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史教育使大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在党史教育中应实现"党史教育与中国历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后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形式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对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四个结合"的教育实施路径,即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群体互助与个体自助相结合、全过程指导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幸福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结合,以推进大学生幸福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生命教育评价是进行生命教育现状描述和价值判断、指引生命教育发展方向、提升生命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大学生生命教育评价应坚持"评判与导向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等四个原则,从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措施等这六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养成教育"与"品质教育"相结合,环境育人与典型教育相结合,一般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村中学的政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理念由美国学者提出和倡导,带来了本科教育基本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的系列变革。"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正在影响着我国的本科教育,使我国本科教育取得了可喜的转变。但这一改革还存在着教育理想的民族缺失、教育思想的本土偏离、教育目标的避高趋低、教育活动的儿童思维、教学内容的删繁就简、教学方式的引人娱乐、教学过程的散乱无序、课外生活的放任自为、教育评价的片面倚重、教育主体的学生独挡等十大实践误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走出现有实践误区,必须坚持借鉴西方教育理论与尊重我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延伸理论应用范畴与遵循学生身心规律相结合、激发学生求知潜能与满足社会需求目标相结合、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与重视教师主体地位相结合、改革教学方法手段与培育特色教育理念相结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做好系统配套建设相结合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谈心工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通过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沟通的缺失与偏颇,从理性认知的层面厘清"谈心工程"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的作用机制,提出构建"谈心工程"的"六结合"系统模式:专门领域辅导与开放性交流相结合、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工作坊相结合、针对性谈心与随机性谈心相结合、朋辈互助与师生互助相结合、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与群众座谈相结合、"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青年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把"中国梦"教育活动融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工作布局当中,通过紧紧围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与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共同打造高校"中国梦"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创新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我国的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江泽民对教育方针的创新论述,有必要将其完整、明确地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学的现状,提出中职教学思路,分析了中职教学必须根据中职的特点,坚持三个结合:人本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实操技能获得与理论知识传授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最后指出中职培养出来的必须是"处世美德"与"一技之长"兼有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郭瑞 《华章》2009,(1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应遵循主体性、和谐性等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实践措施主要围绕"一转变"与"三结合",即从单向式教育向互动式交流的转变,他教与自教相结合、显形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理性化教育与情感化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抓好"六个结合"构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为了构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应抓好"六个结合"先进性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夯实教育机制;先进性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构建激励机制;先进性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强化保障机制;先进性教育与党组织相结合,健全组织机制;先进性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构建社会评价机制;先进性教育与广泛性教育相结合,构建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又一次把创新创业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党和国家赋予高职院校新的历史使命,也是高职教育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众化与小众化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原则,通过积极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和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创业教育实践品牌,实现学生、学校、社会"三赢"。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强烈要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该"教会选择".为此,高校价值观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价值教育"引导观"和"选择观",通过外在教育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认知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等方法和途径,培养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职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四个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近年来高职"现代交际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提炼出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习惯养成相结合的"四结合"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云南民族学院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历史使命。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总结出了"四个结合"的民族团结教育经验,即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政策教育与督促检查相结合、重点教育与广泛宣传相结合、正面教育与批判错误相结合,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带来了"六个摆在突出位置"的启示,即坚持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把培养各民族优秀干部和人才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把科学服务民族地区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把传承和创新优秀民族文化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把维护边疆安全稳定和国家统一摆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6.
周莲 《科教导刊》2019,(7):109-110,131
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不够、党员的继续教育力度不够、基层党支部作用发挥不够、对学生党建新问题认识不够等问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考,它强调了"学"与"做"相结合、强调了日常学习教育常态化、强调了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强调了学习的创新方式。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要探索"党建+"模式的培养方式,将党建与团学活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相结合,提升教育效果;要探索"党支部+"模式的建设方式,将学生党支部建设与专业建设,与教工党支部建设,与党员个人成长相结合,发挥支部作用;要探索"新媒体+"模式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将其与主题党课、专题培训、学习讨论等相结合,优化学习渠道。  相似文献   

17.
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五个结合"的原则,即:全面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惟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李守明 《天中学刊》2012,27(2):83-85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使大学生顺利成才的先决条件,亦是高等院校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关键之一,而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构建起一套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质的长效教育机制,为此,高校应从"两化"(心理素质教育人本化和生活化)、"三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和恋爱教育)、"三结合"(课堂教育与拓展训练相结合、心理普查与朋辈辅导相结合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和"三机制"(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和干预机制)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9.
王国雄 《职教通讯》2017,(23):14-15
德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发挥技术育人、专业育人、德育育人的合力作用,将德育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技能教育之中,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目标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探索德育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把德育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德育教育与经典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师范大学结合弘扬和践行"北京精神"的工作实际,提出弘扬和践行"北京精神"要与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北京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外化为日常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