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裁判亮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文,大抵是思想深邃,情感丰赡,语言精美,结构谨严。读之,如饮甘霖,心旌为之摇荡;品之,如饮茗茶,其味邈远流长,余味不绝。面对一篇篇美文,匆匆浏览,走马观花,未免有负作者之匠心;如果能潜下心来,细细品读,慢慢咀嚼,感受美,发现美,品味美,探究美,进而创造美,那么作为美文的价值就能够得以充分体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美文须美读,美读可按如下三步完成。  相似文献   

2.
美文,大抵是思想深邃,情感丰赡,语言精美,结构谨严。读之,如饮甘霖,心旌为之摇荡;品之,如饮茗茶,其味邈远流长,余味不绝。面对一篇篇美文,匆匆浏览,走马观花,未免有负作者之匠心;如果能潜下心来,细细品读,慢慢咀嚼,感受美,发现美,品味美,探究美,进而创造美,那么作为美文的价值就能够得以充分体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美文须美读,美读可按如下三步完成。一、感悟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美文之美,美读可感。唯有美美地读一读,方能感悟美文内涵的深邃、哲理的深刻;唯有美美地读一读,才能体会美文作者情感的真挚深沉与丰富;唯有美美地读一…  相似文献   

3.
范教育要把学生带入美的世界去进行“美点寻踪”,对美文进行欣赏品读,设计一些有创意的美读活动,语文教师首先应使自己成为美的设计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到底怎么上?"形变神不变"。以学生为主体语文学习小组,在交流讨论过程中,读、听、说、写要始终贯穿整个语文课堂,这是一条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线,这也是始终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堂,也是真正提高语文学习小组课堂交流讨论的有效性做法。一、美文美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语文合作学习小组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应提高朗读的高效性——美文美读。  相似文献   

5.
一直觉得《答谢中书书》没什么嚼头,无非就是一篇词句清丽优美的写景短章。所以再上此文时,我依然按照之前上过的思路进行了设计:作者简介——美文美读——理解词句——赏析写景——体味情感。向孩子们简介了陶弘景后,课堂进入了美文美读环节。没想到在初读时却出了问题,孩子们把课文  相似文献   

6.
美文当美读     
许会国 《教育文汇》2004,(12):34-35
美文当美读。朗读美文,就是要读出声气,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神采。  相似文献   

7.
美文阅读和欣赏,是很多教师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很多教师公开课常常选择的内容。但不少美文阅读教学,常常停留在对美的语言的赏析,常用的教学方法是配乐的美读。真正深入开掘文本内在美的内涵教学不多。美文教学如何由美的语言入手,解读美的内容,挖掘美的内涵?相信黄厚江老师《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教学案例和吴欣歆博士的课堂评析会带给您启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分析美文美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重点从精选美文、阅读美文、内化美文三个方面回答了美文训练该从什么时候抓起,读什么、怎样读,要达到什么效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其语言凝练而又富有动感。这诗一般的美文,我采用“一线串珠法”来进行教学。听、说、写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颗珍珠,我用美读这根主线将它们串连起来,构成一把教读美文的金钥匙。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运用了听读、说读、写读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进入文本最有效的方法。《乡下人家》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田园风光的诗意画卷。在教授这篇文章时,应以"美"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在欣赏、推敲、美读中去感受语言之美、写法之美和情感之美。美文美读,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读出美文的情感真味。  相似文献   

11.
《三峡》(郦道元)是人教版八年级的一篇文言文。三峡被誉为中国"山水画廊",是观山看水的极地,郦道元则是集地理学家与散文家为一身的模山范水、抒情写意的大师,美景遇美文,可谓美不胜收。美文需要美教,为此,我以读美、寻美、悟美为主线,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07,(11)
课改中的语文课堂是诗意的课堂,是美的课堂,走进课堂就是一种美的享受。一、感悟教材,享受文本之美美文如歌,婉转从容,仿佛是在不经意之间流淌出来的。作品言语的风格、修  相似文献   

13.
美育方法就是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将课文中蕴含的美移植于学生心中,从而为最终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而作出的一切努力与尝试。课堂美育方法主要有——一、美读——唤起形象。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描写的景物亲切宜人,表达的感情细腻温馨,可谓情文并茂,文质兼美。这些课文光凭教师讲解是不足以让儿童领略文章的佳妙之处的。叶圣陶说:“好的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需美读。”通过有感情的朗  相似文献   

14.
从执掌语文教鞭的那一天起,我就开展了每周一次的“美文共读”。而其中一次精彩的美读,竞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是2008年3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语文科代表、第一学习小组组长佘振玲拿着一本《大阅读》杂志来到我的办公室。本周的“美文共读”由她主持。其实,我设计、策划的“美文共读”,是一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活动。它采用的是“三自一轮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近二十年的教学,也告诉我:将品味语言进行到底。语言附着着思想,彰显着艺术魅力,承载着可以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的任务。语文课就应该是"语"味十足,"文"意盎然的。一、咬文嚼字,读出意美境美美文需要美读,美读就得咬文嚼字,读出美文的意美境美。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  相似文献   

16.
细微之处     
编者小语:读美文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读哲理深邃的美文,不但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锤炼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提升人格的品位,使人性日臻完善。从本期开始,我们开办“哲理美文赏读”栏目,希望你能从这些精美的哲理小品中学会思考人生,从而善待人生。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其阅读量大致成正比,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学生读什么?应该提倡“取法乎上”,也就是遵循文质兼美、经典一流的选文原则。一、培养兴趣收集美文盲目阅读的结果是看书多、收益浅,应择真、择善、择美而读。美文是大散文,是具有文学性与思想性,反映时代特色,富有生活气息,积极向上的短小精悍的文学作品。课外选读美文,让美文走进学生的生活,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的。鲁迅曾告诫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高中生课程紧,大块的阅读时间受到限制,而美文贴近生活、短小精悍,…  相似文献   

18.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情贯始终的美文,是阅读教学“美读”的典范之一。“美读”与作者的情感“美读”离不开有感情的文章作品,而但凡有感情的文章作品,都是作者内心真、善、美的流露和告白。人都是有感情的,作为文学作品的作者则更需要有情感,心中盛装的应该是对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9.
现今的语文阅读教学缺乏诗意,不是在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而是在败坏学生的读书胃口。解决办法:美文美导、美文美读、美文美品,打造语文课堂的诗意厚重和构筑诗意精致的语文课堂,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途径之一,我们语文老师要用一身诗意设计组织教学,为学生寻找学习语文的诗意和远方,让学生深深迷恋上语文。  相似文献   

20.
有报纸称:在全国的许多中小学校,“四书五经”又重新走进课堂,成为一门要求学生熟读、背诵的必修课程。数百万少年儿童从中受益。“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正逐渐成为许多青少年的自觉行动。有人说:“中国优秀的古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蕴藏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虽然新的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但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那种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