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而乡土史(地方史)资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周道贵 《中国德育》2007,2(1):83-84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乡土资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的:“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江苏省句容市有着两千年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值得历史教育工作者去发掘。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小说的开创者,在乡土小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以深切地“关注人生”、“启蒙主义”和“疗救病苦”为目的,用小说的艺术形式.孜孜不倦地批判和拆解着破旧的历史,呈现出解构的创作视角。现代文化生态学是受生态学影响而兴起的一个学科.认为文化的生成与文化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鲁迅乡土小说的视角成因进行一番疏理和分析.以期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DigitalLibrary的实质在英语中,“digital”是“数字的、数字显示的”之意,而“library”则有“图书馆”和“藏书、文库”之意。把“DigitalLibrary”称作“数字文库”较为恰当,因为它是指“拥有信息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有用的多媒体数据、信息、知识的有序集合”,而不是指搜集、管理、传播和利用文献信息的社会文化实体,它  相似文献   

5.
<正>乡土不仅仅代表的是故乡的土地,其内涵指的是故乡,因此乡土象征着一个地域的特征。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自古以来描写故乡的诗句不胜枚举,如“飞鸟返乡兮,狐死必首丘”就表达的是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还有这句“人之于乡土,犹树之有根,水之有源”更是表达了人们对自己故土的深厚情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6.
张元英 《教师》2012,(25):39-40
近年来.我校推出了“创新性学习”课改新方案,并确立了三条基本实施途径。其中,“创新学习活动实践课”就是其中的实施途径之一。“创新学习活动实践课”是课程渗透式的专门训练课的延伸。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内、外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为了使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我根据家乡湖南省醴陵市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实践活动主题。乡土文化资源是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交汇点之一。进行“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的探索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家乡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下面我以《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为主题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多角度自主选题.提高学生的自我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7.
“方”,有棱有角,指管理的原则性、规范性;“圆”.有灵动感,指管理的灵活性、变通性。“方”与“圆”的辩证统一,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科学而艺术的管理方式。在学校管理中.“方”是学校的脊梁,“圆”是管理者的智囊,“方”能制“圆”,“圆”能补“方”。  相似文献   

8.
一、声知识在音乐上的应用1.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分析与题解在音乐演唱会上,合唱中“高音部”和“低音部”中的“高”和“低”是指音调,而引亢高歌中的高是响度,男高音和女低音是指音调.在乐器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Digital Library的实质 在英语中,“digital”是“数字的、数字显示的”之意,而“library”则有“图书馆”和“藏书、文库”之意。把“Digital Library”称作“数字文库”较为恰当,因为它是指“拥有信息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有用的多媒体数据、信息、知识的有序集合”,而不是指搜集、管理、传播和利用文献信息的社会文化实体,它只是图书馆馆藏的或者说是可以控制、开发、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国文学中的乡土和农民往往承载了沉重的民族、历史想象,尤其是在血与火的战争时期和激烈的文化转型期,乡土文学通过其深切的生存母题、隐喻模式、强烈的现实相关性和在文化表述中的重复使用,而成为一种具有高度修辞功能的情感力量,也是现代中国人接续文化传统、连通集体意识、呈现现代困境和政治忧患的重要途径。将文学性的乡土叙事与民族志联系起来考察的方法.基于“写文化”层面的跨学科凸显和“修辞”研究获得的科学性地位.通过清理乡土诗学与文化政治、乡土叙事与民间经验及“民族一国家”想象的细微关系,有助于理解、解释现代民族共同体建构过程中的“修辞幻象”及其“诗性逻辑”。  相似文献   

11.
陈立娣  王鑫 《考试周刊》2012,(41):14-15
修辞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汉语文献中,“修”和“辞”两个字连用先秦就开始了。《周易》说:“修辞立其诚。”这个“修辞”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后来人理解为“修饰文辞”的意思。今天讲的“修辞”是一个名词,有三层含义:第一,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第二.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第三,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相似文献   

12.
早期“乡土小说”是20世纪20年代继“问题小说”之后在坛上出现的一个以描写农村生活和乡土回忆为题材的小说流派,其中存在着朦胧的现代意识。这不仅指现代社会意识,也指现代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3.
顾锡家 《现代教学》2010,(12):12-12
“生态崇明”的学科渗透是指以学科为基础,教师将“生态崇明”课程中的内容与学科教学对接或综合起来,并有计划、有组织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在完成学科课程目标的同时,实现“生态崇明”课程的目标。本文结合乡土音乐的学科内容,就“生态崇明”学科渗透的策略、实施以及操作要点作简要阐释。  相似文献   

14.
“诗化”是汪曾祺晚期创作最重要的特质,它没有指向现代主义的诗学范畴,而更多地指古典主义的诗的意蕴或意境。本文关注的是作者如何通过特定的文体(短篇小说)表达“诗化”,或者说是作者呈现、咏叹、追问的“表达式”。汪曾祺晚期小说“诗化”实现的途径是:“时间”对“诗化”的影响:“无时间”带来的恒常感以及“空白”造成的节奏和诗意想象的空间;“回忆”的功能和“乡土”的意义:回忆中的“乡土”既是诗意的源泉,对于“乡土”的想象和故意渲染则成为诗化的策略;日常叙事下的“诗化”:对于真实人生的诗性把握和隐藏于日常化叙事背后的生命悲情使“诗化”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陈学江 《语文知识》2006,(10):21-21
在现代汉语中“贫穷”是一个词.指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缺乏。而在古汉语中“贫”和“穷”却有不同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汤小平 《考试周刊》2013,(82):140-141
乡土资源是一个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对学生具有“天然”的亲切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一线历史老师更加重视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不仅符合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除了要学好国家课程规定的历史教学内容之外,还应该学习一些乡土历史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特点,让历史变得触手可及。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早在35万年前,就有汤山猿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又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文章提出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乡土历史资源.由此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乡土教材,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运用的乡土实物材料、文献材料和口头材料等,或者是根据这些材料编写成的文字教学材料,即乡土历史教学材料,简称为乡土教材。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民族都为祖国作出了贡献,每个地方、每个民族的历史都有着丰富的内容。可是,中学的历史课本是全国统编教材,它的内容只能着眼于概括研究全国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规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都详尽囊括在内。因此,教育部颁发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同时又明确规定:“中国历史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可以自编地方乡土教材,补充教学。”即是说明,乡土教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补充,必须加以重视。近几年来,各地编写出版的乡土教材有:《广东历史(乡土教材)》、《河南历史知识》、《河北乡土历史》、《上海乡土历史》、《南京近代乡土历史》、《四川历史》、《广西乡土历史》等,在培养学生爱乡土、爱民族、爱国家的感情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语文     
怪咖 在台语中。“咖”指“角”。就是“角色”的意思。因此.“怪咖”有“怪胎…‘另类…‘怪人”的意思。而在台湾娱乐节目中我们常听到的“大咖”一词,就是指大角色.“A咖”通常指一线的大牌。  相似文献   

19.
“南”“北”合配使用.构成“南A北B”格式,大体有三种情况:一,实指。“南”“北”实指其方向.如“南箕北斗”、“南橘北枳”。二,对指。“南A”和“北B”的意思相对。如“南阮北阮”(晋朝时姓阮的家族住北者富而南北者贫.指居住一地而贫富悬殊的同族人家).  相似文献   

20.
一、顺应乡土教育新发展,找准乡土教材定位乡土教材是进行乡土教育的重要媒介,乡土教材建设应以乡土教育改革为背景。学校乡土教育就是由学校组织和管理的以乡土地域环境和文化为依托,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目的而开展的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伴随着学校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乡土教育有过几次较大的改革。第一次是20世纪初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就有了乡土地理、乡土历史的分学科进行的乡土教育。第二次是20世纪20~30年代,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兴起了乡村教育运动,其培养目标是“健康的体魄、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