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前提。政策执行作为政策运行过程的中间环节,是将政策从理念转化为现实的过程,是政策成败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地方政府部门、政府官员本身也是具有特殊利益取向的自利性主体。因此,从政府自利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对于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保障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乃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都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决定着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效率的高低。但是,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在执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政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还损害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严重影响了政府信誉与社会公信力。为改变这种不利状况,提升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由于政策执行机构中的官僚主义、公共政策执行体制相对混乱、地方决议存在问题等障碍,公共政策在地方政府执行中出现障碍。文章认为,可以通过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素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优化政策执行环境、约束行政自由载量权度等,以促使公共政策在地方政府得到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4.
系统结构视野中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由公共政策、政策执行者、目标群体以及执行机制等要素组成的系统,此系统处在外部环境这个更大的系统中,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系统结构论的视野来分析研究此问题,将会推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执行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同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执行结果偏离政策目标和内容。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受区域、经济等影响,教育公共政策的执行背离了既定目标,影响了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现实的政策实践表明,某些政策付诸实施以后,并不能取得政策效果。这是因为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利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趋利避害,保证其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指政策方案合法化后,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公共政策要达到其预定的目标,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政策的有效执行。现实的政策实践表明,某些政策付诸实施以后,并不能取得政策效果。这是因为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利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趋利避害,保证其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8.
政策执行实质上是政策主、客体为争取各自利益最大化而不断博弈的过程.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实施过程中,作为政策主体的地方政府凭借对农民群体的非对称博弈优势,以自身利益增损为依据对中央政策进行过滤性操作,造成政策目标不能完整落实,导致了政策执行阻滞现象的产生.为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达成其目标,应构建相应的社会化机制,形成主、客体均衡博弈平台,约束地方政府不合理行为,以规制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政策执行力是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要素;然而,政策执行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政策实施的实际过程中,常常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执行偏差,这种偏差有宏观方面政策的科学性、层级性引起的,也有受微观层面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环境等方面影响;从政策执行的微观执行力入手,重点分析阻碍政策执行的原因及增强公共政策微观执行力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政策的本质属性和伦理诉求,此乃民丰政治的应有之义,是契约精神的内在规定性.但由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等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动态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理性限度和价值取向中制定和执行的,理性不可避免的有限性和现代多元价值的冲突性决定了政策整个过程并非会自觉地从公共性的政策伦卿要求出发,以致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在很多时候处于日标或理想状态而非结果状态.  相似文献   

11.
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不相容,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乏力,委托人对代理人选择的唯一性等原因,导致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偏离预期目标发生偏差,为有效防止公共政策执行偏差,解决公共政策执行的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需要重新建构一套有效机制,使代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相似文献   

12.
浅论网络公共领域与公共政策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进程的发展,公众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问题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根本性问题。公共政策的合法性问题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以及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问题,公共政策只有具备合法性才能够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和执行。对于转型期的我国来说,要有效消解公共政策的主体合法性危机、程序合法性危机、价值合法性危机,则必须重视以公众参与为主体的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和发展,有效地保障公共政策的公平、正义,代表公共利益的价值得以实现,为公共政策提供了主体、程序及价值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一项公共政策制定出台就进入了执行阶段,公共政策能否有效执行直接关系着政策生命及政策效果的顺利实现。转型期间,由于我国地方政府承载的利益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少数的地方政府还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政策执行偏差现象。从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出发,总结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并究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一个体现目的和价值的过程。通过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分析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制定、执行过程,得出:在确定议程上政治领导人起了关键作用;政策规划者主要是行政部门、政策分析家,六所师范大学;政策规划符合公共政策规划的原则、程序,最终政策方案抉择是依靠行政命令;政策执行主体注重政策的操作化,建立了相应的组织负责政策执行,但政策宣传力不够,执行中免费师范生的生活补贴偏少;在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政策没有进行过提前政策实验,政策执行以行政手段为主。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是保证既定政策目标得以实现以防止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体制仍不完善,仍受多重因素制约而不能有效发挥其监督功能。因此,可以从提高监督主体的监督意识和素质;增强专门监督机构的权威;构建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络;完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制度保障和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的执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管理过程.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要素说",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分析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计划--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前提;组织--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基础;指挥--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协调--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必要途径;控制--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求迫切需要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与时俱进。当前国内外有诸多政策过程理论或方法指导公共政策以影响政府行为,然而,这些理论应用性本身具有局限,同时在运用理论或方法的过程中经常受到私人利益、公民参与度、公共性因素的束缚,严重障碍了政策过程的顺利实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策过程理论再创新、扫除利益障碍、构建政策共同体、全面推行政策过程民主化以及积极重塑公共政策公共性,从而实现政策的科学性和推动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型。  相似文献   

18.
医疗救助是政府针对那些遭受疾病折磨且生活陷入困境的特殊社会公众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医疗救助的现实运作体现为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和社会救助领域制定和实施的公共政策行为,因此理应符合公共政策运行的基本价值和规范。但目前,医疗救助在政策内容体系、政策对象、政策实施效果、政策资源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通过政策设计来改进该项政策的质量和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9.
蒋月锋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4):122-125,139
公共政策以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其制定和执行应遵循公共、正义、公正等基本原则。在当前处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公共政策的制定存在主体性价值的缺失、过程的程序正义价值缺失及结果的公正性价值缺失等诸多价值问题。必须通过对主体性价值的再认识、政策制定的过程价值关注和政策价值导向与利益价值取向的辩证认识等措施来重塑公共政策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