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阶段仅提出了共沸现象,并未对共沸原理作出解释。基于宏微结合的视角,结合物质结构理论解释共沸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并以两种物质(硫酸、乙酸乙酯)的工业制备过程为例,阐述了共沸原理在工业上的应用价值,以供有兴趣的师生多维度地认识共沸现象。  相似文献   

2.
一类条件求值问题的有解判别张怡青(开封供销中专475002)陈景绍(开封三十四中学475000)一、从一道熟知题谈起问题1某人买13只鸡蛋、5只鸭蛋、9只鹅蛋,共用去币9.25元;若买2只鸡蛋、4只鸭蛋、3只鹅蛋,则需花3.20元.试问买鸡、鸭、鹅蛋...  相似文献   

3.
两个物体A、B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一定有相对位移,这类问题往往会涉及到A不脱离(或脱离)B时,B的最小长度或A在B上留下的痕迹长度等相关问题。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较多,但如果运用v-t图像求解,则可使解题过程更简捷,思路更清晰。  相似文献   

4.
1.问题呈现已知抛物线y^2=2px(p>0),过焦点F的一条直线l交抛物线于A、B两点,原点为O.求cos∠AOB的取值范围.这个问题是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一个思考,经过研究得出以下解法:解:设A(x1,y1),B(x2,y2),易知y1^2=2px1,y2^2=2px2.  相似文献   

5.
在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和三角函数中经常碰到一类与光线有关的数学问题,对这类问题不少学生感到困难较多,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如何在立体几何图形中作出线线交角、线面交角及面面交角,而在解析几何关键是如何运光学中的知识求解,在三角函数中如何利用三角知识求解,本文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其求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数学课本和中学数学报刊资料中,关于球面距离问题仅给出定义,相关概念的论述和例习题较少,而在高考、竞赛及实际生活中,涉及球面的问题却有许多,且有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个难点,本文介绍一个球心角定理及其推论,然后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其过程反映了球面距离问题的一种求解方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工件有尺寸大小的一致性在线分批排序.就所有工件有两个到达时间ri,i=1,2(不妨设r1=0,r2=r)对于0时刻到达的工件中加工时间最大的批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致性在线分批排序给出一个在线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竞争比不超过2.357.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利用直角三角形解决角度是由反三角函数值表示的三角函数值的一种求法  相似文献   

9.
<正>在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和三角函数中经常碰到一类与光线有关的数学问题,对这类问题不少学生感到困难较多.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如何在立体几何图形中作出线线交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数学课本和中学数学报刊资料中,关于球面距离问题仅给出定义,相关概念和例题论述较少,而在高考、竞赛及实际生活中,涉  相似文献   

11.
讨论一类具有反循环结构的4-维Riemannian流形上的切空间,研究这类切空间上的球面的几何性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行列式的定义和排列之间的比较,引进“正行列式”的概念及计算来解决相关的排列问题,从而在一类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捷径.  相似文献   

13.
与几何有关的性质、定理很多,怎样才能有效地运用相关的知识点,是解决数学竞赛中平面几何问题的关键.笔者从与三角形内心有关的一个性质出发,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探讨,结合几何问题的关联性,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证明了对大多数的矩阵A,一类系数为有限次可微的拟周期线性常微分方程组是可约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单机具有递减率的加工时间成组排序问题,目标函数为超前有奖延迟受罚排序问题.研究了该问题的3种特殊情形,给出了相应的最优算法和计算复杂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题: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20天完成,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多少天完成?(六年制课本第十一册p58例  相似文献   

17.
下面是一个求二元二次不定方程解的问题。求x~2+y~2=1的有理解. x~2+y~2=1在笛卡儿坐标系下显然表示单位圆,且该圆过点P(0,1),因而求解不定方程问题可化为求过P的直线与单位圆交点Q中的有理点(两个坐标皆为有理数的  相似文献   

18.
19.
文章主要研究以正整数n的广义k-有序分拆为求和下标,表达式为各分部ci作初等对称多项式变换后的求和计数公式。研究过程主要依据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运用组合分析和数学归纳法,最终得到这类问题一般情况下的计数公式。  相似文献   

20.
动与静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的,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在求解几何中的某些问题时,若将运动中的任意时刻视为瞬时的静止状态,或把某种形式的运动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运动,因题制宜地进行动与静的相互转化,可使一些复杂的问题得到巧妙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