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寺庙教育是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教育形态之一.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更是文化传播和民族教育的固定场所.现代学校教育介入后,寺庙教育与学校教育始终处于对立冲突的状态之中,主要体现在生源、时间、教学内容、学生人生观、和尚生身份等方面.这是由经济优势带来的文化自信和对他文化的排斥;学校教育传承傣族文化功能的有限性;学校教育的内容脱离当地生活,致使"读书无用论"流行;寺庙教育的世俗化倾向和管理上的松散状态;相关政策向学校"一边倒"的倾向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傣族和尚生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傣族教育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从云南西双版纳州勐罕镇中学的傣族和尚生看,文化差异导致和尚生群体存在着"反学校文化",挑战着教师权威,因而重构师生关系对傣族和尚生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项教育人类学的个案研究。讲述了西双版纳一所乡镇中学里一个原本学习成绩不错的傣族和尚生"为什么最终没有成为好学生"的教育故事,分析与主流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少数民族地区里,多重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选择与当地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偏乡教育面临发展困境,存在偏乡小规模学校裁并、偏乡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应试主义主导的偏乡学校文化取向、偏乡学校教师角色及偏乡学校与社区互动等现实问题,陶行知先生的偏乡教育思想对于当今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偏乡教育实践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即偏乡教育需要与社区融合打造社区文化中心并演绎为基于当地生活的活教育,让偏乡教育成为有根的教育,引导偏乡学校的学生建立对在地文化与环境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民主、文明的进步,以及国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个人的尊严、价值和创造性越来越受重视,人的个性化发展空间也在扩展,传统的学校教育日益受到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因此,学校教育如何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校社区教育是指在学校施教区范围内,以学校为主导,社会为依托,家庭为基础,学校和社区在教育思想、观念上形成共识,共享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学校、社区同步发展的教育形式。一、学校、社区教育的意义1.学校、社区教育有利于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完成。素质教育强调,学校要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劳动。因此,学校和社区应不失时机地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让孩子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到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去,加速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进程。2.学校、社区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形成。个性化教育是…  相似文献   

7.
傣族和尚生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傣族教育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以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达镇中学的傣族和尚生为个案,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分析方法,从主位和客位的角度对傣族和尚生的低学业成就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希望能引起更多学者对傣族教育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教育实习模式日趋完善,但是,现行传统教育实习模式还存在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因此,迫切需要师范毕业生通过学校,尤其是通过社区实践,采取参加社区教育活动、参与假日活动中心教育活动、加入社区助理工作、投身顶岗支教教学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化实践模式,利用中小学在校生和社区资源,深入社会、家庭,了解社会风俗和人情事故,以增强毕业就业能力,尽快走出学校象牙塔,完成向"社会人"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校要认真思考学校教育应如何面向当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达到教育扶贫目的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走一条“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扶贫新路子,即在校园作示范实验取得成果后,通过教育学生,进而带动学生家长,发家致富,最后向社区辐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脱贫致具。一、学校示范,带动家长。目前,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校教育在为当地经济发展,输送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后备力量上做得比较差。哪怕是职业技术学校也是如此,只是在黑板上种田,在黑板上维修,教学就是讲课本,很少带领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致使…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都有着强化学生及社会成员文化认同的教育意义,二者只有形成"共生共谐"的互补关系方能推动民族文化认同的辩证统一。学校教育与校外"文化心理场"共生共谐的内涵在于各自内部要有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行动,且在内容结构上形成整合互促之态,并借助政府、学校、社区力量的协调配合而采取多元灵活形式来展现。现实中要使这一理想得以实现,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发展导向;增强"文化心理场"对学校教育的基础意义;营建利于"文化心理场"生长的学校和社区联动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21世纪初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出台了"构建教育革命"政策。其主要内容是与各州政府及相关机构协调合作来高速建设与整修翻新学校基础设施以实现刺激国家经济使其良性发展与增长,同时通过改善学习环境琮帮助学生、家庭和社区以及教师。该政策以投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在惠及学校、家庭及社区的同时,有效地实现了刺激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该政策的实施表明,除传统的刺激经济的模式外,教育投资亦能较好地刺激国家经济增长,实现双赢互利。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对保安族4个村庄学校两个实践主体,即国家各级教育机构及其成员的教育实施方和受教育者与其家长以及社会民众的受益方,以及师资、学生、教学设施、教学活动等实证考察的基础上,对当前学校教育的宗旨、导向和内容进行了剖析和反思。发现学校教育中存在着民族文化中断、单纯的城市导向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衰落,增加了学生学业成功的难度,同时与社区发展相脱离。因此,在发展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走向上,应注重让少数民族文化走进学校,改变单纯的城市教育导向而与社区发展契合,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3.
叶丽芬 《教育导刊》2007,(4):19-20,28
21世纪的社会要求人的主体性进一步弘扬,要求学校关注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如何在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使这三方面力量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主的发展,是我们急需探究的课题.近年来,我校积极进行"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区教育为依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逐步认识到,学生的发展空间不仅限于学校、课堂,而更多的时间在他们的生活居住地--社区.因此,我们长春市太平小学把对学生的教育扩展到社区,以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校是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学校管理突出了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突破传统制度清规戒律的规范功能,赋予规章制度以人性化,让规章制度的"人文性"替代传统制度仅有的"规范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而学校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教育者是人,教育对象也是人.因此,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必须以人性化为核心理念,体现人性化制度的激励性、发展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深圳市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少年邮局劳动教育为例,探究基于学生自我角色认同的劳动教育实践发展模式,以少年邮局中职业角色体验为抓手搭建劳动教育课程,形成了"社团活动—社区实践—社会服务"分层进阶的劳动实践模式,通过在社团、社区实践、社会服务中增强角色认知、认同与强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基本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相似文献   

17.
"全球思考,当地行动"是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原则.该警语是由历史学家瑞恩·杜勃伊斯提出的,它能使学生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认识到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在空间尺度上是全球性的,但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是在个人和社区层面上的.  相似文献   

18.
陇川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缅甸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有广泛而深刻的交往,且缅甸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中缅在"五通"方面都取得很重要的成果,尤其是在民心相通这一方面。跨境民族间的宗教信仰、仪式活动等都能极大地促进中缅民心相通,在陇川就有这样一个仪式活动——送饼仪式在促进"五通",尤其是民心相通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送饼仪式是陇川傣族特有的专属性仪式,是陇川傣族重要的民间仪式活动。通过分析发现,送饼仪式在当地傣族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送饼可以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慰藉,送饼仪式以独特的方式将当地傣族各村寨以及缅甸傣族村寨联系在一起,维系着当地的人际关系,对地域社会有着重要的构建作用,对当地傣族起到很强的教育作用,增强了当地傣族的族群认同感,对傣族文化的传承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结点,社区内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各种现代化的设施,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学生社区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统一。因此,尽可能开发一切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社区资源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也是由于种种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正>府学胡同小学是一所具有传统文化情怀的学府圣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与积淀。特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学校发展方式,使学校面临的发展机遇增加。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视角下,学校将教育的中心调整到"人的领域",也就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致力于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办成特色学校系统地联系起来,600多年来,学校传承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因此,学校将文化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一并加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