一上班,就收到了一位朋友的邮件。他对当今社会弘扬传统文化、倡导儒家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同时,他也提出了孔子全球化的一些观点。我这里借题发挥,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14.
严文井先生     
严文井先生走了。孩子们永远地失去了一位熟悉的老朋友;我永远地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前辈和老师。我对严文井先生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不仅因为喜欢他的童话,也不仅因为景仰他的为人;我怀念严文井先生,还因为在我前进的路途上,曾经得到他的帮助。他不止一次地给过我支持和鼓励。1978年夏天,我所在的研究室(国家出版局设在版本图书馆内的审读处)解散。老同志各自归口到原先所在的文化、新闻或出版机构,而我们一些从大学分配来还没有几年的年轻人,则面临一个重新找工作的问题。在这个岔路口上,我首先想到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原因说来也很简单:还…  相似文献   

15.
正《文汇报》副总编辑唐海先生去世已11年了。我深深怀念这位资深的报业前辈——引领我走进新闻工作的引路人。我最早接触唐海先生是在1959年,他当时在《解放》杂志任职,1957年一场"反右"斗争,他幸免于难,被"保护"起来。在《解放》杂志举办的一次作者座谈会上,他对我这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热情鼓励有加,希望我为《解放》杂志写稿。我写了一文,很快就被刊用了。1960年,我被分配到文汇报工作。1962年,唐海回到文汇报担任领  相似文献   

16.
虽然我在《医药保健》杂志从事的总编辑管理工作中,经常提到杂志营销的问题,但细细想来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甚至把推销和营销混为一谈。现我从杂志整合营销、营销观念以及营销和推销的区别等三个方面,结合我所在的医药保健杂志社的内外部情况,谈谈对推销与营销的区别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大学出版》杂志自1994年创刊以来,已走过了10年的发展路程。它是伴随着我国大学出版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起来。目前,《大学出版》已经成为大学出版人必读的杂志。突出工作指导性又注重学术性已成为它的特色。办杂志,我是外行;读杂志,从杂志里寻找自己所渴求的知识和信息,则成为我生活中的习惯性需求。《大学出版》是我阅读和学习的园地,获得信息的源泉。正如一位大学出版界的老社长亲自对我说的,《大学出版》他每期必读,《大学出版》是他了解大学出版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态势的重要信息资源。《大学出版》能有今日之成绩,是经过几届中国大学出…  相似文献   

18.
喻乐 《传媒》2004,(1):8-8,15-17
一位武汉大学的研究生朋友让我向他讲述一下北京的报业发展史,我送给他三本书,分别是《北京娱乐信报》(以下简称《信报》)社长崔恩卿1998年所著的《报业经营论》、2002年主编的《老实交代》以及新浪网的“总编在线”合辑《总编理念和传媒精神》。我告诉他:“你想了解北京报业市场,需要找到一个坐标,我认为崔老师最合适。”一个星期以后,朋友发来一封邮件,干叮万嘱一定要带他见见崔恩卿。  相似文献   

19.
即使已时隔许久,待我准备提笔写下这段文字时,仍然需要先点上一支烟,平复一下我的情绪。但愿,读者此刻也先抛开这篇漫评,先读一下这篇感人的特写《鲜花为证》(载1991年9月10日中国青年报一版,作者蓝冰、唐亚明)。这不是为了去揣摩作者的技巧,对我们来说,多读这样的东西,是为了寻求曾使作者激动不已的不寻常的体验。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仅只有过55年生命,却拥有35年教龄,上千首哺育了美好心灵的歌,和许多爱戴、尊敬他的学生。在他的作品音乐会即将开幕之时,在几百双充满期待的眼睛面前,他"却因心脏病突发,手捧着学生们献给他的第一束鲜花,倒在了观众席上","以不寻常的方式为自己不寻常的音乐会拉开了序幕","留下了遗憾也留下了  相似文献   

20.
一位朋友发来电子邮件,说<齐鲁晚报>副刊的张成东先生去世了,一时间我还真的蒙住了,记忆里,前些时候还接过他的邮件,怎么会说走就走了.我回信说,人世真是太不可测了,太让人悲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