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晚明以来佛教在社会救济事业远不如唐宋以前,除了政府政策的立意、乡绅势力的积极涉人与新兴民间宗教的相继参与,及频仍的战乱局限了佛教的社会救济能力外,如闽南地区某些寺僧受雇于宗族家庙(寺),担任提供宗教服务的神职人员,代为执掌祭拜家族先人的祭祀工作,流为家族之附庸。而这层雇用与依附的关系,似乎也隐藏着明清时期寺僧难以独立承担社会救济的另一个值得探讨的要素。透过闽南地区的几部家谱资料,就寺僧与家族在社会救济方面的推动与互动关系,进行更具体的观察。  相似文献   

2.
明清以来,鄂州的教育文化有较大提升,著述家族不断涌现,其中县城王家璧家族、葛店范志熙家族、梁子湖畔张裕钊家族等较有影响,这些家族的著述类型与内容各呈特色,并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3.
山东师范大学王勇先生的《明清博山赵氏家族文化研究》是一部颇有深度的明清时期区域性家族文化研究的著作.其结构严密紧凑,视野开阔,资料宏富,持论有据,历史性与现实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相结合,对研究博山赵氏家族、齐鲁文化乃至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休宁西门汪氏宗族非常重视经商人才的培养。儒学教育是徽州宗族培养经商人才的基础;重视个人品德的培养,注重先做人、后做事为徽商立身之本;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方法,是徽商发展壮大之根本。  相似文献   

5.
6.
墟市是观察一个区域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视角。本文采用田野调查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相结合,旨在描写明清以来粤东梅县墟市的历史、周边宗族、墟市庙会的基础上,认识客家传统社会中有关宗族、墟市和庙宇这三大网络的互动关系,进而希望展示墟市历史文化与客家地域社会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吴江沈氏家族是明清时期一个颇有声望的文化世家。不仅男性成员成绩卓著,女性文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有二十七位女性作家有诗词及戏曲作品流传。这同其家族的女性文学意识密切相关。他们具有“德才色”并举的进步的女性文学观,非常重视家族女性文学的刊刻和传播,在晚明女性文学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徐州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救荒成为地方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漕粮通过多种方式被用于地方救荒,在地方社会救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漕粮救荒成为徐州地方荒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漕粮参与地方社会救荒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为官与为师——明清地方儒学教师出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地方儒学教师作为国家的文职官员,其出路问题不仅反映了政府及社会对地方儒学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这一群体的职业声望和教育教学质量,决定着地方儒学教师这一职业对已仕者和准备入仕者的吸引力,深刻地影响地方儒学教师的选拔。研究明清地方儒学教师的出路问题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教师职业的性质、社会地位及其发展历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明清以来沧州的家族教育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是沧州家族发展较为充分的时期,这些家族重视教育,重视科举,是十足的科举家族或潜在的科举家族,他们为了改善、提高或长久地保持本家族在一方的地位与声望,鼓励弟子潜心向学,形成自己独特的家族教育理念,也为地方和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国家政权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较之前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是在加强官方朝贡体制的同时实行与加强了闭关政策。明朝的海禁政策经历了明朝初期的强化、明朝中期的松弛、明朝晚期的反复三个阶段,清朝初期是海禁政策的延续,随后由于一系列历史原因,中央政府采取了一定程度的开海政策,但最终在康熙年闻闭关政策正式形成。明清闲关政策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内在的深刺原因。闭关政策对当时、后来以及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明清家教文化在中国家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繁盛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探讨和分析明清时期家教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无疑能对当代家教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明清徽州分家阄书与民间继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家阄书系诸子均分制度下民间家产分析所订立的格式契约文书.分家意味着分房.分家析产之后,财产上的众存共业颇为常见,法权上的分析而不另立户籍普遍存在,产业交易上的亲邻优先权相沿成俗,明清徽州民间个体家庭之间只是相对意义上的独立,家户间往往虽分犹合.并且,明清徽州民间存在女承父产乃至诸女均分家产等分家模式.分家析产不断孕育家庭这一基本形态,对于不同层次的宗族经济来说,具有潜在的瓦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汉口凭着它优越的地理条件,有利的“纲盐”政策以及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吸引了大批徽商到此经商。徽商在汉口的经营范围十分广泛,特别是盐、茶、典当、米粮等行业尤为活跃。徽商促进了汉口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对提高汉口的知名度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莱芜张氏始迁祖张文友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直隶枣强(今河北枣强县)迁入莱芜县张家泉(今莱芜市张家泉),明清以来族人不断发展壮大,五百余年间或为战争、或为逃荒、或为做官、或为其它谋生张氏族人不断迁徙,张氏族人的不断迁徙是对明清以来泰莱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同时亦与全国性的人口迁徙浪潮相吻合。张氏族人的迁徙及发展对探究明清以来的移民以及有清一代泰莱地区乃至整个山东的人口变迁状况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徐州是明清时期运河流经的重要地区,漕运对徐州的地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漕运的畅通促进了明清小说和地方戏曲的传播,明清时期徐州兴盛的科举教育、繁荣的建筑文化和商业文化也都与便利的漕运密切相关。明清时期漕运对徐州地方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推动了徐州运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嘉兴是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其商业和市场异常活跃。徽商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商帮之一,在嘉兴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徽商的活动,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其市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沟通了商品流通渠道、推进海外贸易事业的发展和推动了当地封建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此同时,徽商在嘉兴经营活动,为徽商的资本积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桐城诗歌的繁荣与大批名门望族的叠兴代起密切相关,钱澄之、方文、方以智、姚鼐等创作卓有实绩的诗人几乎都来自于这些家族。虽然就作品风貌来看,这些诗人风格各异,个性鲜明,但他们的创作又很显然受到其家族文化的重要影响,从而呈现出某些共通性特征。本文主要从理学的传承、尚学重教的风气、家族诗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家族文化对明清桐城望族成员诗歌创作的影响,从而以斑窥豹,探讨家族文化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社会,妇女择业不占优势。至明清时期,社会结构开始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推动女性参与就业;官府政策调整、社会观念转变以及女性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促使她们参与经济活动,从事多种多样的社会职业,涉及农业、工商及服务等领域。此时的女性择业形成如下特色:形式灵活多样、择业优势渐显、家务与社会劳动兼有、从业群体扩大和职业层次提升。  相似文献   

20.
据《青岛历代著述考》统计,青岛历史上有著述传世的作家800余人,作品近1700部,这些作家、作品基本上都集中在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作品总数1671部,存世328部,其中胶州文献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即墨、平度、莱西三地不到青岛文献总数的一半。从传世文献看,胶州在诗歌、书画、总集编纂方面成果显著;即墨家族文学文化兴盛,家谱编纂、诗文刊刻方面做得较好;平度医家、医学文献较多;莱西明末清初进士文学成就较高。从存世文献看,青岛地区明清时期文献已影印出版85部,还有243部抄本、稿本、旧刻本有待整理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