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当我连蹦带跳地从屋外跑进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笑骂着说:“看你的脸都晒‘熟’了!一个女孩子这么‘野’,大了怎么办?”跟在我后面的父亲就会笑着回答:“你的孩子,大了还会野吗?”这时,母亲脸上的笑。是无可奈何的笑,而父亲脸上的笑,却是得意的笑。  相似文献   

2.
<正>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八岁那年的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因为在乡下的老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过年的习俗,在我们看来,那就是一种过年的乐趣和享受。父亲说:“行。”我说:“我不要纸糊的。”父亲就纳闷了:不要纸糊的,那要啥样的?我说要透亮的。其实,  相似文献   

3.
馒头的伤害     
亲爱的朋友,如果我对您说,仅仅因为一个馒头,许多年来我一直不敢正视我母亲的那双眼睛,忍受着自己良心日复一日深深地自责,您也许一定不会相信。那么,就让我来告诉您这个关于一个馒头的真实故事吧。13岁那年,我顺利地考进了离家二十多里的县三中,成了母亲最大的骄傲。那时,父亲还是大山里的一名伐木工,为节约开支多寄钱回家,他数年难得一次省亲,贫寒的家境使母亲也愈发省吃俭用艰苦度日。那是一个霪雨霏霏的深秋的一天,当父亲兴冲冲地踏进院坝时,母亲的眼眶一下就湿润了。.接过父亲的行囊,母亲就发现了那个白面做成的馒头。这是父亲路上吃剩…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2008,(6):11
当我连蹦带跳地从屋外跑进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笑骂着说,“看你的脸都晒‘熟’了!一个女孩子这么‘野’,大了怎么办?”跟在我后面的父亲就会笑着回答,“你的孩子,大了还会野吗?”这时,母亲脸上的笑,是无可奈何的笑,而父亲脸上的笑,却是得意的笑。  相似文献   

5.
吴晓琴 《云南教育》2003,(28):35-37
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围绕母亲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展开情节。先写“我”年少时家庭生活拮据和父亲的梦想;接着写“我”看见中彩的父亲开着一辆奔驰车,却不高兴,母亲解开了“我”的谜团,父亲愉快地把奖品交还给同事;最后写“我”成年后对母亲教诲的深刻体会。通过孩子的眼光和心理来衬托父亲开阔的心胸,用母亲的话来表现父亲的人品,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教学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受到“父亲”行为的熏陶感染,懂得如何做一个诚实、有信用的人;二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积累好词佳句;三是用自己提…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100元     
崔鹏飞 《高中生》2010,(10):61-61
吃晚饭时,父亲突然说:“我的工资怎么少了100元?“母亲忙问:“怎么了?”父亲说:“我的工资是1500元,装在一个红包里。我拿了钱,在商店前拆开了红包,就进去买东西了。”“会不会是拿出来花了?”“我身上本来就有200元.算来算去就是不对呀!”父亲放下筷子。说是要骑摩托车出去一趟。我们知道父亲是要去找钱,母亲放心不下,让我陪父亲去。  相似文献   

7.
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8岁那年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因为在乡下的老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拜年的习惯。在我们看来,那是过年最大的乐趣和享受。父亲说:“行!”我说:“不要纸糊的。”父亲纳闷:“不要纸糊的,那要啥样总的?”我说要透亮的。其实,我是想要玻璃罩的那种。腊月二十五那天,我去邻居大勇家,大勇就拿出他的灯笼给我看。他的灯笼真漂亮,是四块玻璃拼制成的菱形灯罩,上边似乎还隐约勾画了些细碎的小花。大勇的父亲在供销社站柜台,年前进货的时候,就给大勇从县城买回了这盏漂亮的灯笼。我知道,父亲是工…  相似文献   

8.
祁连,祁连     
<正>如果说人生总有一个转折点的话,我想我的那个转折点就在母亲的遗物被孩子打翻的一霎。父亲对我说:“时候到了,记得我曾经跟你说过的吗?要带阿妈回家。”——母亲的家在祁连山下,在父亲种的那一片白桦林旁。父亲是如何遇见母亲,他们又是如何相爱的?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父亲在祁连山下种了30年树,后来带着母亲和我回到故乡。回到父亲的故乡,  相似文献   

9.
签名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乔治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乔治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惊奇,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  相似文献   

10.
忆起父亲     
父亲生日这天,我的文章第一次发表了。我想象着,父亲会激动地拿着报刊对邻居说:“看,这是我丫头写的。”和我出生时一样,那时,谁家要是生了孩子,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要向全村人报喜,我的出生并没有给爷爷奶奶带来多少欢喜,可父亲无论到哪家去报喜,都会激动地对大伙说:“生了个丫头。”大伙儿就笑了,都说:“哄我们吧!是丫头还这么高兴呢,不是儿子才怪呢。”我知道在父亲心中,无论是女儿还是儿子,都是他的宝贝,一直以来,父亲只有我一个孩子。父亲生日前一天,我打电话给母亲,我问母亲:“知道明天是啥日子吗?”母亲说:“冬月初一,你爸生日。”…  相似文献   

11.
签名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乔治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乔治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惊奇,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  相似文献   

12.
快手小删     
有一种爱叫父亲母亲 王月,母亲节!六月。父亲!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脖友”发的一条“围脖”: 世上只有两个最疼的消息:一是父亲辞世,一是母亲离世。  相似文献   

13.
爸爸,对不起     
亲爱的爸爸,您知道吗?其实,您不懂事的女儿一直想对您说一句:“爸爸,对不起!”我的父亲,从小因病成了一个驼背的残疾人,长得瘦小无比,个子仅一米四左右,在别人看来,简直是一个“小矬子”。正因为如此,我从小就不愿和父亲一同出门,也很少和父亲交谈,因为我怕别人笑我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怕人家歧视我。记得有一次,父亲送我上学,我一再告诉他不要去班级找我,可是父亲因为有事,还是去班上了。同学们看见他叫我,都带有讥笑的口气说:“看,小矬子!”这使我很没面子,从此,更不和父亲出门了。但是,去年冬天,我和父母回姥姥家,母亲因为有事要办,让我和…  相似文献   

14.
《新读写》2009,(2):46-46
十五年前的冬天,一个小生命呱呱落地,母亲欣慰地笑了,父亲感动得哭了,然而奶奶却一睑的失望:“唉,是个女孩……”那个小生命就是我。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花     
父亲以前是做测绘工作的,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在外面的崇山峻岭中度过。每次家信,都不忘叮嘱母亲:“带好阳阳,别忘了浇花。”母亲看后无不嗔怪地说:“他的两个宝贝,谁敢忘了呢!”后来,父亲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也不适宜到野外,我们全家终于可以________了。于是家里和单位的阳台与窗台上就到处生机勃勃地长起各种各样的花草植物。我出嫁后,偶尔回来看看,总能________到父亲的春华秋实。母亲________父亲,说他是用刻度的瓶子计算水量给花浇水,就像小时候给我喂药一样。我有了小双双后,就忘了父亲的花,倒是父亲常来看小双双。一天,…  相似文献   

16.
淡淡的深惰     
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  相似文献   

17.
我一直恨我的父亲母亲。我出生在四川省叙永县一个穷山沟里。父亲是个孤儿,只读了三年书,一直靠给东家放牛,西家打柴讨口饭吃长大,更要命的是,他是个哑巴。村里的姑娘们见了他不是逗他玩,就是远远地绕开,人们都以为父亲一辈子都讨不上老婆的。可是,就在父亲30岁那年,他居然用200斤粮食,一筐鸡蛋把38岁的母亲“娶”了回来。人们一阵惊讶又一阵叹息,因为,母亲是个痴呆女人。从我两三岁记事起就懂得了有一个哑巴父亲和一个痴呆母亲是多么地屈辱,因此我一直恨我的父  相似文献   

18.
当我连蹦带跳地从屋外跑进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笑骂着说:"看你的脸都晒‘熟’了!一个女孩子这么‘野’,大了怎么办?"跟在我后面的父亲就会笑着回答:"你的孩子,大了还会野吗?"这时,母亲脸上的笑,是无可奈何的笑,而父亲脸上的笑,却是得意的笑。  相似文献   

19.
我是家里的女孩子,父亲却好像从来没有流露出对我特别的爱。在我的小心眼儿里,父爱全部给了我的哥哥,离我却是那么遥远。幼儿园和小学就在父亲的不经意中度过,上学放学就像父亲打工的早出晚归,顺其自然,他不关心我的学习,尤如不关心庄稼收成。可是,当我考上了孙庄中学读高中,这意味着父亲大半收成都要被我一人吃掉时,母亲望着太年轻的我,和父亲渐渐微驼的背,商讨地说:“要不,别让丫头上了?”父亲额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一跳说:“这哪能成,再难也要供她读书。”就为这句话,我着实感动了好几天。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用…  相似文献   

20.
翁秀美 《老年教育》2010,(12):35-35
自打我记事起,一家人吃饭时,父亲盛的第一碗饭必先端给母亲,然后再给自己盛。若尝着哪样菜好吃,总要夹点给母亲,说:“这菜好,你多吃点。”等母亲碗里的饭快没有了,父亲会轻声问一句:“再添点?”母亲摇摇头说饱了。父亲就劝道:“那,来碗汤吧,你喜欢的丝瓜汤。”母亲把碗递过去,父亲舀了汤放在母亲面前。母亲也不谦让,坦然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