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倾注一生心血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他成才与其父李言闻的熏陶感染有直接的关系。李时珍祖辈几代人从医,祖父是个走街串巷的郎中,有丰富的治疗疾病的经验,父亲李言闻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对医药学颇有研究。李言闻扶危济困和救死扶伤的言行给小时候的李时珍以很大的影响,幼年李时珍体弱多病,是父亲的精心调治,几次把他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来,这一切都坚定了李时珍继承父业和为人治病的决心。李言闻对儿子的就业出路非常矛盾,一方面他希望李时珍子承父业,为穷苦人治病,但另一…  相似文献   

2.
正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今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也是医生。当时,民间医生的地位低下,生活艰苦,李时珍的父亲不愿他学医。14岁时,李时珍随父亲到黄州府应试,中了秀才。可是,李时珍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后来,他曾三次赴武昌应试,成绩都不理想。因此,李时珍决心放弃科举考试,专心钻研医学。  相似文献   

3.
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别人的讲话,是现在大多数学生的通病。所以,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问问自己:我教学生倾听了吗? 教师先学会倾听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首先教师自己要善于倾听。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课堂上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 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  相似文献   

4.
<正>李时珍是明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祖父、父亲都当过医生。李时珍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常常跟小伙伴一起上山采集各种药草。时间一长,他知道各种草木的名称,还知道什么草能治什么病,他的医药知识渐渐丰富起来。为了研究医术,李时珍读了许多古代的医书。因为他常常替当地的王公贵族看病,那些贵族家里有很多书,李时珍就向王公贵族  相似文献   

5.
学会竞争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社会,各方面都日新月异,而这一切的发展和变化都是人类奋斗的结果。因此,作为这一时代的人们,特别是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应该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自己,要学会竞争、学会去迎接挑战。在每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都要经历坎坎坷坷,不可能一帆风顺。而要生活在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就要学会竞争,敢于向各种困难挑战,这样我们才会处于不败之地。如:比尔·盖茨,当年他带着自己小小的“微软公司”加入IBM,他全力地开发着个人电脑。1989年比尔·盖茨因IBM不同意开发W indows而与之分手。结果比…  相似文献   

6.
父爱寡言     
记忆中的父亲是陌生的,假期里他总是早出晚归,一天到头也见不到几次面;记忆中的父亲是严肃的,从来不苟言笑,吓得小伙伴们都不敢到我家玩;记忆中的父亲是沉默的,不管我与母亲谈得多高兴,他都不会参与我们的讨论……我甚至一度质疑:他是我的父亲吗?直到读了朱自清的《背影》,我才真正了解了父爱。  相似文献   

7.
正斌子的父亲癌症晚期,查出来的时候正是深秋,医生对斌子说,做好心理准备吧,最多还能活三个月。尽管孩子们极力想瞒着,但父亲还是知道了这一切。我们去医院看他,他明显消瘦了很多,以往那个爱说爱笑的小老头变得伤感起来,一个劲儿地掉眼泪。我们只当他是因生命即将逝去而禁不住喟叹,一切安慰都显得那么苍白。于是,我们都选择了沉默。  相似文献   

8.
学会低头     
他孩提时代曾拥有一切,其他孩子都很羡慕的一切。然而,有一天这一切都变了,“世外桃源”变成了残垣断壁的土屋,各式各样的玩具也被这一场恶梦带走,连同他的母亲。他不知道为什么,他还小。看着父亲的辛苦,他心里有点气,因为他不能做任何事。他觉得他应该很强,才能让父亲高兴。这  相似文献   

9.
吕同花 《化学教与学》2012,(1):54+16-54,16
传统的课堂强调学生要学会倾听,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上随时都可以出现学生的质疑、反驳、争论,这一切更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0.
杨敏娟 《考试周刊》2014,(49):133-134
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高质量的思维。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创设能启发思维的教学情景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三方面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们社会上一切的事都是为了人而去做的,而这一切的事又都是人去做的。人一定要学会“做事”,同时更要学会“做人”。人做不好,事怎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的“问”,是读的深化,是求知向纵深发展的关键。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应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同什么?其次是怎么问?学语文,当然要问与作品、作者有关的问题,诸如作者背景、标题含义、脉络线索、人物情节,表达方式,文章意旨、特殊句段……其次,凡是与该文关瓢类比所及的问题,也应该援疑质理;再次,语文具有工具性,生活、学习,工作中一切语言文字的障碍,也可以由语文的质疑去清除。至于让学  相似文献   

13.
四十多年前,随着你的一阵"哇哇"啼哭,他开始了伴随他一生的职业——父亲.初来这个世界,你还有很多新事物要学,他何尝不是一样?你要学着感恩,他要学着奉献;你要学会成长,他要学会接受时光的变迁;你要学着慢慢独立,他要学会轻轻依靠.小时候的你总记不住该如何做,他得教你明辨是非,因为,你是他的儿子;小时候你总是找不着北,他得教你寻找家的方向,因为,你是他的儿子;小时候你总喜欢吃饺子,他会排除一切困难,也要让你吃到,因为,你是他的儿子.  相似文献   

14.
质疑,即提出问题,是思之始,学之端,是一切探究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性学习,首先得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不断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怎样让学生学会质疑呢?下面结合语文教学实际,粗浅地谈一点看法。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学习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发展,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探究式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实现创新。就语文学科而言,就是通过  相似文献   

15.
一个犹太小男孩在他五岁生日的前一天,突然和父亲一起被德国人抓进了集中营。但小男孩并不知道他刚刚开始的人生正面临着极度的危险,他以为这一切都不过是一场惊险而有趣的游戏。而这游戏般的幻觉,正是父亲的精心设计。为了不让孩子晶莹而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在被迫排队等候去集中营的火车时,父亲就告诉孩子:“我们正在参加一  相似文献   

16.
赵凯 《考试周刊》2011,(85):85-86
多次拜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夸美纽斯主张一切教学工作应该遵循自然。在他的教学论体系中,“遵循自然”不是一个普通的教学原则,而是一切教学原则的基础,一切教学原则与规则都是从“遵循自然”这一总原则上推演出来的。我们可以把夸氏所说的“自然”理解为事物本身的规律。这一规律对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我们要研究自然.仿效自然,提倡健康快乐教育。数学探究过程也要自然、和谐、流畅和高效。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注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撒播质疑的种子,扩展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多思善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创新思维?马克思曾经对辩证法有一段极其精辟的概括,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上的创新思维的本质。他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是马克思对一切现存事物及一切既成形式的基本性质和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仅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但是学生已习惯了只学不问、任何问题只求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树立质疑的信心和提高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沙建华 《江苏教育》2012,(34):37-38
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思维探索的火种,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必须重视学生问题意识以及质疑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质疑"环节似乎常有"作秀"之嫌,似乎成了课堂上的"摆设"。以下是三位老师在执教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