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院校创新教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随着知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日益增强 ,如何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使教育真正起到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作用 ,成为摆在高等院校教育面前的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本文从知识创新入手 ,全面阐述了高等院校应成为知识创新的主力军 ,高等院校应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等问题 ,并提出了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2.
成人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的摇篮 ,为适应时代发展 ,必须对现行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改革。成人高校大力发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创新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是成人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 ,也是世界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最高目标。创新教育作为 2 1世纪教育发展的模式 ,主要任务是进行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 ,核心是人才创新 ,培养创造型人才。它以全面、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核心 ,其意义在于通过人才创新满足知识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育阶段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新的世纪里 ,小学教育必须创新 ,才能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而小学教育要创新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因为教育观念指导教育行为。只有树立创新教育观 ,才能实现小学教育各个方面的创新。  一、转变以知识传授与继承为中心的观念 ,树立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观念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与继承 ,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 ,教学、考试、评价均以知识传承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当然 ,知识是需要继承的。但是 ,也应…  相似文献   

4.
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笔者认为,新世纪需要创新人才,高校领导者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灵魂,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创造力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实施学校教育创新,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各个方面形成科学的创新教育体系,为那些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人提供适宜的创新环境和氛围。一、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知识是创新的源泉,创新使知识生生不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注重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知识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教学内容优化和更新。因此,在进行学校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我国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特征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需要大批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为此,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确立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引言当今世界,决定个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其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为了使接受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孕育创新,现代社会便产生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如何培养创新型的基础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8.
陈正新  冯斌 《成才之路》2014,(20):90-90
中等职业教育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创新教育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根本任务是进行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目的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科技成果日新月异,势必要求教育提供与之相应的人才。教育作为知识传播、创新和运用的载体,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创新教育要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创新教育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赵强 《考试周刊》2009,(29):172-172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本世纪中的主要竞争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主要为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素质的竞争义主要为创新能力及文化素质的竞争。经济的发展强调知识更新及创新思维的发展。知识更新目的是为了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造新发展、积累新方法。基于上述原因,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把所授知识与生活环境及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指导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操作,勇于创新、富于想象、善于假设,充分发挥学生的灵感及开拓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来源于人才创新,人才创新来源于知识创新和教育创新,而知识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关键又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找到适合学生创新实践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讲述了新世纪数学教师在创新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以及需要营造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2.
民办大学多为创业起家、靠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实现发展,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人格,不能仅仅依靠专业教育,必须大力加强人文教育。为此,民办大学要着力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加强人文知识教育;二是改革人文教育方法,促使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和创新品格;三是建设人文校园,强化人文环境对学生的感染熏陶。  相似文献   

13.
高校创新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雅兴  邓建成 《文教资料》2007,(29):137-138,136
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具有迅速学习掌握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高等学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育,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创新教育的内涵出发,研究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大学创新教育就学生而言主要是一种通识性的创新素质要求,可以由创新知识、创新智能和创新人格等方面的目标所组成。不同定位的大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不同,其中包括简单模仿型创新人才、模仿型创新人才、综合型创新人才和原创型创新人才。为了实现大学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本文也对实现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的方法、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设计能力   总被引:9,自引:11,他引:9  
根据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强实践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设计能力。转变教育理念,课程设计与创新设计相结合,实现课内外结合、基础理论与动手制作结合、相关课程结合;实验教育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师生互动和团队学习相结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开放性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人才的摇篮。只有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才能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 ,实质上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 ,知识的迅速增长和知识的不断更新 ,要求我们把接受性的、积累性的学习转变为探索性的、发展性的、终身性的学习。学生是否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能力 ,是否学会学习 ,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其次 ,知识在结构上的综…  相似文献   

17.
拔尖创新人才与研究生教育的使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代呼唤拔尖创新人才,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研究生教育作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肩负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只有不断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以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改革教学模式为基础,营造知识和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农业教育研究》2003,(2):29-32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高等院校办学的主流理念,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教育的外在要求,是大学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的中西哲学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创新教育、儒家哲学和超人哲学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尝试分析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并进一步探索这两种哲学理念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希望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基于素质教育的普通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特征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需要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为此,高等教育尤其是普通高等院校更要主动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确立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营遣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