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十说     
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如果按照这种方法品味,我们的大学校长就不会在高层论坛上读白字,著名的行走文化大师就不会让人逗出“石破天惊”的故事,国家级电台电视台主持人播音也不会让好事的网民辑成专集传为“佳话”了。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阅读分为二类:精读和浏览;精读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章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作家茅盾认为,读一篇文章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  相似文献   

2.
古今智者无数,读书经验颇丰。今集以“四”类之说者,与朋友们共赏共勉。 四当 宋代诗人尤袤对书味的揣摩最丰,他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相似文献   

3.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  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  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  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  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  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  相似文献   

4.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  相似文献   

5.
说起读书的人,有些人的脑海里会马上浮现出这样的图景:孤灯一盏、夜凉衣单、却手捧厚卷;抑或是晓风残月下背手反复吟咏:“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词句的寂寞孤独又清瘦的身影……  相似文献   

6.
探寻“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的原因,通过比较纸本阅读和网上阅读、观看电影、电视等其它方式的差异,阐述读书的益处。  相似文献   

7.
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教学情景:教师在要求学生读书前,总要出示两三个问题,带着问题读书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高年级,有一些概念比较抽象,过程比较繁琐,只靠课堂上老师讲解,对学生说只能是当堂理解了,但是,学生在课后作业中会出现对所学的知识点出现混淆的情况。小学数学内容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靠课堂上的学习时间不能充分理解,只能是囫囵吞枣,不知所以然。  相似文献   

9.
“读书不求甚解”,是东晋以五柳先生为别号的陶渊明的自况、许多人把这看作是他的洒脱与颠狂.其实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读书与审美—十论“读书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的历史。读书是对人的培育,图书馆人肩负历史重任。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努力为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创造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读书治学的经验。有趣的是,好多经验可归纳为”三诀”。西汉文学家刘向把读书打了三个比方: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三国时董遇读书抓“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  相似文献   

16.
“说课”是物理教研活动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是教师在一定场合分析教学内容,陈述教学目标,讲述教学方案、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教研活动.开展“说课”,能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还能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4,(11):42-43
鲁迅先生的读书方法。中国一代豪鲁迅先生笔锋犀利,力透纸背。究其原因,与他的博览群书、方法得当大有关系。概括他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三贵——清代张之洞主张读书要贵博、贵精、贵通。三读——清代梁启超看书一般为粗读,有价值的要细读,格言类的要精读。明代陆世仪主张要精读、细读、熟读。三视——《文心雕龙》研究专家牟世金把书视为朋友、大敌、老师。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