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修辞史的宏观研究主要可从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价值观念三个方面入手.就思维方式论,汉民族"天人合一"的观念,重经验、重常识的思维方式的演变都对修辞表达产生过影响;就审美观念论,南北朝时期的唯美主义对此时的文学语言的形式美的追求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就价值观论,话语权威的改变对引用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庸之道的丧失又导致了辛辣文风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 ,决定了语言结构上的差异和语言运用上的特色。汉语修辞与汉语语法一样 ,深受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和制约 ,具体表现为 :汉民族具象性、比附性思维方式使汉语修辞体现出生动形象的特征 ;汉民族重整体、直观感悟的思维方式使汉语修辞体现出简约含蓄的特征 ;汉民族求同一、重和谐的思维方式使汉语修辞体现出整齐匀称的特征 ;汉民族讲对立、求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使汉语修辞体现出错综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原始文化与修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最早的修辞不是产生于人类的文明时期,而是产生于原始文化的土壤中。原始文化中的修辞既是作为一种语言表现方式而出现的,也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出现的。所以,它在文学上的意义要比语言学上的意义重得要多。对原始文化中的修辞现象进行研究,是建立修辞发生学的必要条件,对于拓展修辞学的视界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和修辞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和文化现象。任何一个隐喻,就其实质而言,不仅直接表现为一定的语言修饰,而且间接暗示出更为深刻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方式,而任何心理现象和实践行为都是文化现象的深层次展示。因此,隐喻具有修辞、思维与文化三重内涵。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是我国修辞理论的发端期。先秦修辞论内容广博,“修辞立其诚”、“辞达而巳矣”是其纲领性观点。它强调以内容为核心,语言形式为内容服务,反对言过其实;往往用社会功利来评价修辞效果;表现出较强的实践性,如重功利、重实用、重语境、重口语等。  相似文献   

6.
中文传统修辞对中国学生英文写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文修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它对中文写作和思维产生了深刻影响。中文修辞和英文修辞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可能造成中国学生在学习英文写作时会受中文修辞和中文写作思维的影响。有学者就认为中国封建时代中文写作和修辞对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学生的英文写作产生了影响。文章从中国修辞入手分析其对中国学生英文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化模式影响语言形式和修辞形式,语言的修辞方式体现该语言的民族文化,并且对语言教学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必须加强对于汉英两种语言在思维特征、句法结构、篇章组织的修辞方式上存在的文化差异的认知度,增强语言的文化意识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数词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词类之一,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除了用来计数之外,还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数词自产生起,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修辞内涵,承载了民族心态及民族习俗、思维方式及计算模式、生活环境及历史背景、民族语言特色及审美观念等方面的文化色彩。数词运用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借代修辞与借代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借代修辞是借代义产生的根源,当然有一部分借代义的确是从修辞借代演变而来,但修辞借代并非借代义产生的唯一根源。借代只是一种手段,当人们掌握了借代这种方法时就会运用它赋予词新的意义。借代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的产生早于修辞借代。  相似文献   

10.
化与修辞的关系密切。各种化要素都影响和制约着修辞。本从化结构的视角讨论化对修辞的制约。首先,物态化制约着修辞,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都对修辞产生着制约作用;其次,制度化制约着修辞,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自身行为规范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划对修辞也具有制约作用;再次,行为化制约着修辞,也就是说,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也制约着修辞;最后,心态化制约着修辞,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艺术作品等,也对修辞产生着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修辞对构词法、词义均产生过重要影响,构词法中的"修辞构词"就是利用比喻、借代.委婉等修辞方法构成新词.修辞构词法是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抓住事物某方面的修辞特征进行构词的方法.近代汉语中修辞学构词法主要包括比喻构词、借代构词.委婉构词、反语构词、夸张构词和谦敬构词等.修辞是通过对构词法的影响最终对词义产生影响的,所以,本文着重探讨修辞对构词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受众对修辞本文(话语)的接受反应是修辞主体(言语调适者)在修辞活动中的主要参照系。本文旨在将受众的某些心理因素(思维方式、需要、态度、性格等个性心理和审美心理等)纳入修辞研究的视野,并探讨它们对修辞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言语修辞现象出发 ,探讨修辞现象的本质 ,提出修辞在本质上是优化的、个性化的、创新性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和世界秩序化的方式 ;而进一步就是人的优化的、个性化的生存方式。由此 ,进一步认为修辞作品并不只是言语形式的作品 ,它包括修辞思维外化为能够负载信息或意义、可以被感知的一切物质形式。行为修辞将是今后修辞学研究的一个很有前景的新领域。基于这样的认识 ,本文着重提出并分析了行为过程修辞作品和行为结果修辞作品。  相似文献   

14.
“以圆为美”与回文诗、回环修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圆为美”与回文诗、回环修辞窦常山A以圆形为美,以圆满为吉祥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审美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与时空一体的天地万物的运动,具有往复循环的特征。自《周易》始,运用概念范畴手段,通过哲学思维方式,已将这种审美观念表述得非常清楚。以圆为美的观念已...  相似文献   

15.
文学修辞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的产生与特定时期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有社会文化的根由.反过来,文学修辞一旦产生后,它必然渗透进社会文化,反过来对社会文化也会产生影响与作用.本文的重点是论述社会文化对声律、对偶和用典三种文学修辞的影响:汉字文化是汉语声律的基础,佛教文化输入是汉语声律规则被发现的条件,南齐时期所流行的华丽文风则是汉语平仄相配的文学修辞广被采用的文化气候;汉字的音、形、义特性是对偶修辞的基础,崇尚自然的哲学文化和思维方式是对偶修辞的思想根基,农耕文明是对偶修辞的文化根据;社会精神文化的不断生成导致了用典这种文学修辞,文化继承必然要引用前代若干具体的资料,以说明新的文化意义,每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情况、士人崇尚的风气各不相同,这又区别出“用典”的多少、好坏等.文学理论迫切需要整体综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杨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修辞学家。他的“神、圣、工、巧”是“修辞之阶循焉”深化了修辞学的研究。他提倡修辞要生动自然、清奇缜密、自然天工、精巧天成;他反对“篇篇相袭”,主张“陈言务去”、“光景常新”;他强调修辞要“仗境生发”。他的这些理论和当时主盟文坛的“七子”主张的摹拟之风大异其趣,表现出可贵的独立见解与批判精神。他的这些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其修辞论也有矛盾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修辞形式,公共修辞旨在回应修辞实践中的公共性问题,其主要特点是以公共利益为修辞目的,通过对文本或话语的策略性挖掘、表征、征用与转换,维护公共空间的协商性、批判性与对话性。社会舆论场域中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公共议题、公共话语、公共价值三个维度,相应地也就形成了公共修辞的三重内涵:一是公共议题的争议性呈现,即通过对事实的可见性生产,促使公共空间的问题与矛盾形成,以此激活公共空间的批判功能;二是公共话语的知识性建构,即在知识维度上构建出一种“介于之间”(in-between)的话语形式,其主要修辞策略是赋予事物认知以知识逻辑;三是公共价值的对话性倡导,即在文化维度上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与和解,从而建立公共空间理性交往的认同基础与共识基石。由于公共修辞的劝服或对话功能服务于公共利益取向,其主要“应用场景”是公共传播领域。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儒家的影响是趋于形而下的,道家的影响则是趋于形而上的,前者主要体现在政治伦理方面,后者突出表现在思维和哲学意识方面。本文力图探索道家“形而上”的道统论对他们的修辞观和修辞方法的影响及这种影响的渊源。  相似文献   

19.
汉语造词的思维方式及其修辞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造词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修辞方法,渗透了汉民族文化的审美情感和价值判断。对汉语造词活动中思维方式的探究是一个典型的思维寻求其对等物复现的过程。汉民族的意象性思维、“取象类比”思维、“随机”“意合”思维、“平稳”“对称”思维等方式,都深深地影响和制约着造词过程中各种修辞方法的使用,从而使汉语词语具有情感美、形象美、含蓄美、自然美、和谐美的特征。造词是反观民族思维方式的绝佳“窗口”。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深信和谐是天地万物万事、万国万民的最高法则和最佳状态,汉民族重和谐的心理和思维,对汉语修辞义也产生了潜在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