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教育的简单要素是学生、课程和教师;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学校教育的“个性”解构为“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什么人培养”. 一、培养什么人,是学校培养目标的问题. 目前,这方面存在偏离,偏离将导致学校教育错误的个性.需要从现象中厘清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走向“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革,需要重新认识学校教育的价值,思考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在我看来,价值是事物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学校教育价值,就是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在此前提下,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教育对于人的生命成长具有重要而内在的价值,当代中国学校教育需要并且可能走向一种“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以“价值”的眼光看待学校教育,则学校教育具有丰富的价值。1.从时间维度看,学校教育具有短期价值与长期价值。如果将人的生命视为一段段碎片相连时,我们就会关注于断裂性的“现在”———人的…  相似文献   

3.
优质学校秉持“为人”的教育目的,“为人”的教育就是充分尊重人、服务人和发展人的教育,人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优质学校是师生共生互学的理想组织。成为优质学校应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路向,是学校发展的“中心”价值观。优质学校源自学校的成功变革,凭借校长卓越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4.
《四川教育》2014,(12):13-15
客观上讲,课改十年,让教育内在的普适价值得到广泛的认同.学校教育只见知识、不见人格,只讲学业成果、不讲人的成长等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三个坚持”-“坚持德育为首,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无疑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向.服务于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切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是指根据学校教育主体的需要对学校教育价值的选择与追求的一种倾向性,即对学校培养什么样人的规定,它决定着学校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等.当前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意欲替代生存价值取向;生命价值取向“虚而待实”等主要问题.有鉴于此,“有意义生存”教育理念指导下确立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在统一兼顾偏移中选择学校教育价值等,是学校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儿童和青少年,而其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学校教育有必要而且可能担负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这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重要使命”.学校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疏离、学校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负面影响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必要性.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这一本质特性、学校文化的特殊规定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学校个性最集中地体现在所培养出的人的个性.我校的文化传统是一切教育活动皆指向人、影响人、发展人,并追求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愉快体验和感受,“幸福的事业、快乐的童年、成功的体验、自信的成长“是学校师生及家长对愉快教育的理解、选择、追求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快乐是人因需求得到了满足,于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当快乐与学校文化相遇,就形成了以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注学生的快乐学习和终生幸福为基点的“快乐教育”学校文化理念.“办快乐教育,使学生是最幸福的”,这就是我们迁安第二实验小学的“快乐教育”的目标,也是家长们、孩子们的心愿.  相似文献   

9.
人是社会动物,学校是儿童走向社会必由的“第一站”,班级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第一个“落脚点”.班级是学校实施管理、进行教育教学的基层单位.孩子上学,过“学校生活”,具体地说是过“班级生活”.  相似文献   

10.
乡村社会传统的教育规范是零碎的、粗疏的、不成文的和俗化了的,但其目标不是教导人怎样按照规则进行行为选择,而是造就有德性、有品格的人;与传统教育规范相比,在乡村学校,新的法规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向科学化、正规化、法制化方向的发展,因而具备了更强的技术性、可预测性和可算计性.尽管许多现代教育规范变成了“金规则”,但是因为一味追求“合法性”而忽视了“合道德性”和“生活的真实性”.只有指向人自身的、关注人的幸福生活的、合道德性的教育规范才是有意义的教育规范.  相似文献   

11.
新海阳小学地处山东省烟台市中心区西南部.校园环境优美.生机盎然。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00余人;教职工50名.其中本科学历1 2人.专科学历28人.教师队伍年轻化。 学校设施齐全.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实验室配套.拥有健全的篮球场、足球场等体育活动基地,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踏着新甘纪的节拍.新海阳小学走进了第十五个年头。十几年来.学校本着”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育人宗旨.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先后荣获“市级规范化学校“.“绿化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雏鹰大队”.“家教工作先…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技术》2013,(7):I0002-I0002
湖南省武潭镇中心学校涵盖学校19所,在校学生6586人,在编在岗教师348人,有市、县骨干教师12人。学校先后荣获省级“模范教工之家”、“县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县“文明单位”、县“校本教研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在大力进行新课程改革,着力推进现代教禽技术“班班通工程”,“远程教育工程”,在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方而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长沙市第六中学是一所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原名“湖南私立兑泽中学”,林伯渠、陈明仁等著名人士曾在这里工作和学习过,她也是向达、彭司勋、黄祖洽三位院士的母校.学校拥有设施一流的体育馆、微机房、语音室、琴房音乐舞蹈室、美术室、理化生实验室和心理辅导室,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程度居长沙市同类学校前列,学校现有教职工161人,专任教师143人,教师中有省、市级骨干教师2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7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76人。近几年,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斐然,被授牌为“长沙市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长沙市文明单位”,学…  相似文献   

14.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24):34-34
校长要从“管学校”走向“办教育”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李瑾瑜3月6日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从“管学校”走向“办教育”是现代校长的新使命,这意味着校长要从人、财、物、事所构成的“有形学校”的权利性管理,转向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学校与教育、教育与人的内在关系,也意味着校长对学校教育本质特性与价值的坚守,更意味着校长对教育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只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优化和互相配合,才能为新一代人的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反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有损于其他环节的教育效果,不利于新一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似乎已经成为“陈旧”的话题.但是,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也会经常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因而使看来“陈旧”的话题又常讲常新.  相似文献   

16.
学校“创造人管理”的探索●刘永安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学校管理,其主管校长与管理对象——教师,都是教育者,教育过程又必然涉及受教育者。而教育工作是通过创造性劳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学校管理应是对“创造人”的管理。一、学校的管理对象是...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郴州市第六中学(以下简称“郴州市六中”)创建于1973年,伴随着多年的风雨历程,六中人一路走来,披荆斩棘,不断壮大,引领着郴州基础教育的发展潮流.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63个教学班,3900余名在校学生.多年来,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精湛扎实的教学风格、持续稳定的教学质量享誉湘南大地,成为社会广泛赞誉的基础教育品牌学校.2009年以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等30余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2013年9月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授予“湖湘名校”称号.  相似文献   

18.
周兴国 《中学教育》2011,8(2):25-29
人的精神性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人的精神性发展包括求知、行善、致美等方面,其形成有赖于以一种精神来陶冶人的学校教育.现实中的学校教育正呈现出一种非精神化的倾向,功利主义成为学校教育的主导性思想,由此而于无形之中对年轻人的精神成长产生诸多消极影响.为此,学校教育必须要摒弃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功利性倾向,让学校成为学...  相似文献   

19.
地方的价值不仅在于人的身份建构,也推动着意义生成.地方本位教育把学习主体身处的“地方”视为教育的重要元素,通过挖掘“地方”的教育资源培养人的地方感.地方本位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有利于塑造人的身份和关系,实现学校教育与外部世界的有机结合,倡导将地方性知识纳入学校课程设计以及将场所视为学习资源.地方本位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育人价...  相似文献   

20.
一、环境教育的创新 在本文中环境教育是指利用环境来进行教育,而不是指关于环境保护的那类教育。从1996年开始,我们在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课题“学校内部教育环境和学校形象设计”的研究中,深深感到我们今天已经在进行着环境教育的创新。这种创新表现在:充分认识到环境在育人中的作用的机制,从而确立环境与人和谐统一,借以启发人、陶冶人、激励人,依靠人的内部自然去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的路向。这是创造具有高品位和高风格的学校内部教育环境的关键。 环境育人,古已有之,今天也有许多的人作了研究。比如说“孟母三迁”、“狼孩的研究”等,这些古代故事或近人的研究,都指向一个事实,这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