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网络上热门的"艳照门"事件作为一个事例,在总结前人对于中国人脸面观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如此重视脸面及其影响的社会中,出现"艳照门"这种有伤脸面的事件的原因。笔者认为,由于中国人具有现实主义的哲学观,对于脸面的追求是具有现实主义目的的。要脸面,是为了达到良好的社会后果,刻意作出的一种印象整饰行为。在私密性情境下,中国人的行为随着情境而变化,使得"艳照门"一事不涉及到社会评价作用,也就失去了印象整饰的目的,因此当事人不会考虑到是否会损伤脸面,因而有了存在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这一行为被公众知晓,就造成了社会影响。当这一行为被他人评价之后,就造成了"丢脸"没面子"这一后果,以及名誉上的影响和现实中某些方面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2.
对“华南虎照片事件”长达数月的争论,对事件真相的执着追求及对造假者的讨伐,体现了网民的正义和集体行动的力量。文章以实证分析表明,在网络事件进程中,网民的认知、言论行为和态度取向都有微妙的变化,该事件还揭示出网民自律、网络管理和规范等方面值得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近年网络事件频频发生,2010年"中华女事件"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并请多位专家评论,网民更是在网上打起了口水仗,从而演变成为一个重大网络事件。网民作为重要的舆论群体,往往在网络事件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也在很多网络事件中发挥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此次"中华女事件"过程中网民却出现了一些非理性舆论。本文拟以腾讯网的网络热帖、跟帖及评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网上热帖、跟帖的非理性成因。  相似文献   

4.
“十年词汇”影响网民网络词语“施暴性”途径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余俊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2):49-51,140
"十年词汇"中某些"专用词语"具有"施暴性",且对网民网络词语"施暴性"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实现首先缘于"十年词汇"中"涉暴词语"词义被沿用,其次缘于"十年词汇"中"涉暴词语"词义被借用,第三缘于后者对前者违背语用交际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承袭。  相似文献   

5.
文雨 《甘肃教育》2007,(10X):1-1
最近,“疯狂英语”的“坛主”李阳又彻底地疯狂了一把:让三千听讲的学生为自己下跪了。这一跪,吸引了无数媒体的目光,也成为了众人评说的焦点。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6.
1925年底,西山会议进行之中,共产国际代表吴廷康邀孙科、叶楚伦、邵元冲至上海俄领事馆,“对党务谋所以调解”;次日,又是在上海俄领事馆,在吴廷康的主持下,孙科、叶楚伦、邵元冲与陈独秀、瞿秋白、张国焘谈判。对于此次“上海谈判”,同为苏联人的国民党高等顾问鲍罗廷表示反对意见,对国民党右派持进攻立场。依据俄方解密档案,从分析吴廷康、鲍罗廷的思想入手,可以得出结论:“上海谈判”并不是机会主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新小说”的出现是现实主义小说失去相对优势的一个标志,其探索和实验在法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但“新小说”的彻底“反小说”倾向导致了它在60年代末的衰退。近10年来一批年轻的法国作家推出了一批新“新小说”,展示了小说的一种新面目,引起了各国评论界的热切关注和读者的普遍欢迎,预示着小说艺术在新世纪的变革方向。克里斯蒂安·加伊的《逃亡者》集中了新“新小说”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8.
对于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曾有两种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都有缺陷的说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有助于帮助教师看到学生的学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没有明确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在外因范围内;生本教育说,比较彻底地明确了教师的外因作用,但消解、矮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提出教师应该是一身二作用,即教师既要负起主导责任,同时又要坚守外因作用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任何翻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之前,必定有其翻译的目的,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严复所提出的“达旨术”在他所处的时代有效地向中国知识界介绍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在把交流作为翻译首要任务的今天,“达旨术”也不失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何谓教育“冷暴力”?从心理学上来说,“冷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与显性暴力不同,它是一种软性暴力,具体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现当代小说的意境营造与心理揭示、人物性格与情节延伸等多方面研究,说明"尚三"这种审美思维机制在中国哲学意识和文化精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以较强的惯性力和向心力影响着中国作家的思维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建国初期“三反”、“五反”运动产生的起因、过程及结果,阐述了“三反”、“五反”运动与保持共产党先进性的关系,以期对当今党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五四”前公共舆论空间中的“文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文学革命是如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由《申报》对文学革命的若干报道观之,文学革命在1918年的下半年才开始引起世人的部分关注。提倡文学革命的《新青年》,机缘巧合地被陈独秀带入到了受舆论瞩目的、处于改革前沿的北京大学之中;并且随着《新青年》同人的身份整体性地笼罩上北京大学的光环,在蔡元培革新北京大学的举措陆续传出谣言之时,《新青年》的社会认知度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在人际间的口耳相传与印刷媒体的正反两方面的反应以及《新青年》同人的主动出击的综合作用下,1918年末之时,文学革命声势日隆,逐渐成为公共舆论中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4.
在明末清初儒、道、释融合的大背景下,道家文化对蒲松龄《聊斋志异》形象塑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蒲松龄从同情弱势群体、反抗黑暗势力的立场出发,把社会底层作为关注对象,借助于鬼狐世界的浪漫想象和寄情意象的叙述方式,在笔下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身上,寄托了崇尚自然天性的“天放”思想,表达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和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  相似文献   

15.
淮南王刘安首次整理编订并题名《楚辞》,后经刘向增补,东汉又经王逸再次增订。后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楚辞》成书于刘向,而定名于王逸。检讨《楚辞》诸篇的抒情主体、作者姓名,《招隐士》的主题思想、以及《史》《汉》的有关记述和《楚辞释文》目录的编排次序,证明"楚辞"在汉代至少经过了从刘安、刘向到王逸的三次编订,唐宋之际又一次进行了整理注解,迄南宋洪兴祖才形成了今天通行的《楚辞》文本。  相似文献   

16.
清代由小说《红楼梦》改编的"红楼"戏剧与曲艺作品,为其向多种社会文化传播途径转化,并最终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性文化现象提供了途径与平台。但对于清代"红楼"戏剧总数、第一部红楼戏剧和曲艺作品,以及舞台演出最红火的红楼戏剧等问题,学术界却至今未有定论。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承载着许多食俗信息的美食类纪录片,通过展播全国各地特色美食,传递了中国人的日常食俗、节日食俗和特殊食俗信息,这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适生智慧的体现,而这些食俗背后,蕴含了中国人对于美食与文化、美食与生命价值的情怀况味与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程伟元现象及其产生的成因进行梳理分析指出,百年红学的最大冤案就是割裂《红楼梦》后四十回;红学应当重建,摒弃糟粕,加强理性,营造弘扬和追求厚重深沉的人文底蕴、自由独立的学术品格、健康无私的理论批评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19.
镇聪 《鸡西大学学报》2008,8(5):104-106
《三国演义》与《伊利亚特》虽然以描写英雄为主,但也描写了一些女性。在两部作品中,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并无多大的价值可言,但中西方对待女性的态度还是有所不同,从中我们亦可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重视政治和道德,而西方则重视个人和人性。形成差异的原因有: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内核不同。  相似文献   

20.
高校开展"六个‘为什么’"教学是保证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要举措。"六个‘为什么’"涉及的重大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交接点很多,在教学中需要统筹分配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课程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